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们所教的90后,00后,是一批新新人类。因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家庭小环境的熏陶,让这些新世纪的小主人个性极强。家长们说: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难管了;老师们说:如今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这是我们的共同的心声。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越来越体会到家庭、学校二者结合共同教育学生的益处。我认为只要能用“心”去教育,什么样的孩子都会变成“新”人。
借用,“好声音”里导师杨坤的一句经典台词:我班的和谐德育工作是“走心”的。即充分利用家长对孩子无私的爱心,班主任配以责任心、细心、耐心、信心和恒心。
下面拿我最近几年班主任工作中的几个成功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
2012届毕业班里,我班有个叫小月的女生,性格豪爽,大大咧咧,没见她愁过,可是就在下半年4月份,中考冲刺的时候,她却突然跟变了个人似的。没了往日的笑声,几次摸底考试,成绩累累下滑。那天体育课,她又一个人坐在花坛边,傻傻地看着同学们训练中考体育项目。我走过去,摸摸她的马尾辫,关切地问:“想啥呢?傻丫头。”她看看我,没什么表情,木讷地回答:“没事儿。”这分明是心不在焉地回答,肯定有事儿。我于是坐下来,因为不知道她怎么了,我只能慢慢地开导她:“小月,咱们马上就要中考了,你原本考一中是毫无疑问的,可是目前就你的学习状态,考一中恐怕要有些难度。你只有像以前一样开心起来,放松地去学才能把成绩赶回来。现在什么事儿都不能影响咱学习。再说了,啥事儿不能说出来,大伙儿一块儿解决呀?你要是相信我,就和我说说,我会想办法帮你!”小月看了我一眼,有此迟疑地说:“老师,原来我想和你说了,可是我又想这种事谁都帮不上忙。而且我也不好意思说。只是自己一想起这事就闹心,啥都学不进去。”听了小月这话,我觉得她还是相信我。于是对她说:“你不说,一个人杠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我的劝说下,小月终于说出了实情。
原来小月的父母一直以来就是吵吵闹闹过日子的,小月虽然不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但十几年过来,她也就习惯了。可是最近妈妈突然提出要和爸爸离婚,把她和她的小妹妹留给她们的父亲。这让小月一下子觉得天塌了下来。她茫然,不知所措。每天满脑子想的都是即将散了的家。她不知道没有妈妈的日子会是什么样的日子。她爱妈妈,不想让妈妈离开。小月说着,已经泣不成声。天哪,这么大的事儿,难怪孩子状态不好,我怨自己怎么这么不细心,让孩子一个人承受了那么久。
我劝好了小月。立刻和小月的妈妈进行电话沟通。电话那头,小月的母亲执着地坚持着她的决定:必须离婚!她说:“王老师,都是女人,你应该能理解我。我和小月她爸没有共同语言,啥也说不到一块儿,一说就干仗。你说这样的日子,我能再过下去了吗?”我劝小月的母亲:“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可是,同样作为母亲,我想你也一定和我一样,最疼的是孩子,做事之前要先想想孩子。尤其小月马上就要中考了,孩子本来很有希望,但最近心事重重,学习状态不好,成绩直线下降,这样下去,考一中的希望太渺茫了。你忍心因为自己一时糊涂,悔了孩子的前途吗?我劝你还是冷静冷静,先为孩子想想。她现在可是这一辈子第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电话那头小月的母亲语气渐渐缓和,半个多小时的沟通,小月的母亲答应等孩子中考过后再考虑她自己的问题。我要求她和小月好好谈谈,帮助小月恢复状态。
母亲就是母亲,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小月第二天就有了开心的笑容,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中。如果没有那次和小月母亲的沟通,如果小月的母亲没有配合我,那我对小月的教育就彻底失败了。
2013年我教的毕业班里有一个小伙子,叫小林,聪明机灵,稳重懂事,从不惹老师生气。所有的科任老师都说这是一块好料子。可是这孩子入学成绩一般。向教过他的基础年级老师们了解,小林在七、八年级时学习成绩就不优秀,脑子确实反应机敏。这就怪了,这么聪明的孩子,又不淘气,怎么就学不上来呢?经过一阶段的观察,我发现这孩子学习上没有动力,老师们的鼓励只能起一时的作用。于是,在期中考试过后,结合他的成绩,我打算和他的家长沟通一下。电话拨过去,接电话的是她的母亲。电话接通,一句客气的话都没有,直截了当:谁呀?啥事?说!嚯,真是个刹愣人。仔细一听,电话那头是打麻将的声音。噢,原来是我打扰人家了,那我就客气点吧,“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我是小林的班主任,想跟你说说孩子学习的事儿,……。”还没等我说完,电话那头就接过话:“噢,是王老师吧,孩子学习上的事儿,你不用跟我说,你们教我放心,他要是不听话,惹你们生气,你们咋收拾都行,我一点儿意见没有。谢谢你啊,王老师,先这样吧,哪天我有空儿给你打电话。”话音未落,电话“啪”地挂断。对于家长的这种“信任”,我感到无语。这不是信任,这是推卸责任,孩子放到学校,她弄个一身轻松。怎么办?没有家长的关注,小林的学习没有动力。既然是个好苗子,我就不能放弃。一周以后,在打了三次电话,沟通无果后,我决定去家访。
利用休息日,爱人骑摩托陪着我去小林家。一路打听,找到他家。这是一个四间蓝瓦房的宽敞大院,我们的车一停在大门口,小林就急忙迎了出来。小林的父亲在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见我们来,赶紧给小林的妈妈打电话。小林的妈妈在前院邻居家打麻将。放下电话,我给小林的父亲介绍了小林在校的表现,并表示老师们都希望家长能配合一下,家里、学校共同关注小林的学习,帮助他树立信心,提高学习成绩,考上重点高中,……。半小时后,小林的妈妈急匆匆进了屋,和我们热情打过招呼后,还是电话里那种态度。我向她说明来意,并一再抱歉打扰了她的局儿。她出于礼貌,终于还是坐下来和我聊起了孩子。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沟通,小林父母终于答应,配合学校和老师们的工作,帮助孩子建立学习动力。我们双方立下约定:小林休息日在家期间,他的父母不看电视,不出去打麻将,给小林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小林在校学习期间,父母要常打电话给予关注。
即便是做了家访,立了约定。我考虑到毕竟小林父母的生活习惯是多年来养成的,而且也受屯子里大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所以,我还是坚持每两周就主动和小林父母沟通一次。一是汇报小林在校的表现;二是了解小林休息日在家的表现;同时不忘感谢家长对学校和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这样坚持了一学期,小林终于不负众望,以与一中录取分数线持平的成绩考入一中,现在高二就读,仍很努力。小林的父母每次见到我,都要感谢学校对学生的负责任,感谢我对他们的帮助。我每每都说:这是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
现在的班级里有个性、不服天朝管的孩子更多,小雷就是其中一个。小雷比孪生弟弟小雨高一个年级,兄弟俩虽不在一个年级,但心永远是相连的。哥俩一样“骁勇善战”。据说在小学时号称“老大”,打架都是动刀子的。刚开学,小雷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与本年级一个扬言要“立棍儿”的家伙各自纠集一伙人,在校外大打了一架。虽是休息日在校外,也无人员受伤,但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我当时想,这家伙是打架打顺手了,当“老大”当出脾气来了。如果按照惯例,只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也只能是表面上平息事态,不能真改变他。
小雷的母亲是个家庭主妇,陪着他的父亲在外打工。我想如果能得到小雷母亲的配合,学校和家里合作,共同监督、教育、感化小雷,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恰巧,上学期开家长会小雷的母亲从外地回来。我特意邀请她来校参加家长会,小雷的母亲爽快地答应。家长会上我和她就小雷的问题单独交流,小雷母亲对于自己的两个双胞胎儿子的在校表现很清楚。但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感到焦虑和无助。我对她说:“如果你愿意,我和学校能够帮助你,你看这样可以吗?你暂时放弃外出打工,回来陪孩子。家离学校不远,别让孩子住宿,你负责上学、放学接送,负责在家监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我负责小雷在校的教育和监督。要是两个孩子没教育好,你挣再多的钱也没有意义呀!”小雷的母亲很赞同我的想法。家长会后,她果然留下来陪孩子。风雨不误地接送小雷哥俩上下学。小雷作为家里的长子,对于妈妈为他们的付出,还是很感动的。我时常用他的妈妈对他小哥俩的付出来做小雷的思想工作,并对小雷在各方面的点滴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半年过去了,小雷偶尔还会有一些小动作,比如:上课不注意听讲、下课和同学打闹,但没有参与过大的打架斗殴事件。对于小雷的变化,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小雷的妈妈也因为孩子的转变兴奋不已。她说她没想到她的孩子能变得这么听话,她很感谢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我告诉她,其实小雷的改变多半是因为她的付出,是她的付出,让小雷懂得了尊重,体会到了家长的不易。作为家里的长子,他当然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为了不再让妈妈操心,他决心努力学习,做到更好。听了这些话,小雷的母亲激动地眼含热泪,连声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教育家马卡连科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曾这样写到:“爱是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东西。”作为班主任,我始终以我的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信心和恒心,配合家长们对孩子无私的爱去教育孩子们,他们的点滴进步都是我的快乐。我欣喜地发现,我班的在家庭和学校共同孕育下的和谐德育已见硕果。
我将继续坚持下去,密切联系家长,和家长进行贴心地沟通,使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到“和谐德育”阳光的普惠,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德育”的呵护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