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8

      有朋友问:孩子在学校受了欺负,总是不愿意跟老师、家长说,怎么办?

      还记得2019年9月16日那则新闻吗?人高马大的黄某将自己的同学从四楼扔了下去。后来才知道,黄某是被欺凌者,被扔的人才是欺凌者。据说,黄某在第一次被欺负后,告诉了妈妈,黄母说:“你那么大的个子,怎么还会被人欺负?你不会找老师吗?”

      明眼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正是妈妈的这句话,让本来内向的黄某,在受到欺凌后,更加不愿意向外界求助。

      在和孩子沟通交流中,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有三个:一、忽略;二、提建议,三、评判。

      我们再来认真分析一下:黄某曾经对母亲说,自己在学校被欺负了,黄母回复:“你这么高的个子,怎么会被欺负……”黄母显然犯了第一个毛病——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黄母对孩子接下来的一句话是:“……你不会找老师吗?”这一句话,又犯了与孩子沟通中的第二个毛病——提建议。

      孩子向我们哭诉,根本就不是为了寻求建议,而是为了寻求安慰和理解。如果我们马上给出建议,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问题不被重视。因此,网上说“当时黄某显得很无助,他说告诉老师也没用,只会把事情闹的更糟,之后他再没提起这件事。”

      如果换做是你,你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告诉家长,家长不但不安慰,还说:“你这么高的个子,怎么会被欺负?你不会告诉老师……”下次,你再遇到被人欺负,你还会告诉家长吗?

      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你怎么那么窝囊……”或者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他怎么就不欺负别人,总是欺负你.肯定是你做得不好”

      好!这又犯了与孩子沟通中的第三个毛病——评判。

      很多受了校园欺凌的孩子,都是在这样的评判中,感觉到自己受欺负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自己不值得被爱,是自己窝囊……这种自我攻击的伤害,甚至超过了霸凌者对他们的伤害。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黄某的妈妈听说黄某在学校受委屈后,第一步,可以先认真倾听,不但要听,还要有适度的反应,比如点头、时不时拍拍孩子的肩旁,甚至拥抱一下,让他明白自己的委屈妈妈都知道;第二步,妈妈要说出孩子的感受:“你一定非常难过……”“我看见你很委屈……”第三步,认同孩子的感受:“如果我是你,被同学这样欺负,我也会很痛苦……”最后聚焦于问题解决:“那你看看,这件事我们怎么处理比较好……”(倾听、重复、认同、解决)

    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孤立无援。

家长就是孩子的天,家长就是孩子的地。当孩子有了安全感,整个气场都会不一样,他会认为,自己是值得爱的。孩子有了信心,可能会想出种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说不定,他自己都会提出来:要不我们去向学校求助吧……

      在《人性的弱点》里,有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可以运用到所有地方。这句话是:“我一点也不否认你的观点,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和你有一样的感受……”这句话是最能给人安慰和力量的。

      黄母如果对黄某说:“孩子,我一点也不否认你的感受,如果我是你,我这样被人欺负,肯定也会愤懑难过……”黄某马上就会觉得,自己并不孤独,还有家长在和自己一起面对。

      当一个人委屈难过时,最好的安慰是,让对方感觉到:我知道你正在难受,我愿意陪着你。

      人之所以执着于痛苦,就是因为他的痛苦从未被理解。

      表达理解之后,要说的一句话可以是:“那我们现在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

      如果孩子在受了委屈后,能在我们这里获得安慰和力量,他们肯定会愿意和我们沟通,并向我们求助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