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斑驳:VOL.29

今日求签。实际上,相较于“求签”的结果,我更在意的是求签的这个行为本身。

就像掷硬币,在拿不定主意时,尤其是陷入两难选择之际,这不失为一种办法。如果别人问起缘由,你也大可以将这一切推至运气,是无心之失。这行为背后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呢?你知道,这时候大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事情的始末,兴许它们并非是矛盾的或非此即彼?为什么不愿意这么去做呢?是时间不允许必须马上作出决定,是以当下的情景确实没必要这么去做,还是说其有一定的重要性但同时又并非绝对的也就不必挂怀了……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条件,需要往前走一步……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这么做的缘由,但确实他们做到了,并且是这样去做的……他们还会重新作出选择和判断。重新审视整个过程,或者直到事情再次出现转变。那么,这里的原理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看见”——是的,如果我们并不能够觉察到目标,我们就无法感受和思考,没有感受和思考,决定和行动也将无法有序进行。至此,谈什么对错、是非、因果,皆是虚妄。

关于“求签”,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留意过,在“求签”之前,我们往往会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或世俗的,或特别的倾向——譬如婚姻、事业、家庭、财富、权力——这其实就是一个分类,先将事情归类——归类之后,我们的思维自然也会倾向于这个方向去思考、理解所求到的“签”,继而求解。

那么,“签”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我们知道,求签和解签,就像是“一问一答”。如果自己能够解签,那么首先我们就要去理解,理解然后才能从中看到事情的轮廓,继而对号入座。然后,就是对症下药了。但也有很多人并不懂得如何解签,或者说一知半解吧,他们就会求助于某些特定的人群,而这些人就会根据签继而给出提示。那么,签又是怎么来的呢?你知道,那么多人,那么多相同的签,可是明明求的方向和问题都是不同的啊!何以相同的答案能够作为解决方案的一种呢?这一点想必研究《易经》和“哲学”的人最是清楚不过了。《易经》整个世界观就是围绕“辩证法”去进行的,绝大多数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或者好中有坏,坏中有好)。简单说,就有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它玄之又玄却又似乎冥冥中注定的缘故了。而且,别忘了,往往我们在求签时,会被告知——心诚则灵。说白了,就是信任。而信任继而形成信念,信念的力量则在一定程度上为主观和客观加持积极的正能量。如此一来,它无形之中就让我们朝前迈进了一步——而且,实际上我们知道答案后,真正的执行人还是自己,不是吗?不过是我们思考和理解的方向改变了而已(其实找个我们信赖的人,最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也能实现这一点。只是更多时候,我们都忘了或出于自尊或其他顾虑而没有这样去做。比如私密性,比如自尊心,比如欠人情或咨询费用太高等)。

而且,你要想到,当你在“求签”之前,那种仪式感、特殊情景,加之内心早已提前有了思考的方向,这时候其实是一种“出离”的状态,即清空杂念,心无挂碍,且不住因果。也就是说,过去的种种、现在和未来的忧虑都得以短暂放下,这时再辅以相对混乱无序的思维而用相对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相对科学),自然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驱逐“迷茫”。

说到底是——“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如果没有科学的指引,人们的生活总是会处于‘未来要去往何处’的迷茫中。科学指引的生活则与此相反:在作出判断时,秉持科学指引的个体会努力将自己的所有心理表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如果有必要的话,他还会集中在一个虚构的目标之上。”(出处:《个体心理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光斑驳:VOL.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