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的本质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增加情感账户的存款,其基础就是修身,贵在自制与自知之明,因为知己才能真正的爱护自己。言语或行为对于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人的本性。
投资情感账户的七种主要方式:
理解他人:想要别人怎样对你,就要怎样待人。根据他人的实际需求给予帮助和支持。
注意小节:人际关系中,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节,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需要爱。
信守承诺:不轻易承诺,承诺就一定要兑现。如果权衡后实在无法兑现,向对方解释无法兑现的原因,直到对方允许。
明确期望:一开始就提出明确的期望,让每一个人都了解。虽然会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省去了将来带来的周折。
正直诚信:信守承诺,履行约定,久之会丰富你的信用账户,最好的体现就是避免背后攻击他人。
勇于致歉:当从情感账户上提款时,要向对方诚心致歉,那样会帮助我们增加存款。
无条件的爱: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爱,会给人带来安全感与自信心。无条件的爱建立在原则、限度和是非观念的基础之上,不代表软弱,那是一种成熟的心理。
当我们用积极主动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会洞察到一切问题皆是密切联系的机会,给我们的情感账户增加存款。
习惯4:双赢思维
双赢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我把这当作是双赢思维的基本原则。建立在这样的原则基础之上,双赢思维会有更好的效果。
在人际交往中通常有六种模式:利人利己(双赢),两败俱伤(输/输),损人利己(赢/输),舍己为人(输/赢),独善其身(赢),好聚好散(无交易)。
利人利己是一种双赢的模式,在人际交往中会满足双方的需求和利益,从而产生更大的合作。
两败俱伤是一种双输的模式,表现出明显的心智不成熟,不服输而显出强烈的报复心态,我不好,你也不能好。这种情况让我想起比较,在比较的家庭教育中成长容易产生不服输的心态,比较的初心特别重要,是为了超越别人产生的优越感弥补内心的自卑,还是为了获得自我成长回归本源带来的喜悦且不执着于相的感觉,另外依赖性很强的人也容易倾向于两败俱伤模式。
损人利己是一种赢输模式。在家庭当中,很多父母习惯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势让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愿。这种有条件的爱会让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低。
舍己为人是一种输赢模式,常出现在讨好型人格的身上,委曲求全,殊不知长期的压抑成终将爆发,或演变成身体的疾病。
独善其身是一种单赢的模式,体现了明哲保身的处事态度,我们的传统智慧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像水满则溢的道理,以满溢出来的去滋养别人,我以为这也是通往并与利人利己-双赢模式最近的一个阶段。
好聚好散是无法达成共识实现双赢就放弃交易的一种模式。
达到双赢思维有五个要领:品德、关系、协议、体系和过程。
双赢品德:诚信、成熟和知足的心态是双赢品德的三个基本特征。诚信是我们建立人与人之间信赖关系的基础,成熟让我们在理解自己和他人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知足来源于我们厚实的个人价值观与内心的安全感。
双赢关系:关系是建立在品德的基础之上,来自于我们平时累积的信用,也就是情感账户。当然也未必事事双赢,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即使见解不同,也会无比信任对方,希望我是错的,并努力将对方的决定付诸实施。看到这里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感动,一个宽广仁厚的胸怀足以容纳万事万物。我能看见,想必我离这样的胸怀也很接近吧。
双赢协议:包括预期结果,指导方针,可用资源,任务考核和奖惩制度。如果没有双赢品德和双赢关系,双赢协议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没有实际意义。双赢协议是以诚信作为支撑建立起来的自由意志的体现,是规范也是指导,其中的绩效协议是核心内容,包含了使用金钱、精神、机会以及责任建立的奖惩方法,因人而异。
双赢体系:包括培训,规划,交流,预算,薪酬等等,这些都要建立在双赢原则的基础之上。作者通过倡导双赢思维的理念下实际操作的却是鼓励竞争行动相矛盾的实例,说明思想与行动一致的重要性。
双赢过程:首先从对方角度看问题,其次,认清主要的问题和顾虑(非立场),然后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最后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双赢过程和双赢结果密不可分。
很喜欢最后的作者总结:双赢来自诚信,成熟和知足的人格,是高度互信的结果,它体现在能有效阐明并管理人们的期望和成就的协议中;在起支持作用的双赢体系里蓬勃成长;经由必要的双赢过程来实现。
习惯五:知彼解己
首先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关系。提醒自己先了解对方。用一句话来说:知彼解己就是在移情聆听基础上建立的有效沟通,关键的两个环节就是聆听和沟通。
什么是移情聆听呢?聆听有5个层次:一是充耳不闻,就是根本没有在听别人说话;二是装模作样,就是假装在听;三是选择性听,听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四是聚精会神的听,努力的听每一个字,看到这里,我有点纳闷,这还不是听的最高境界。五是移情聆听,以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思维方式,耳到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调动所有的感官,打开心去感受说话者表达的所有内容。此时忆起了《重塑心灵》和《非暴力沟通》关于有效聆听的内容,不仅仅听情绪和感受,还要听出思维方式,又有新的收获。移情聆听带给我们的是充分的接纳和理解。
有效的沟通包括4个阶段:一是复述语句,使人专心聆听。二是加入解释,用自己的语句表达,仍然用左脑逻辑思维去理解。三是掺入个人的感觉,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也不止于言语,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四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经过作者的讲解,解彼知己瞬间简单了很多,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切记忘了道心:品德和感情比技巧更重要。
习惯六:统合综效
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这是我在这个习惯里学到的一个重要的心态。这个态度让我乐意去接纳不同的观点,心胸因此而变得更为宽广。和传统智慧当中的取长补短、求同存异理念异曲而同工。
同时在这个习惯里面还要知晓一个理念:相信有更好的第三条路存在。在这样的前提下,更容易实现1+1>2。
这章中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举例,让我忍俊不禁,从中学到了左右脑并用的重要性。我把这个故事放在下面。
午饭时,寒暄过后,总经理对他妻子说:“亲爱的,我知道你觉得我应该更细心更体贴些。可不可以说的具体些,你认为我该做些什么?”这位丈夫的左脑希望得到事实数字和细节。
“我早就说过了,不是因为什么具体的事,而是我的一种总体感觉,”这位妻子的右脑提供感觉和概况。
“什么总体感觉?你究竟希望我做什么?”
“啊,那只是一种感觉。”她的右脑只接受印象和直观的感觉,“我只不过觉得我们的婚姻并不像你对我说的那么重要。”
“那我能做些什么使它变得更重要?告诉我一些具体的特别该做的事。”
“它很难言说。只是一种感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
总经理说:“亲爱的,这就是你的问题了,你母亲也有这样的问题。事实上我所认识的每一位女士都有类似的问题。”
然后他开始用法庭里的口吻讯问妻子。
“你是否住在你愿意住的地方?”
“不是这个问题。”她叹了口气说:“根本就不是这个问题。”
“我知道。”他耐着性子:“因为你不确切告诉我原因何在,我要知道它是什么的最好办法就是搞清楚它不是什么,你是否住在你愿意住的地方?”
“我想是吧。”
“只要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你是否住在你愿意住的地方?”
“是。”
“那好,这个问题解决了,你是否得到了你想得到的东西?”
“是。”
“好,你是否能做你想做的事?”
他们就这样一问一答,我知道自己一点也帮不上忙,所以就插了一句:“你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个样子吗?”
“每天如此。”总经理说。
妻子叹了口气,说:“我们的婚姻就是这个样子。”
我看着他们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这是两个生活在一起,但各自只有半个头脑的人,我问:“你们有孩子吗?”
“有,有两个。”
“真的?”我难以置信的问:“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我们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你指什么?”
“你们是协同的?”我说:“1+1一般等于2,但你们却做到了等于4。这就是协同作用: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你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知道我们是怎么做到的。”总经理回答说。
“你们一定做到了尊重差异!”我大声说。
再读这个实例,左右脑并用可以拓展至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广泛应用在生活的各个面向。读至此也越来越爱这本书,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反复实践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