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1

      至 博 而 约 于 精

-------王崧舟《枫桥夜泊》有感


“至 博 而 约 于 精”。

福州市教育学院一附小特级教师林莘在王崧舟《枫桥夜泊》的文化张力曾这样点评王老师的这一课。

今天是王崧舟老师名师优课第三天。下午的压轴优课是唐代张继的千古名篇《枫桥夜泊》。

下午从学校刚回来,我就匆匆听回放。我越听越后悔2019年暑假去苏州参加教育行走之后,却没有去游览姑苏城,没有去听听寒山寺的钟声。

寒山寺的钟声却依然清晰,千古名篇铸就了不灭的传奇,于是,人们的仰望就成了不变的记忆。

虽然这首诗,从小耳熟能详。在2011年暑假,济南人文会议论坛上,我第一次听到陈琴老师吟诵这首诗,声音高亢、圆润饱满,全场上千名教师楼上楼下齐声吟唱,如同天籁之音。现场形成一个无比强大的磁场,好不壮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从此迷上了吟诵。

那时候我刚从高中空降到小学,教数学,回家后我也带着学生学习吟诵,这么多年来我吟诵最多最喜欢的就是张继这首经典永流传的《枫桥夜泊》。

张继的《枫桥夜泊》家喻户晓,远及海外。张晓风在《不朽的失眠》中说:“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枫桥夜泊》去年我也教过,这是一首古诗中的经典。虽然我课前也进行认真准备,虽然我课上也带着孩子们摇头晃脑平长仄短地吟诵这首诗,虽然我也不辞辛苦写了满满一大黑板板书,满怀激情的讲得很陶醉,虽然课下也重视检查学生背诵,背写全诗。

但是,一切都是低效的,考试诗句填空,学生照样还是错误百出,学了半天,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应该像是在沙滩上写字,风一吹就前功尽弃了。

为什么会天壤之别?

我仔细反思才发现,自己的课堂还是没有摆脱常态化,使学生没有兴发感动,课堂教学没有走出俗套的窠臼,没有创新,没有质感,更没有积淀。

回听王老师的精彩演绎每一堂课,我非常惭愧,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师者的文化底蕴,什么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需要向王老师取经的道路还是很慢长的,但是我很庆幸,遇到王崧舟老师,遇到诗意语文,喜欢上诗意语文。

虽然这些年,我也不断关注王老师的诗意语文,不断读王老师的作品,但是对诗意语文的理解还是浮光掠影,肤浅、片面。

这次培训六节经典课例+讲座下来,(虽然我这几天都是晚上听的回放)我对王老师倡导的诗意语文有了深入的认识,在我看来诗意语文就是一座苍翠的高峰矗立在我面前,召唤着我:“快来攀登啊,快点来探险挖宝啊”“无限风光在险峰”。

就像林莘老师所说:诗意语文“在启、承、升、转、合中彰显文化的魅力,抒写着深沉的文化积淀和涓涓的文化渲染。对于王崧舟老师的《枫桥夜泊》,我们须以平静的目光,平视的角度,探求其在历史长河中与枫桥诗人心灵的对话,探寻其内在的文化张力,从而体验经典的魅力,感受文化的力量。”

“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

《枫桥夜泊》共28个字,王老师从中读出的深度和广度,却是呈几何级数扩张的文化背景和意蕴。我要学习王老师解读文本有独到的功力,不局限于文本,还原其本源,超越文本,找出文本的秘妙。文本细读,是细察文本内涵、拓展文本外延的独特视角。

创设情景,反复诵读,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带领学生感受诗人的那时那刻的所思所想,让孩子们的学习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钟声不仅温暖了作者的心灵,同样温暖着一代又一代跟张继一样“愁眠”的心灵,不仅温暖了课堂上学生的心灵,徜徉开去,也温暖了中华民族1200多年的文化历史。

在背景音乐熏陶下激发学生写话,王老师的拿手绝活,他总是非常巧妙地拨弄学生的情感心弦,把学生的情感张力提升到最高点之后,让他们的情绪借助笔端一泻汪洋,喷薄欲出,孩子们口吐莲花,都妙笔生花。这就是王老师诗意语文的魅力所在,也是是王老师不可复制的地方。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枫桥夜泊》一课到最后,王老师点出了这就是经典,这就是文化。

王老师的《枫桥夜泊》,充分体现了他在文化渲染在文化渲染上的独到功力,永远是需要我一生好好学习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