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向东的管理学课读书笔记系列1-控制模块(1)

      管理学不只是管公司的学问,更是管资源的学问,对所有人来说,管理学是必修课,而在管理思想中,计划和控制,是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关于控制的基本逻辑,是围绕计划目标来建立控制体系。

      我们日常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失控问题,原因之一就是目标不明确致使无法达成共识。这样即使有了结果,也没有办法按照前期所谓的目标进行反馈管理。但是,也有很多时候,很多情况,我们无法去说清楚、去设定目标,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控制随时变化,朝向大概的方向前进,也就是这时无法建立反馈,核心就是要关注过程,这样就需要坚定不移地追随、执行你的想法的人。用管理的语言讲就是关注过程里面主要是效率和执行的两个方面,用死党,可以解决坚定性的问题。所以,控制住人,实际上就是控制了权,也就控制了过程。坚定性,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效率性解决的是多和少的问题。所以,在管理上看人际关系,尤其是中国,不仅仅要看表面上是不是老乡、朋友,更重要地还要看大家心理上是怎么想的。否则,就会错判形势,就会在关系处理上犯错误。

      管人和管事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关系,在具体的时间点上、具体的控制环节,不要出现错配,越是说得清目标的,越是要强调管事。

控制的两个维度:

1、时间维度:前馈控制和同期控制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反馈控制是为了亡羊补牢。在外部环境不明确的情况下,找到可以值得托付的人,前馈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一般情况下,位置越高的岗位,前馈管理越重要,所以,这时候最好使用了解的人。

2、管理方式的维度:微观还是宏观,在组织的基层,管理方式就是计划管理、指标管理,组织人数相对多,这样的组织管理就需要很具体、注重微观。

      控制“偏差”,当一个结果出现之后,把这个结果和预期的目标进行比较,然后看看偏差有多大,因为偏差比较是控制体系的关键环节之一,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向好的方向调整,所以,观察偏差、分析偏差,是控制的重要过程。如果无法看到偏差、无法管理偏差,其实也就没有了控制。甚至可以说,控制的本质,就是要有能力和机会调整种种“意外”的偏差。

      管理者在接受偏差的时候,更重要的控制力,就是能够预判偏差会引发出什么。当偏差超出可以接受的范围的时候,控制活动的后续环节就是要寻求改变,要么改变原来的目标,要么就是改变后续的行动。当然,人们本能上会存在一种自我辩护的倾向。很多人遇到事情,下意识的反应不是考虑自己的行动是不是有问题,而是首先会考虑外部的原因,并进而去思考目标是不是确定得合适。

      无论控制人,还是控制事,最重要的是设计出一个控制的闭环,且不能让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失效。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宁向东的管理学课读书笔记系列1-控制模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