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可谓不少,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很特别,极具禅味。
就苏轼的庐山诗而言,他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别开生面。
他写的西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也独步古今。
前者哲理趣味极浓,说明如陷在里面跳不出来,就常被现象迷惑而看不到客观事物的真相。后者观察景物敏锐而深刻,譬如恰到好处。
《观潮》一诗,也是继于以往人生体验,看清自己心随境转、杂念丛生的冲动之后的淡雅,不随着冲动妄念走。
以禅理入诗的历代诗人都有,如我们昨天介绍的王维,可以说是代表,因为他追慕隐逸恬静,后来更皈依佛教,所以很多诗表现了出尘的思想。
如我们熟知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都是例证。苏轼在经历过宦海风涛,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产生“及至到来无一事”的禅语,也是烦恼即菩提的真实价值。
苏轼一生仕途大起大落,红的时候是皇帝的起居舍人,负责拟圣旨,还是皇帝的侍读,是五个有机会跟皇帝私人相处的人之一。
从22岁考中进士进入官场,到44岁被贬黄州,是他春风得意的时期,从44岁到65岁去世,是挨整时期,期间曾短暂回到政治中枢,但很快又被贬。
这跟宋神宗、宣仁皇后和宋哲宗时期政策多变有关,并非个人可以把握的,当时的朝廷重臣没有一直顺当的,都有被贬记录,即便是第一红人王安石。
王安石的经历比他还惨,晚年被自己破格提拔起来的副手暗算,抑抑而终。50年后,北宋就被金终结了。
1100年,宋徽宗继位,大赦天下,被贬海南已经3年的苏轼奉旨北归。
反对派认为他这次入朝极有可能被拜为宰相,迫害他的前宰相章惇此时已经被朝廷贬到与海南岛隔海相望的广东,章惇给苏轼写了一封信,请求他“放过我父子二人”。
苏轼回信只是请这位早年的好友多保重身体,还附上一副药方给他。苏轼对中医也有一定研究。哪知在半路上苏轼就去世了,享年65岁,与王安石同寿。
苏轼在北归的途中听闻儿子苏过出任中山府通判,于是便有了这首《庐山烟雨》。这首诗是苏轼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的一道偈子。
苏轼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
这首诗苏轼想告诉儿子要淡然处事,因为你执著追求的,到最后你会发现也不过如此。生活要有目标,但我们不是为了目标而活。
《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宋•苏轼
赏析
此诗从字面解释是很简单的,但简单中又蕴含着不简单,不简单之处就在于本诗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是重复之句。而最后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重复出现究竟何意也成了解读的热点。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都值得去观赏。无缘去一饱眼福则会遗憾终身。浙江潮:指钱塘江潮汐。恨:遗憾。
前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常萦于梦寐。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终于亲眼看到庐山、浙江的景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后两句的意思是可是当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究竟是旷世稀有还是平淡无奇,也不过是自己主观意识的驱动。
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不再那么激烈澎湃,不过是风幡不动心妄动。
苏轼借《观潮》为题,抒写了一种经历妄念躁动,转而豁然超越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
所谓禅宗,有南北之分,北宗强调“住静观心”、“慧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南宗则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以达到“无念为宗”。
苏轼在诗中说的“及至到来无一事”,就是把自己妄念看清,恍然看清自己之后,细想这与苏轼当初未来时的千般期待、万分遗憾,显得很可笑了。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