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已经变了,而且变的非常快,为了不被淘汰需要不断的学习。而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并且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我们为了理解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情,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在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我们的理解力,过度包装的资讯已经将结论塞入我们脑中,不经意间我们失去思考的机会。
我们一般阅读的目的不外乎三种:1.为了娱乐和消遣2.为了获得资讯和洞察3.为提升理解力。吸收资讯是一种学习,对以前不了解的事情开始了解也是一种学习。但是想要被启发就要去理解,获得超越原有的理解就是一种提升。知道某件历史事件的发生,只是增加大脑信息储存数量并不改变心智,这就是资讯,如果对历史事件反思,用过去的经验规避一些不必要的过失防止历史重演,这就是一种提升。
仅仅停留在获取资讯、娱乐消遣的层面,对促进个人成长是有限的。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在阅读,那就是阅读超越自己大脑的书,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下,你也想要阅读。即使有读不懂的地方,只凭内心的力量,反复咀嚼文字,从一个陌生的概念到清晰地理解,完全依靠自己的思考能力。这样的阅读才是对自我的提升。
如果阅读是种艺术,那么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力,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你的头脑会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
什么样的阅读才算有效?
良好的阅读基础在于主动阅读,越是主动就读的越好,所谓的主动阅读就是能提出问题来。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目标意识,问题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求知欲能提高专注度和理解程度。怀疑是智慧的开始,从书本上学习跟从大自然学习是一样的,如果你对一篇文章连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那么你就不可能期望一本书带给你一些原来没有的视野。
主动阅读前你必须问自己2个问题,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然后你要带着以下四个问题:
1、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具体内容是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整理你的思路,加深你对书的理解。
很多人们阅读一本书时会打瞌睡,或者是看完后面就忘记前面,这并不是他们不想努力,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努力,保持主动阅读光有意愿是不够的,还要有技巧方法。
主动阅读的方式有哪些?
“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弗兰西斯·培根
许多优秀的读者打开一本书,从第一页开始读起,孜孜不倦,甚至连目录都不看一眼最终导致一本书要读很久,这无疑加重阅读的困难。阅读是有技巧的,阅读可分做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是渐进掌握的,较高层次的阅读也包含着较低层次的阅读。
基础阅读层次,读者需要弄明白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到底在说什么?”;检视阅读层次,读者需要弄明白的问题是:“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分析阅读层次,读者不光要明白书讲的是什么,还要能理解。前三种阅读方式都是针对单一作品,最高层次的主题阅读并不针对单一作品,而是针对多部作品辩证客观的阅读。
大多数人阅读效率为什么这么低?那是因为阅读的方式还停留在基础阅读阶段,传统教育教导我们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查字典,碰到不理解的地方要查百科全书......如果时候不对就做这些事,这只能是妨碍阅读并非帮助。
一.检视阅读
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阅读水平,你必须掌握检视阅读,检视阅读也叫系统略读,因为在读书前,你并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对自己有用,是否值得分析阅读(深度阅读)。
检视阅读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二是速读:
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先看书名,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2)目录,索引和出版介绍
(3)阅读和主题相关的篇章
(4)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注意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
二、是速读: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中断阅读,思路将会被打断,注意力的集中是需要一个过程。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大致了解到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以及这本书的整体框架是怎么样的。
二.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是一种特别花费时间与精力的阅读方式,只有那些特别好的书才值得进行分析阅读。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读者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来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第一阶段——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1)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书的种类不同阅读方式不同,理论性的书告诉我们是什么,实用性的书告诉我们做什么(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实际问题只能靠行动来解决)
(2)用一句话叙述本书的内容。(说明书的整体性)
(3)列出各部分的大纲,列出主要章节(说明书的复杂性)
(4)确定作者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诊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当你想要批评一本书的时候,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以上为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作者一再强调,这只是理想标准,而且只有少数好书值得用这种方法阅读,对于大多数书,只需在读完之后能回答出主动阅读中提出的四个问题即可。
三.主题阅读
阅读中最复杂也是最系统化的阅读,对读者来说,它的要求也比较多,在做主题阅读的时候,读者会读很多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话题。另外,主题阅读还要求读者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本书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所以,作为阅读的终极目标,毫无疑问,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是最花力气的阅读。在主题阅读中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准备阶段,另一个是主题阅读本身。
一、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 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 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 主题阅读
(1) 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 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 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 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阅读的意义
写作和阅读都是存在目的性,写作的目的可能是1.描述某种观点2.抒发某种感受3.引导受众执行某种指令,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这本书本身的目的,你没必要理解整本书的内容,你只需要找出和自己主题相关的要点,细节的作用是对观点进行阐释。通常,你阅读的目的就是要找出某个要点或某些要点,你需要的就是这些。至于这些要点是由哪些细节推导出来的,这与你没什么关系。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者文章都读,你的目的是提升自己,那么你还需要能分辨出哪些书能帮助你提升,一本消遣娱乐的书可能给你带来一时的欢愉,但是除了享乐外,你也不可能再期待其他的收获了,你必须阅读超越自己大脑的书,否则你学不到东西。
读一本好书,第一、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第二、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的更好,还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你会对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