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碎碎记

三天半的培训正式结束了,依旧是熟悉的节奏。每天上午六个小观点报告,下午是专家点评与讲座,晚上则是同组人员交流,再晚一点的晚上就是写文稿,与同房间的人交流各自思考,至于电视从来不会打开。每年来杭州三次,至今已经两年多了,有同事问我:“杭州西湖美吗?”怎么说呢,这样回答吧――“不好意思,弱弱的回答一句,还没去过西湖,应该很美吧?”

11月8日是“教学设计板块”观点报告。该板块不是写出具有教案似的教学设计,而是讨论如何设计出具体的教案似的教学设计。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一个目的;学生有什么困难,广大教师教学经验中的学习难点或者是教学用书上确定的学习难点真的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吗?有没有前测统计数据说明这个就是难点呢?面对确定了的学习难点,用什么方法可以突破这个难点,用这种方法与不用这种方法的差异度是多少呢?当经过前后测的统计途径,用数据的形式描述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后,还要想到这个样本有代表价值吗?

比如:《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中,直接的纯数量比较,由一一对应的实物比较再到较抽象的符号比较,再到数字符号化的比较,这两种方式那种教学的效果更好呢?

在《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中,孩子是如何认知>号与<号的,是直接告知这个>是大于号,这个<是小于号:或者是儿歌记忆法“大口对大数,小口对小数”还是让孩子明白=表示的是不但上下一样长,而且还有上下一样宽的意思在里面呢?(其实,等号就是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一种符号意义上直观应用)。这不就涉及到了数学文化吗?想到曹培英老师说到的:“约等号这个符号真的很美,也很表意,但是怎么个表意法,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等号的基础上,左边开口慢慢的变大,右边开口慢慢的变小,以至于封口为零,就变成了>号表示的是左边大于右边。(小于号同理)。

这三种教学方法,哪个方法更容易让孩子掌握呢?还是三种都给孩子感受一下呢?我的实证教学告诉我,尽管三种教学方法都用了,自然还有分不清大于号小于号的孩子。孩子知道5大于3,但是,往往写成了5<3。孩子是有差异的,这就是差异的表现。教学设计中就是尽量缩小孩子的这种差异,完全没有差异,作为有生命状态的老师是做不到的。

11月9日是教材比较研究。教材比较研究的目的依然是为了更好的促进老师的教,根本上是为了孩子有效的学。

比如:《两步计算》的教材比较。一年级的孩子在做原来有3只小鸡在吃米,来了2只小鸡,又来了4只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小鸡?这道题目的时候,有以下三种方法,哪个方法的教学效果更好呢?

1,直接展示教材上静态的图画。

2,动态的展示小鸡来吃米的过程。

3,依然是静态图,但是配合部分文字来解释动态画过程。

当我们经过前后测以后,发现最开始教学的时候,方法2的效果最好,这对于以后老师们的教学就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1月10日学生研究板块。教学就是要把老师的明白转化为学生的明白。有的时候,老师很明白,可惜孩子不明白;也有的时候,部分孩子特明白,可是他解释不来为什么要怎么做。特别是在解决问题这个知识点上。

比如《整数两级运算应用问题》中,部分孩子会做,而且条理特清晰:但也有部分孩子不会做,上一步与下一步没有逻辑上的关联,也不知道'怎么去关联。当做一步题目的时候,还有50%对的概率,现在是两步计算了,则概率为25%了。

因此,教学孩子画线段图,是培养孩子解题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如何培养呢?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实物图――点子图――线段模块图――线段图。循序渐进,一步步过度。这个过程中线段图中各线段的长短,还能有效培养孩子的数感以及解决问题时不同的思维方式。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问题到条件的分析法,条件到问题的分析法。哪个方法好呢?孩子自己有自己的方法。孩子适合的,就是这个孩子的好方法。

11月11日,团队先行人员分享成功经验。感知我们一路走来的“痛苦与快乐”。当成果摆着你的眼前的时候,以往经历的“痛”都不痛了,因为这是希望的痛,是很容易忘记的痛;也是希望再次经历的痛。

最后,团队导师给我们指出了新的方向,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式。

双11日,应该是收获的日子。以上这些,权当是不玩双11的我在这个全民购物日的收获吧。因为人生是需要不断收获的,唯有收获,才能保持更好的前行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培训碎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