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投行思维经营人生,如何降低债务压力?

        我在金融行业工作了15年,跟无数的人和企业打过交道,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人都一生面临着很多重大的决策和选择,有机会也有风险。

        多年来在银行工作学会最宝贵的,是正确看待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这个能力非常重要。这里所说的风险,是指财务风险和资金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人生危机。

        在工作中见到了太多经营不善,不知道管理风险而还不上钱的企业和个人,有的企业破产倒闭,有的人妻离子散,最后慢慢都变成了银行的不良贷款。

       基业长青的企业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消除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追求尽可能稳定的回报。人生活一辈子其实就像是一家公司在持续经营,稳定的现金流、充沛的流动性,慢慢积累资产,实现财富的积累。同时要避免各类风险对经营中断的影响。

       读书时候统计学老师讲过,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要“消除不确定性”,股神巴菲特老爷子为什么牛,不是因为他善于抓涨停,而是他可以连续几十年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其实经营企业和经营人生是一个道理。

       大家一直都在强调“三观正”,“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且反复在说,恰恰说明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三观不正”。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努力想办法升职、加薪,有能力的当个斜杠青年,搞搞副业也是美滋滋的。但是有的人偏偏觉得慢,要作死,说两个身边真实的案例:

       A没有稳定工作,在家专业炒股。据说牛市的时候最高峰赚了几百万但是没有出仓,行情下跌的时候又亏回去了。比较骚的操作是把家里房子拿去办了贷款,套现出来继续炒股。

       B比A稍好点有个稳定的工作,但也是一样的骚操作,办了一堆信用卡,先是信用卡套现出来炒股,然后卡养卡不停倒账。后来套现不好弄了,就办信用卡分期消费贷,就是利息看起来5-6%,实际年化超过10%那种,每个月分期还款,拿出来炒股。

       股市行情好的时候还能填上,碰到行情不好就全部栽进去了。最后也是一样的套路,把自己家房子卖掉,全部梭哈进去,想着一把翻本,结果被吃得连骨头都不剩,弄得现在老婆带着小孩跟他离婚,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

       他们给我们的教训是:在高风险的股票市场过度投资,而且还借钱加杠杆,甚至把安身立命的房产都投入进去,会把自己和家人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最后,回到每个人都可以用到的理财投资能力上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觉得压力大?很大程度是因为收入的增长速度在放缓,有赶不上物价和消费增长的感觉。

        宏观的大背景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在“去杠杆”、“消灭过剩产能”,很多岗位会消失,收入会压缩。“去杠杆”用直白的话说就是把原来多借的钱给还了,降低负债率。

       好多倒闭的企业其实不是因为资不抵债,而是用太多的短期债务投资了长期才能见效的项目,一旦借不到钱或者利率上涨,资金链就会断裂。要是碰到收入回款慢,那么就会死得更快。典型的例子就是乐视贾布斯,画了个大饼结果最后泡泡破裂了。

       个人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借钱炒股的、首付贷炒房的,都是用短期债务用于高风险或长期项目,流动性风险巨大。

       如果你不幸误判了经济形势,加了杠杆怎么办

       首先,尽量延长债务期限,降低短期偿债压力,大量集中到期的短期债务会把人逼死,如果不能按期还款,对个人的征信有影响,只会造成后期更加被动。长期债务看似利息总额巨大,但如果考虑到资金的时间成本,实际上真实成本并不高。如果能借到3年或5年以上的资金,可以优先考虑。

       第二,不要忽视资金的时间成本,充分还原资金的真实利率。知乎上面有人做了个测算,30年的房贷看似利息接近了本金,但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和资金的时间成本,实际利率是非常低的。如果能借到长期贷款,毫不犹豫可以借,这其实不是债务而是福利,不然银行和公积金中心不会限制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和利率了。

       同样的道理,信用卡分期和现金分期贷为什么坑爹? 每个月还本的还款方式,实际资金利率是贷款利率的2倍,如果银行说利率5%,那么实际资金成本至少10%。而且每个月还本金会增加短期的还款压力。

       其实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有时候真是息息相关的,过去的几年,国家大干快上搞基建,地铁、高速、高铁迅速修了一波,房地产价格迅速涨了一波,在这个过程中,居民的负债率也迅速涨了一波。

      国家经济和个人事业,其实都到了“去杠杆”、“调结构”的深度转型期。高速收费员下岗了,银行工作不香了,斜杠青年变多了。地方政府在想办法化解隐性债务,平滑债务压力,搞“新动能”找新的增长点。

       个人也是一样,把原来借的钱慢慢都还了吧,消费陷阱别往里面钻了,各种高价格的私立学校、培训班能不上就不上吧。

       祝愿在这场与时间较量的长跑中,我们都能坚持到最后。多年投行工作教会我的,就是要做时间的朋友。

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投行魔方】更多精彩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投行思维经营人生,如何降低债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