“专注并不是单一的专注,而是多聚焦点的平衡,是一种自适应和灵活的专注力”

专注并不是单一的专注,而是多聚焦点的平衡,是一种自适应和灵活的专注力

不用提社交媒体和电子游戏的干扰,单单是丰富的学习资源,各种纷纷涌现的机会,已经让这个年代的人应接不暇,于是我们把这个时代称为过剩时代。2004年作家帕特里克J.麦金尼斯(Patrick J. McGinnis)在哈佛商学院的杂志The Harbus中,发文提出FOMO (Fearof missing out或错失恐惧症)和FOBO(Fear of a Better Option或对更好的选择之存在的恐惧)。专注力和选择力已经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具有专注力已经是一个非常稀缺的品质。美国卡内基梅隆教授DavidGarlan等人在IEEE杂志上发文中指出: “无处不在的计算时代里,计算机系统中如何最宝贵的资源不再是其处理器、内存、硬盘或网络,而是人给与的关注”。与专注力一同失去的是记忆力与高质量的人际关系。2006年美国记忆冠军JoshuaFoer说“当信息"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时,往往是因为这些信息无处可依”。在数码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能玩转虚拟世界,可是一旦与人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就经常显得笨拙有余、理解不足。而我们如果没有专注力去理解别人,就不能发展出好的亲密关系,在生活中也会莽撞而盲目。

“我们在生活中的敏捷灵活与高效,正取决于专注这个微妙的能力。专注力与优秀的潜在联系大多时是隐藏的,但注意力的影响渗透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Daniel Goleman

而回到我们的现实中,能让我们有意义地进行的忙碌或者仅有地专注,只是被迫的忙碌和无法摆脱的责任。我们自我辩护地把其称为日子。即使有人为了兴趣而努力,其实发现很多人很努力,整天忙忙碌碌,但是并不能做出有效的成绩或者得不到自我的满足。在海外的华人,包括二代华人,会消失在精英阶层,不会出现在领导岗位。坊间一般认为是创造力与沟通力的缺失。我对此并不同意,因为辩论赛夺魁的多是华人孩子,画画或作曲特长的华人孩子也很多。我自己觉得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能力及其培养被无机地生硬地切割,这样培养的专注只是单一的局限的或者刚性的专注。其实很多虚拟世界的活动,包括游戏也是培养专注力,当然更多是刚性的专注力。当然在教育过程中,是按科目学习的,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有目的的活动,并不能激励专注力。在以高考和其他入学考试准备为目的的学习中,培养的也是这种刚性的专注。而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是一种多点的柔性的有自适应的关注力。李光耀先生在《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中断定,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的制度是最好的。壳牌的人才评估系统把人的称为一个人的“直升机素质”,既能从宏观的角度鸟瞰事情和问题,又能确认关键细节,调整焦距对症下药。我想他说的就是专注能力的柔性和适应性。我觉得对专注力的认识与锻鍊缺失也许才是我们的软肋。这些能力不是应试教育可以锻鍊的东西,需要刻意地锻鍊与培养。最近笔者我读了几本书,结合自己平日的思考,把专注力的培养比较系统地阐述一下,以飨读者。

1. 有效领导力的三个关注点

一个有效的领导力是三个专注领域的交叉:

自我(内部),事物(外部),与他人。一个有效需要能够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是必然的。没有这一条是,是很难有作为的。但是如果有内心的专注,能够结合对事物的专注,很容易成为独行侠(Lone Ranger)。如果内心的专注结合以对人际的专注,很容易比较机灵( tactical)。这种情况容易混得开,但也不算有效的领导力。如果没有内心的平衡,专注在外部事物与人际上,则容易成为狂热的教授(nuttyprofessor)。我自己觉得现在的讲书人很多属于这种类型。

如果可以把内心的平衡用于外部事物与人际两方面的结合,则可以成就为有效的领导力。当然这也是需要机遇的。但机遇往往只留给有这样认识的有准备的人。不过换言之,认识了这个交叉的不易,也就知道成功是个低概率的事件。会多出很多耐心,少了很多焦虑。话又说回来,即便在孩提时代或细微之处,我们也是考察一个人是否具备这三个关注点交叉。更多的时候,这是一种成熟度的表现。我相信,这种成熟度是可以培养的或者可以唤醒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我博士毕业时,我们研究生院院长的话:我们要站在雇主与服务对象的角度考虑如何考虑做出大的影响。换言之,我们对自己所造成的影响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度量与定位。用这样的度量去指导自己的努力。

1. 第一层面:自我专注带来的自我

脑科学用“自下而上”(Bottom-up)描述大脑底层神经的运行方式。同理,“自上而下”(Top-down)指的是发生在大脑皮层的意识活动,它对皮层下神经回路起到了调节和下达任务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种意识在同时运行。如下表格比较了其不同。

自下而上意识自上而下意识

运行速度更快(按照大脑的时间衡量,,以毫秒计算)运行较慢

不自主的和自动的,永远处于开启状态直觉性的,通过关联网络运行

冲动的,由情绪驱动·需要努力的

如雷达一样自我控制的

可能是几百万年前产生的可能是几十百万年前产生的


大脑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神经系统之间分配任务,从而取得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效果。任务变得越熟悉,就越简单,这时会由底层神经代替顶层神经来执行该任务。如果技艺到达炉火纯青的境界,即使没有自上而下的注意的参与,我们也可完成高难度的任务,比如参加大师级的象棋比赛、参加美国汽车比赛协会的赛事、油画创作等,这是自动行为的巅峰表现。如果训练不足,从事这些活动就需要高度集中的专注力。

而就在我们选择关注一个事物而忽略其他事物时,一场发生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神经系统之间的隐形拉锯战打响了。而全神贯注为我们开启了通向心流之门。这也是注定了全神贯注是不可能持久的原因。

在生活中产生更多心流和全身贯注的一个秘诀是把我们的工作和兴趣结合起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无疑是幸运的,工作能带给他们很大的快乐。无论在哪个领域,凡是富有成就的幸运儿都找到了这个结合点。除了换工作,还有另外一些产生心流的途径:就是能力和挑战的协调。如挑战太大和没有挑战,那么专注都不太可能发生。假设我们在处理一项事务时把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即达到了“力所能及”的范围,心流也就会出现。心流是大脑为了出色完成任务所达到的最佳状态,神经系统高度和谐地运转是心流产生的标志。也就是说,不同大脑区域之间的神经联结既频繁又精确。最理想的心流状态是,负责当前任务的大脑神经回路高度活跃,而与此无关的神经回路则静止不动,大脑活动与当前的需求高度一致。所以训练专注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合理地指定目标,或者主动地制定目标。除此之外还有两点特别需要重要地三点:

-当经常性的压力促使体内分泌出大量的皮质醇和肾上腺素,会造成神经系统超载。如我们故意提醒“不要提这个话题”,却无意中起到了心理暗示的作用,反而增加了“提起这个话题”和令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专注力超载往往会削弱心理控制能力和专注力。研究发现,过去30年美国肥胖症盛行与电脑和高科技产品泛滥成灾的联系绝非偶然。人们沉溺于电子产品,容易造成经常性的专注力超载,自控力因此受到损害。迷失于电子世界的同时,我们的手不知不觉地伸向了薯片。专注力超载时,一旦到达认知衰竭的极限,就会产生疲劳,与被过度使用的肌肉很相似。效率降低、频频走神、容易被激怒等都是心理疲劳的标志,这是因为保持专注所需的意志力耗尽了为神经供应能量的葡萄糖。

-要把缓解专注力疲劳所需要的休息定在日程安排里。而这也是很大的学问。可以尝试用较为被动的自下而上意识代替自上而下意识,在安静的环境中放松休息。密歇根大学提出“专注力恢复理论”的史蒂芬·卡普兰认为,最适合放松的环境是大自然。不固执于一念,允许专注力自由关注进入意识的东西,专注力就能得到恢复。定期做些“不插电”的活动,就会保证我们有出色的表现。

研究表明青少年时代的自我管理和认知方面的控制力,是成人后财富,健康和幸福很好的预测指标。而国人所面对的教育系统无疑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降低了可能的犯罪率,提高了温饱的可能性。所以这方面毫无疑问是国人做的好的,我就不再赘述。而着重讲第二层面的同理心思维和第三层面的系统思维。

3.第二层面:社交思维/能力与同理心。

西方的教育理念中都特别强调同理心,这点不为我们广泛和深入地理解。其实这是因为同理心不但是幸福生活的关键要素,也是领导力的标志,和事业成功的关键。

同理心的三个要素是认知同理心(Cognitive Empathy), 情绪同理心(Emotional Empathy,和同理心关怀(EmpathicConcern)。认知同理心是对他人体验的关注能力,比如说对他人情绪信号极度敏感,属于认知能力的范畴,是第一步。情绪同理心指的是我们与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属于心的范畴,是第二步。同理心关怀更进一步引导我们关怀他人,采取行动促使我们帮助有需要的人,是第三步。

我认为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因为这更多是成熟度,道德,和境界的事情。往往是需要一个觉醒的过程。书中说我们的大脑执行回路不仅允许我们思考自身想法和感受,还促使我们用相同方式推理他人的想法。认知同理心与我们执行注意系统具有相同的神经回路,它在我们大约2~5岁时开始发育,并一直持续到整个青春期结束。所以说懂事时与年龄有关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到了年龄也没有这样的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时会丧失与关闭的。

人是社会性的。古罗马哲学家Epictetus说: 我们的责任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被揭示的。专注力的失衡正是偏离了这样的关系,带来无数的痛苦与悲哀。Goleman写到:“我们对于自身在社会阶层的定位,似乎决定了我们投入专注力的多少。我们感到社会地位低下,就会更加敏感;社会地位较高,就会觉得不在乎。你越关心别人,就越关注别人;关注越多,就越关心。专注力和爱往往交织在一起“。

同理心造就了很多人的理想,提供了他们的初心。还有很多人用同理心,写了很好的文学作品,有人用同理心理解了社会,成就了商业理想或做出了政治上的大事。同理心方面的专注是我们比较少培养的,但是重要性日趋明显的。限于篇幅我就不能多叙述了。

4. 层面:事物关注中的系统思维与智能锻鍊:复杂性,细节,任务切换。

我们知道做事情需要看大局(bigpicture),不能局限在细节和一个问题上。但是有时又是细节决定成败。正如前面所说的要既能从宏观的角度鸟瞰事情和问题,又能确认关键细节,调整焦距对症下药。英文地语境里把这个叫做macro-micro.打个比方,就像照相机的光学聚焦能力。这是如何做到的呢?有的作者把此叫做第一性, 有的把这个系统性思维。 我们知道学校教的知识是分科的,静止的,确定性的,和相对简单或简化过的学问。而现实则是:综合的,动态的,概率的,和复杂的。你所要面对的系统往往是看不见的,你所能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些输入与输出的模式(pattern),或只是一些海量的数据,或只是一个目标。所以我们很容易迷失,不知道自己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不知道变量或者因素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这个系统的存在, 书中把这个叫做systemblindness。这时候,是否认识到这个系统,是否有这个系统思维就变得举足关键。就像一个有地图的人和没有地图的人分别在荒漠中行走。短暂的迷失也许是不不可避免地,但是要有迷失后回到道路地能力。我自己觉得培养系统思维的一个关键就是学会问高质量的问题,学会建立假设,学会组织知识与事实。

MITSloan商学院地John Sterman教授说: “对系统的无知是我们在工作中最大的折磨。”我们经常觉得我们理解复杂系统,但事实上我们往往只是有表面的知识。我们的大脑并不天生具备系统思维的能力。只有系统的思维,才能给我们收放自如的认识专注力。

笔者最近读到的几本本书都是和这个系统思维有关的。如如何更新自己的认知,如何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如何判断不知道什么,

如何在自己的领域外工作,如何综合认知,如何使用概率思维,反向思维,判别与批判思维。这又是一个很大的领域。建议大家做专门的阅读与训练。


关于以上提到的三个层次的专注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读书和个人经历提以下几点建议:

-不断地聪明地有意识地练习:工业界有个著名的论断:70%的长进来自经历与经验,20%来自与他人活动, 而正式的教育或培训只能给你10%的长进。要在实践中强化自我认知,同情心和系统思维。把自己很好地放在人群中系统中做客观的考量。

-要采取一种balanced (平衡)的办法。Single-minded(一根筋)的专注是不行的的。要把休息,锻炼和专注地学习工作编订在整个计划中去。要注意个人,他人和事物三方面的平衡。多听取他人的建议和意见。

-把握探索(exploration)and 利用exploitation的平衡。这个也是需要大局观和一个取舍,时常要有refocus地能力,隔一段把自己调节到一个更高地高度去审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注并不是单一的专注,而是多聚焦点的平衡,是一种自适应和灵活的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