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的成就
近些年有一个身份标签的叫法很火——“斜杠青年”。它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
这让很多人在自我介绍时有了新的方式,比如:张三,厨师/作家/说唱歌手。
其实“斜杠青年”在中国自古就有,今天我们说起的这位不仅是斜杠青年,甚至可以说是“斜杠男神”。
在宋代的诗歌领域,他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在豪放词界,他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在散文方面,他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时人有“欧文如潮,苏文如海”的美誉;
在书法领域,苏轼是“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 、蔡襄)之首;
在绘画上,他因擅画怪石墨竹,成了“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
在哲学上,他是当时宋代三大哲学派系(关学、洛学、蜀学)中蜀学的代表人物。
在他65年的人生中,一共创作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散文,书法绘画不计其数。
除了是文学艺术领域的全才外,他还是士林领袖,一代贤师,门下有“苏门四学士”这样的高徒;
他还是一个不畏强权,直言敢谏的政治家,一个美食家、养生专家、佛教徒……是的,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全民偶像、“斜杠男神”——苏轼。
在任何一个艺术的门类当中,苏东坡几乎都能够做到顶级,这是一个才华横溢,像北斗星一样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灿烂耀眼。
为什么苏轼本人及其作品能够跨越千年,至今被国人乃至世界所喜爱?
教科书上那些流芳百世的作品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写出来的?
从青年、壮年到老年,苏东坡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今人能从“东坡式”的lifestyle里得到怎样的启示?
要了解一个人的成长,就得了解其家庭;要想了解一个人的家庭,就得了解其家人。
留名史册的唐宋八大家,有一个家庭占据了三个席位,那就是“三苏”。
习惯上,我们把父亲苏洵称为“老苏”,哥哥苏轼称为“大苏”,弟弟苏辙称为“小苏”。
苏洵的父亲,沉默寡言,虽有政治抱负,奈何一辈子没什么官运,最后郁郁而终。
他在童年时放浪形骸,不服管教,痛恨那个时代刻板的教育方式。但他到二十七岁时,有了长子,而且本家哥哥们都已经科考成功,开始为官做吏造福地方,他这才开始焦虑,正儿八经地发奋读书了。
苏洵虽然起跑晚,但一样能文声大噪,不被后来自己的两个儿子完全盖住,也是很厉害的。
而至于弟弟苏辙,则是和苏轼从小长大的、关系最亲密的血亲及朋友。
这一点在此后苏轼大量的书信及作品中都得到了证实。不管此后的一生当中如何顺逆荣枯,兄弟二人的手足之情总是苏轼创作的灵感源泉。
苏轼在25岁那年(1061)去陕西凤翔做官,苏辙为了陪伴父亲,选择留在京城,因此只能送兄至郑州便需折回。
这是兄弟俩人生中第一次分开,他有些感慨,写了一首诗,赠与兄长,其中有一句:“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苏轼后来回了一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包括我们熟悉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是苏轼在就任密州期间,由于七年没有见过弟弟而在中秋节写下的怀念之作。
苏轼曾经对自己的弟弟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被称为“百姓之友”的苏轼,和尚道士,贩夫走卒,歌妓名伶,没有他不能聊的人,他的性情就是这样豪放旷达。
苏辙和自己的哥哥完全不同,他生来恬淡冷静,稳健务实。所以他经常“鄙视”哥哥,劝他不要瞎交朋友。
苏轼到了弱冠之年,开始准备进京赶考,我们比较关注的婚姻问题也可以提一下了。
当时在京城,家里有女儿的大户人家,都是等着科举考试之后发榜了,便赶紧给及第的未婚尖子们提亲。
但苏家的老父母认为,娶个本地的、知根知底的姑娘要好得多。于是苏轼在十八岁那年娶了结发之妻——王弗。(苏轼老师的女儿)
苏轼形容自己的发妻,用的词是“敏而静”,即聪明但不聒噪。王弗刚嫁给苏轼时,从没说自己读过书。
婚后,苏轼每当读书时她都陪伴在侧,苏轼偶有遗忘,她就会从旁提醒。苏轼很惊讶,问她其它书,她都低调地说:略懂。更难得的是,王弗还能起到魏征般“以人为镜”的劝谏作用。
苏夫人有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智慧,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苏轼太过热情豪放的缺陷。
她15岁嫁给苏轼,26岁时病逝,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儿子。苏轼为此大为悲痛,在妻子死后的十周年,苏轼又写下了那首堪称千古绝唱的悼亡词,即《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