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第三天(2022年4月13日)

在我们的心理构成中,我们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这样的次人格,它们存在的力量往往依赖基因、环境、家庭信念体系以及(最重要的)我们早期对消极经验的回应。因此,在我们的无意识塑造当前不同人格的方式中,恐惧是一种基础成分。

治疗师需警惕这样的事实,现在坐在他们面前的,某天可能成为小王储或小王子;或许是无法长大的公主;仁慈的暴君确信为了孩子们好,必须控制他们;英雄,来扭转败局;法官、破坏者、替罪羊。这样的次人格几乎永无止境。

生命线是为父亲而设的女儿,会尝试忽视母亲身上并不为她而存在的部分。父亲既是她珍爱的母亲又是她珍爱的父亲。为什么要被那些从来都不起作用事物所影响呢?如果女儿决定接受分析,几乎可以肯定她会找一位男性分析师,因为她尊重男性胜于女性,面对男性时她的能量更具活力。

每一个成年人,不管他是追随者还是领导者,社会的废物还是精英,都曾是一个孩子。他曾经很幼小。幼小的感觉在他脑海中形成了基础,难以磨灭。他的胜利将会对抗他的幼小,他的失败将会证实这个幼小。这个问题就好像说谁更强大,谁对谁能做或不能做这个或那个——这些问题充斥着成年人的内心生活,远离了成年人所理解和计划做的必需的令人渴求的事情。

恐惧、自我价值感低落、自信不足、无安全感都会导致控制的需求出现:当然,其中的理由便是,如果我们能有所掌控,我们在未来遭遇羞辱或丧失的机会就会更少。许多人利用“无所不知”“这么做是为了他们自己好” 等伪装,合理化了他们的行为,从而隐藏了他们需要控制他人的深层原因。事实上,仁慈的暴君是一位暴君,一个爱控制的怪物。不论是妻子、丈夫、母亲或父亲,在家庭成员关系中,他们显示了强大的破坏力,但它是如此的微妙,以至于这种影响似乎是受善心所驱动的,是对所有其他人除了他们自己的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第三天(2022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