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的人必知的几个细节,你要是还不知道可就吃亏了!

我们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懂得在细节上下功夫的人,成就都不会差。

图片发自App

而这本《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的核心观点就是通过改变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做法,我们往往能得到更高效率的结果。

作者通过职场、家庭、购物、教育等多个方面来告诉我们,想要影响他人的行为,一些最微小的改变,往往能取得最显著的成效。看完之后确实有很多收获,下面就来分享我的几点心得。

1.  巧妙利用“大众”和“小众”的力量

这本书在开头提到了一些在英国非常常见的现象。国民没有按时缴纳税款,病人预约了看诊,但最后却因为各种原因而爽约了。客人在餐馆预定了位子,结果时间到了却没有出现。这些爽约的事例都会给国家税务局,医院和餐馆带来不小的损失。因此如何减少爽约人数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书里面给出的解决方法也非常简单。对于不能及时缴税的现象,税务局只是在通知函上把按时交税的真实人数写了上去,效果简直立竿见影。

这其中的秘诀就在于利用了大众的从众心理,科学家称之为社会认同原理:人类的行为会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令他们深深认同的人。

因此看到很多人都及时缴税时,那些拖欠税款的人正是出于从众心理而立马把税款交上去了。

税务局几乎没花什么力气,只是在通知函上加了一句话,就把这个难题解决了,一个小细节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受从众效应的影响,我们会做出和大众一致的行为。与此相反,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小众”的力量,来影响人们不要做出某种行为。

书里面举的例子是三星的一则广告。广告中,一堆年轻人在排队买iPhone手机,而这时队伍中的一个人说,他最近买了一款三星手机,之所以排队是为了给父母换一款iPhone。

这个广告确实够损的,它巧妙地利用了青少年不想和父母为伍的心理,来刺激青年们不要购买iPhone,而去选择三星手机。

2.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结局

我们都知道环境会对置身其中的个体产生影响。但书里面还指出环境还具有强大的暗示作用。这一作用被称为破窗理论:即便是一个象征杂乱的微小讯号——比如住宅区里有一扇窗户破了,或某个店面的门坏了没修——都有可能为范围更广的负面行为推波助澜,原因就是它传达出的社会规范意味。

简单地说,就是环境中如果原本存在一些违背社会秩序的混乱迹象,那它会诱导环境中的人做出其他违背秩序的行为。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家购物中心后面的小巷里,有一个存放自行车的地方,人们购物的时候可以把车暂存在这里。当小巷的墙上没有涂鸦的时候,车主们购物出来的时候,不会有什么不当的行为。而当给墙上随便涂鸦之后,从购物中心出来的人们往往会把身上的垃圾、烟头随地乱扔,甚至偷窃的发生率也几乎提高了一倍。

由此可见,不良环境会诱导其他的不良行为。因此对于我们身处的环境,最重要的是要让大家看到其他人都在遵守秩序,以此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3.  防止“心安理得”效应

这个“心安理得”效应简直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这个效应是指采取了一个积极的行为之后,人就会心安理得地松懈下来,不再去做另一个积极的行为。

比如我们为了节约用纸,而特意准备了一个回收纸张的纸篓,但有了纸篓之后,我们用纸的时候反而变得更加大手大脚了,心想:反正有回收设施,多用一点儿也没关系吧。

正是因为这种想法,使我们节约纸张的最终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比一开始还浪费。

“心安理得”效应还可以解释一个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的问题:为什么减肥老不成功。

很多人在决定减肥之后,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而且也按时执行下来了,本来是很好的事情,结果每次训练完之后,感觉自己已经有点小成就了,于是就想犒劳一下自己,吃了比平时更多的食物,于是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甚至越减越胖。

知道了这个“心安理得”效应之后,我们就应该要坚决杜绝它的发生,时刻提醒自己,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别为了一时的小成就而前功尽弃。

4.  潜力比现实更重要

我们很多人在应聘的时候,总是喜欢先把自己曾经取得的出色成绩摆出来,我们会觉得它们就是我们的底气,也能让管理者直接地看到我们的能力。

但在书里面,实验表明,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潜力。也就是说,我们在说服其他人的时候,重点应该放在强调潜力上,而不是现实中所取得的成绩,听起来有些没道理,但事实就是如此。

比起现实中的成绩,潜力自带一种不确定的属性,而要是把这种不确定的感觉发挥好了,就能成功激起他人的兴趣,这要比确定的成绩更让人心动。

5.  位置的重要性

书里面提到了一个很新颖的观点。开会的时候,不同的座次,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其实这一点我们应该都有感觉,但却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

而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最终得出了下面的结论:圆桌式的座位能够唤起人们的归属感。因此,参会者更容易重视小组的整体目标,也容易被强调全组利益的信息(而不是个别人的收益)和提议说服。相反,当座次安排呈现出带角的形状(比如L形)或方形的时候,效果刚好相反。这种座次安排激发了人们对独特性的追求。因此,人们更容易响应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和提议,容易表现出个人主义。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会议目的来安排不同的位置和座次。

如果会议目的是创造合作互助的气氛,那么圆桌式的排位更有利。因此,如果一个团队领导者想要说服员工齐心合力行动起来,那么他最好把大家的座位摆成圆桌式的。如果员工中有平素不大合群的人,这样做就愈发重要。如果团队领导者希望让团队成员为自己的行动负起责任,那么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桌型会更好。

6.  比脸更重要的是服装

我们经常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但在生活中,服装往往比脸更重要。

有一个实验表明:当一个身穿西装的男子闯红灯过马路时,跟着他违反交通规则的路人数目比他身穿休闲服时高出350%。

这里面暗含的其实是权威原理:你的衣着应当符合你真实的能力水平与可信度,这非常重要。当人们感觉到某人好像具备更渊博的知识、更值得信赖时——尤其是当他们迟疑不定的时候——权威原理就会发挥作用,让他们听从此人的建议与忠告。

7.  顺序很关键

我们对事物的印象和看法可能会因为顺序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这一点在餐馆的菜单上运用的非常纯熟;如果酒单以15美元一瓶的餐厅特选酒开头,那么酒单中部35美元一瓶的红酒就显得挺贵的。可是,如果把酒单做一个小小的改动,把一支更贵的红酒,比如说是60美元一瓶,列在头一个,那么同是这瓶35美元的酒,价格看起来就合理得多。酒一点儿也没有变,改变的只是它们在酒单上的顺序。

这其中体现的就是顺序的重要性。人们的决定不是在真空环境中做的。我们的决定总是会受到情境的影响——无论是我们正在考虑的替代选择,还是做决策时的环境,或者只不过是我们在做决定之前的念头。

心理学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叫作“知觉对比”现象。意思是,不必改变物品本身,只需改变人在看到这个物品之前的体验,就能改变此人对这件东西的印象。

上面的菜单,利用的正是这一点。

上面几点只是书里面的一部分精彩的内容,这本书共有52章内容,分别包含一项实用的细节原则。当然并非每一点都对我们有用,但大多数时候都能让我们有所启发,而且结合书中的例子,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细节决定成败这一至理名言。

而且通过书里说的那些原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加以应用,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改变,或许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在使用上面这些细节技巧的时候,并不是使用的技巧越多越好,这本书强调的是小细节引起的大变化,正因为每一个细节很小,不起眼,不会引起对方的注意,才会具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而使用的方法越多,意图就变得越明显,被对方拒绝的几率也就更大。这样也就失去了书里所说的小细节的意义。

因此我们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记得要根据情境,随机应变,用最小的细节,最大程度地影响到他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率的人必知的几个细节,你要是还不知道可就吃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