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 -书籍《边城》读后感

导语:

很多年前,我初次听到作者的名字,是因为那句: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1999年6月,《亚洲周刊》推出了“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行榜”,他的这部作品名列第二,仅次于鲁迅的《呐喊》。

这部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等40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选进大学课本。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文学史学家们这样评价它:作者用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世外桃源。作品中人物的身上,闪耀着一种神性之光,这束光既体现了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也反映了作者身上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式情怀。

在高中学校老师的推荐下,这本田园牧歌般的小说杰作《边城》,成为2022年我和女儿亲子阅读的第4本书。

一  关于作者

沈从文,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沈从文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从文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如《边城》。另一类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揭示都市自然人性,如《绅士的太太》等。

沈从文一生写过很多部小说和散文集,短篇小说《三三》、《丈夫》;长篇小说《长河》。但在他众多的作品中,中篇小说《边城》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人情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读者。

甚至有人说:“正是《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1987年、1988年沈从文两度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的文字被誉为是中国文学最美的象征。

二 关于本书

小说《边城》情节并不复杂,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述了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

作者用散文化的纯净笔触,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一首爱与美之歌,勾画出湘西淳厚质朴的风俗习惯、人情世态、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和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画卷。

书中将自然之爱、湘西之美、孙女翠翠与祖父间的亲情、翠翠与傩送间的爱慕、民众之间的友爱,都了无痕迹地融入到了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之间,因而被称为最能寄托沈从文先生描写人性美的一部作品。

三 个人感悟

1  无韵之诗的人性美

边城不仅保留着古老淳朴的民风,而且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风俗,锣鼓飞扬的场面衬托出边城人和睦安乐的风貌,透露着边城祥和安定的气氛。

在这种民风生活下的边城人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

年过70的爷爷,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他勤劳善良,古道热肠,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端午龙舟节,热闹的场面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莫的守着渡船。摆渡的人感激爷爷的热诚尽责,想要馈赠他时,老人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作为父亲,面对女儿的未婚先孕,“他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件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作为祖父,对外孙女翠翠呵护备至,特别是对翠翠的终身大事默默地操心担忧。

天保、傩送兄弟,两个人都深爱着上翠翠,他们爱情的”决斗“方式用的却是最淳朴的唱山歌。当天保知道比不过弟弟傩送时,有心成全弟弟与翠翠,自己选择了孤独的离开。结果外出闯滩,却发生了意外。

弟弟傩送对翠醒的爱是纯粹的,深情的。他不要送上门来的碾坊,宁愿做个贫穷的摆渡人也要娶翠翠为妻。

当哥哥发生意外后,傩送心生内疚,远走他乡,离开了翠翠,从此不知归期。

小说中的其它人物,或美好或勇敢,或宽厚或胆肝忠义。每个人身上洋溢着的人性美都与你在都市里看到的、感受到的完全不同,这种毫不矫情和做作的美,散发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和引人向善的力量,格外打动人。

2 如诗如画的环境美

小说《边城》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和篇幅描写与呈现边城的风景。

书中开篇写道:“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的差异。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做成。静静的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船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

平易亲切的开头带起全文牧歌一样意境,勾勒出湘西小河沿岸的优美风光。清澈见底的河底,浓翠逼人的细竹,恬静悠然的山村、桃花深处的苗家姑娘,给我们再现了边城的温柔美丽、平静和远离尘嚣的形象。

山青青水碧碧,水寨苗家韵依依。自然纯朴的人性美和清丽明净的自然美就这样浑然天成构成了一幅健康、自然、优美的画卷,看完忍不住想要跑去这个“黄发垂髻并怡然然自乐”的地方打个卡。

3 深入灵魂的悲剧美

很多人说在文学作品中,悲剧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四大名著中有三部作品都是以悲剧结尾的原因。

《边城》中,翠翠与爷爷相依为命,她天真善良,热情助人,如小鹿般的俏皮活泼,在时间的流淌中,翠翠长大了,出成一个标准的美人模样。

15岁的翠翠情窦初开,对傩送的爱情懵懵懂懂,又有点不善于表达。不善争取的个性让翠翠错失良机,酿成悲剧。

明明很喜欢傩送,却羞涩不说出来,最终导致翠翠在爷爷于风雨夜去世后,孤独的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等待着个未知的明天…

小说的最后,是—个超级精彩的结尾:

“到这冬天,这个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会回来。短短的几句话,写出了故事忧伤的结尾基调,更赋予了作品深入灵魂的悲剧美。

总结:

偏居一隅的小城滋养了思想纯净而朦胧的少女翠翠,但发生在翠翠母亲身上的的爱情悲剧,10多年后竟然又重演在了翠翠身上,让人感概命运的不可捉摸。在主人公“一切皆由命,半点不由人”的性格中,你更是能体会到翠翠因爱而深情,因爱而绝望,因爱而矛盾,因爱而有所顾忌,因爱而难以捉摸的怅然。

爷爷的去世,爱的那个他也走了。7万字的小说,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全都收在“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会回来”这句话上,令人回味无穷的同时,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随着小说人物作出无边的思念,同翠翠一起热烈而追切的盼望着,盼望着....

难怪有人说:沈从文不是—个雕塑家,他是一个画家,一个风景画的大师。他画的不是油画,而是中国的彩墨画,笔致疏郎,着色明亮。

美的作品应该永远长存,这部风景美,民俗美,人性美的理想生命之歌,值得你阅读与重温。

四 经典语句

1 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

2 细丽依然下个不止,溪面一片烟

3 大雨冲刷了一切,大雨也冲刷不了一切

4 有些人是可以用时间轻易抹去的,犹如尘土

5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有如宿命般的必然

6 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方配活在这片土地上

7 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个雀儿都得有一个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首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 -书籍《边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