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记《街头日记》

      电影《街头日记》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富有激励性。因为种族和肤色歧视,群殴、枪击、毒品交易、甚至帮会成员,一群群孩子在心里种下仇恨、敌对的种子,但经过爱琳老师的坚持和改变,一群学生从仇恨之中笑着走出,不同且孤立的肤色融合到了一起,仇恨慢慢消失。这群学生顺利毕业,甚至很多人上了大学,是家族里第一个上大学的人。

图片发自App


观影之余有些许感悟,记录如下:

1、校园是播种“爱”的伊甸园,在学生心中种下的应该是真、善、美的种子。

2 、教育充满未知和困惑,在人们普遍关注的同时,也承载了太多的压力,升学的压力,分数的比拼,也许一时难以改变,但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什么是该做的,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3、特别喜欢影片中艾琳老师的一段话,分享如下:"教师这个行业已经成为整个国家最受人尊敬的一份职业,不仅在美国,全世界都是如此,有的时候孩子们未来的命运就掌握在你的手中…………但他们通常碰到的都是一些不负责任的老师,监护人或学校,学校是那种多元化文化融合的地方,应该经得起种族经济和文化所带来的各种考验,更不应该被暴力所轻视。表面上看威尔逊高中是完美的,因为他接收的学生来自各个阶层,没有贫富之分,没有种族之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内部的毒瘤就不存在。"这段话让我联想到了教育内部的毒瘤,有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的因素,在此就不吐槽了;

4、艾琳与她的学生相互成长,彼此成就。教师工作的最大意义和价值,也许并不在于他们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让学生习得一定的能力,而在于它曾经以自己的热情,智慧,尊重和宽容,陪伴学生所走过的岁月,所经历的旅程,所获得的感受和体验。

5、艾琳与威尔逊学校教导主任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形成鲜明对比。艾琳老师灵活应变,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通过教育拯救学生,改变他们的生活,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而威尔逊学校的教导主任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遵循陈旧过时的教学方式,只求稳步前行,不求创新。影片中她说:"国家的教育系统每年要培养上百万孩子,我们需要更切合实际的方法来让尽可能的孩子受益,而不仅仅是针对个案。"现有的应试教育,国家通过高考选拔人才,但每年考上本科院校毕竟少数,数以万计的学生成了应试教育的陪读品。聂爱军教授曾在北京峰会上发言:"几百万学生辛苦三年,却连三本都考不上的孩子该怎么教?他们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的心理状态如何?请注意,我不是说,考上了二本一本以上大学的学生就不存在问题,就不应该被关注。在中国高考压力之下,这些孩子也有很多问题,比如会竞争不会合作……"基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聂爱军教授和长沙县七中陈熙阳校区不谋而合,长沙县七中于2012年开展悦读致远班,通过悦读、观影、写作、社团活动、营地教育。不追求高考的基础上超越高考。2018年11月份我有幸去长沙县七中游学,近距离的接触了解长沙县七中的悦读致远班。"悦读致远班"从创建到现在已有6年多的时间,悦读致远的成功吸引了国内外教育者慕名而来。悦读致远班的创新点有四:开创了营地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成功路径;以多姿多彩的校内外体验式学习为基石;师生共同探索民主自治的班级管理模式,培育自主意识,将班级的管理权逐步交给全班同学,班主任则成为导师与陪伴者;用超越高考的理念来面对高考。影片中艾琳老师打破教学常规,大胆尝试创新,长沙县七中的悦读致远班不正是这样吗?

图片发自App

6、教师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如果教师把学生视为接受者,教育始于灌输;如果教师把学生视为探索者,教育始于唤醒;如果教师把学生视为发现者,教育就始于自然生长;如果教师把儿童视为生命个体,教育就始于尊重交往。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影记《街头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