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事件曝光,我看到了大多数人的致命弱点

这几天,郑爽事件曝光,一下成为春节前的惊天大瓜,微博热度长居不下,连国家都惊动了。

作为纯路人,昨天和前天我都在关注这件事情,各种各样的录音、文章、视频,可谓是关于她的事情无所不有。

但是,录音也好,文章也好,视频也好,大多只停留在“吃瓜”的表面,而没有深入思考,这正是大多数人一个致命弱点。

留在吃瓜表面,是一个问题


01 没有思考的吃瓜是一种“信息投喂”

首先,我们所说的“吃瓜”其实在鲁迅就曾经写到过,只不过他的表述是——看客

鲁迅在《示众》中描述了一个街头场景:一个巡警牵着绳,绳那头拴男人的臂膊上,这两个人都站在路上。

刹那间,他们周围就聚集了大半圈看客,尽管周围几乎没什么位置了,但还是有很多人挤进来。

事实是什么?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众多看客之间只是互相交头接耳。他们知道的,是身边人“投喂”给他们的。

这种没有思考的、一拥而上的吃瓜,就变成了一种“信息投喂”。

我们常常被“信息投喂”着

拿郑爽事件来说吧,有很多人写文章、拍视频,这的确让我们这件事情来龙去脉更加了解。

但不可否认,如果我们不加思考,我们的思想,就被创作者的思想填充了。


02 很多人吃瓜处于“只读”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只读”是指文档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只能眼巴巴看着文档,而无法启用编辑。

“只读”状态其实就是流于表面,被动接受别人的观点。人都有一个惯性思维,看到一篇文章,很多时候的第一反应是认同作者的观点。

我们会认为别人帮我们说了,就没必要再思考什么,也就没必要“启用编辑”,看看就行。

但,这其实是一个重大误解。

“只读”状态往往丢了思考

学新媒体写作的时候,我的导师曾分享过一个观点,他说写作是作者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意见”的方式。

不管是什么信息内容,都是创作者表达自己的态度,这是创作者的天然优势。

作为信息接收者的我们,不要“只读”,可以适当启用编辑,思考事件背后更深的道理。


03 吃瓜的正确姿态是什么?

最近,我看到一个自媒体人写的一篇文章,他说:“以前对版权相关法律不太了解,郭敬明于正事件给我普法了,我之前不知道代孕在中国违法,因为郑爽,我看央视新闻发微博,也被普法了。”

也许,这种“被普法”,才是我们最应该透过表象获得的。毕竟,吃瓜不是KPI,我们不要单纯“为了吃瓜而吃瓜”。

各大app热搜榜每天、每小时、每分钟都在更新,这就预示着:我们获取信息的速度永远跟不上信息更新的速度。

疫情期间,比病毒更猖狂的是满天飞的谣言,在不明事理的情况下,我们都迫切想知道事态发展,我们向外界寻求信息,这没错。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能够在接受信息之前加以辨别和思考,也许对事情进展有更客观的认识。

不要为了吃瓜而吃瓜


04 写在最后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了很多,这篇文章并不是说不要大家“吃瓜”,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吃瓜是不可能做到的。

就像前面我们聊到的,不要让吃瓜变为一种“信息投喂”,流于事实的表面。

人一生最宝贵的是时间,不要随意浪费时间,要浪费,也要浪费在有用的事情上。



原创作者:初晓

感性与理性兼具的水瓶女,深耕个人成长领域,做一个不会让你失望的号。我负责用心写,你走心看,我的内容对你有价值就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期待你的关注,比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郑爽事件曝光,我看到了大多数人的致命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