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意闲情】论快乐:我们如何才能更快乐

事实上对于任何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获得、保持、恢复快乐是他们所有的事情的内在动机。

                               ——威廉·詹姆斯

一个人的快乐或者不快乐的情绪状态会给每件事情都染上不同的色彩。快乐的人感觉世界更安全,做决定更容易,评价人更友善,更具合作性,过着健康、更具活力和自我满足的生活。让自己的心境快乐起来,你的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对未来的期许也将变得更有希望。因而,快乐的情绪会促进一个人的进步。而且,心理学家还有一致的结论——当我们感到快乐时,我们更愿意帮助别人。这就是好心情乐于助人现象

但是,我们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悲观者居多,而乐观者寥寥,甚至悲观者还形成自己的哲学,不断的教导人们关注消极的情绪,尽管人们对快乐的生活心向往之,这一点在有关快乐的格言警句中多有反映。快乐或者悲伤,都属于情绪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循环往复。正如同一句格言:哭泣可能停留在晚上,但是快乐来自早晨。快乐与悲伤都如同朝露,都是短暂的。

其实,很多时候没有认清一个事实,即我们高估了坏消息对我们情绪的持久影响,却低估了我们的适应能力。事实上情绪的持续时间比人们预期的还要短,重要事件对情绪的影响很快就会消失,不管是重要的消极的事件还是积极的事件。人们对快乐或悲伤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而,从长远来看,情绪是在起起落落中趋于平静的,生活也总是平静的。

人们会认为不断增长的财富有助于快乐。但是研究表明,幸福感比有钱更能让人快乐,而且从长远看,不断增加的财富几乎不会影响幸福感。财富之于幸福是:完全缺乏会带来不幸,但拥有它并不能确保幸福。例如,在最近的三、四十年中,中国人的财富获得高速的增长,但是并没有带动快乐的增长,成倍升高的离婚率,快速蔓延的抑郁感,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犯罪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糟糕。因而,富裕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没有为道德或者社会幸福带来明显的推进

快乐是相对的,快乐既与我们的先前经验有关,也与他人的成就相关。在心理学中,前者被称之为“适应水平原则”,后者被称之为“相对剥夺原则”。人们在判断各种刺激时,倾向于把它与我们先前的经验联系起来。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写到:“每个人的心态,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都会回到他自然和平常的稳定状态中去。顺境过了一段时期后,它回落到这个状态;逆境过一段时期后,它又会上升到那个状态。”这就是人对情绪的适应性。

快乐也与我们和他人的比较有关,俗语讲“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足与有余就会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状态。我记得有一位同学曾向我说起过,他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就到当地的城中村去走一走,心情就好多了。这在心理研究中有一个概念,即相对剥夺,就是一种与他人相比我们更糟的感觉。正如坎贝尔所言:“我们的贫穷变成了事实,不是因为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的邻居拥有的太多。”这也能够揭示一个道理,一个越是贫富差距大的社会,人们的快乐与幸福感就越是少。

你可能感兴趣的:(【法意闲情】论快乐:我们如何才能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