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怎么在乎的信任感,即将是稀缺资源

最近读《毛选》,内容有点多还没有来得及输出,就聊点轻松的,分享下最近感触较深的东西:信任。

这世道,信任越来越难了,可有的人还在消耗别人对他的信任。

我在书中看到一个例子,对此感同身受。张三李四约好某个时间见面,但是张三迟到了,李四很失望打电话问:还有多久到啊?张三回复说马上到,还有10分钟就到了。实际上张三还有30分钟才可能到。于是张三又失望了,说好的10分钟又变成了30分钟,甚至更长。一次又一次失约,一个人的信任度就是这样慢慢没的。

这样的情况,我自己也亲身遇到过,我的同事就是这样回复别人的,虽然彼此约定了某个时间交付某个东西,但他基本上都没有准时交付过,总给对方半张空头支票。

从什么时候起,连准时赴约,责任心这种基本的人品修养,都变得极其稀缺?

说起这个话题,我就想到自己遇到过的两种人。有一种人,他看似情商高沟通强,褒义评价是圆润,贬义评价是圆滑。你听着很舒服,但他只是为了让你舒服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为之。你看看他对待别人的方式和态度,如果他可以那样对待别人,说明他也可以这样对待你,无论好坏。

这种人段位很高,你以为他在真心待你,其实未必,他只是很会拿捏人性,让你感觉舒适,和你保持一个很好的人际关系,你以为自己被优待被重视,开始放松警惕感,信任他支持他,其实是掉入了陷阱。

他的话半真半假,迷惑性极强,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利益,灵活变通着一切说法,可是这种人当你真遇到什么问题,你不敢交付真心,也不敢多说心里话,因为你有可能就被“灵活变通”了。但就是这样“聪明”的人,他们在社会上很吃香。

还有一种人,他看似没有那么上面那种人“能说会辩”,忠于自己做实事,踏踏实实做着工作,为家庭付出。这种人似乎在社会中并不那么“受宠”,他们慢慢活成了一股清流。

这种真心实在的人,可能因为不会讨好别人而被欺负冷落,貌似也很难获得世俗的成功,就连基本的生存环境里,也容易被孤立,而冠以他们帽子的是“你太笨了太老实了”。

到底谁是聪明,谁是笨?真不好评价。毕竟对于成年人来说,无所谓对错无所谓聪明与否,只有利益,只要能达到目的,又何须在意途径是什么,不违法就行。

只是慢慢的风气变了,浮躁了焦虑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你可以不干活,但是你会说话会来事,你可以往上走,还能走的很高很远。你干很多活,不会很好表现自己,你就上不去,被人看不起。当别人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在吭哧吭哧的干活,你就是另类,而且别人还会笑话你,孤立你。

后来还会发现,没多少人愿意沉下心去看一本书,没多少人愿意去踏实学习一门技能,也没多少人愿意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努力提高个人修养了。毕竟小姐姐可以跳舞扭几下就能当网红,月入几万几十万,明明可以“走捷径”,为何非要选其他路径?

当大多数人都变成那种圆滑的人,那么我们所处的任何一个角落和场景,都将面临着没有真心的社交,到处是假意的微笑,奉承的言语。当大多数人都沉迷于金钱和娱乐,觉得没有什么是金钱买不到的,过度追求物质忽视了精神的贫瘠,铺天盖地的都将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那样的世界,估计也找不到丝毫真实了。

如果硬要给自己归归类,可能我算是那种比较“实在"的,我基本上都准时赴约,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要尽力做到。有时候看到身边人都不这样,我也会孤独,怀疑我是不是跟不上时代了?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的。

我的几位领导都跟我说,我是值得信赖的人,因为我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就是可靠。我做事从来都是闭环,事情到什么进度了或出了意外情况,我都会随时汇报,只要在我能力范围内的工作,我都会积极主动按时保质完成,不需要别人监督催促。所以,他们的反馈都是认为我很沉稳,做事让他们很放心,愿意自己往前冲的时候把后背交给我。这是一份多么大的信任。

这两年我坚持更新公众号,也认识了不少书友,源于读书的共同兴趣有了交集,出于信任他们会跟我分享自己的独有经验,主动给我提建议帮助我,找我咨询读书技巧或生活困惑,信赖我多年的文案品牌经验找我合作。我很感激这些朋友的信任,也很开心能帮助到、结识到他们。

我的内心信条认为,信任感是一个人身上很宝贵的东西,一旦丢失真的得不偿失很难补回来,要尽量去做建立信任感的事,而不是消耗信任感的。

最后总结下,第一句如果你发现自己是孤独的,好像和身边的人的想法和行为不一样,只要价值观是对的,那就坚持自己。第二句,做事先做人,信任是稀缺资源,好好保护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不怎么在乎的信任感,即将是稀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