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书店和书的故事

关于课外书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老马给我买的一本《字谜大全》还有一本《阿凡提的故事》,貌似都没有看完。到现在每次元宵节公园有猜谜游戏我和老马一起碰到的时候她总会要我去猜,我猜不出来的时候她就会说,小时候还给你买过专门猜字谜的书,你不记得了。

嗯,记得。封面是黄色的,里面内容都不记得了。

上了五六年级后转学去了镇上,有一家叫做“华中希望读书社”的租书屋,那里常常是我的根据地,《淘气包马小跳》那一套肯定是全部看完了,当时最爱的作家必然是杨红樱,我记得有一本关于什么杀人蚁的,说是杀人蚁能闻到贪官的气息,然后弄死他们,特厉害,那一段时间还一直有阴影来着。不过当时学校管得严,我写作业速度也慢。所以真的是忙里偷闲。而且,那个书屋也没坚持太久就倒闭了。

初一刚开始的时候,还没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中午时间太短来回跑太麻烦,午饭就近解决,新华书店旁边有一家复兴麻辣粉,超级好吃,他们的擀面皮还一直高于其他地方五毛钱,每次人都超多,饭后就跑去新华书店一本本重新翻杨红樱的其他书。

不习惯带手表,每次都算着时间在外面公共电话亭看时间,就那个黄色的,上面写着IC卡那个机器,有一次看着看着忘记出来看时间了,看完以后冲出来一看3点了,两点半上课,一路狂奔跑去学校,新建路的看门大爷好像一直比较尽责,大门紧锁,好不容易盘问清楚才放进去,那是一节地理课,初一的地理老师声音贼特么低沉,这样的下午第一节课最容易睡觉了,班上确实是这么一副昏昏沉沉的气氛,我这突然一声报告还吓醒了很多人呢。我上学期间真的是五好宝宝,不逃课不请假不迟到。那算是一次印象深刻的场面了。

后来有一次老刘带我去了嘉汇汉唐书店,我发现那里比新华书店书的类型更多,新华书店总有一种正统书店的感觉,总之书也是,但嘉汇汉唐书的类型就更丰富了,我记得有偷偷躲哪里看《天使街23号》等等麻雀爱革命的书,每次看到有人看到我还会不好意思呢,所以有时候拿着那本书到教辅书旁边看,坦坦然然。

当时还有那个《天使.com》,班上好多人看,我是肯定不会买这种书,浪费钱回去以后还得各种藏,但特别羡慕那个集齐了这一套的权猪,还可以和阿姨一起看一起讨论。

当时好多言情小说都一个套路,富家女,校草,英国管家都是必备的主题。班上还有小伙伴写来着。当时还特别佩服人家呢。

图片发自App

有一次发了英语寒假作业,老师撕了答案,我两天就写完了,像我这样英语大神的作业都是被抢着的,两同学抢着的时候,给我撕坏了,然后周末的时候我和同学一家书店一家书店的找,从新华,教育,嘉汇汉唐,万邦,一直到宝鸡书城,在下雪天,找遍宝鸡整个书店都没有找到。

初三的时候我换了一部手机,堂哥给的,索尼爱立信的,替换掉了以前的小灵通,这个可以上网,我开始了我的电子书旅程,看的第一部是《泡沫之夏》,当时手机话费经常超支,每天回来在校门口买一个夹馍,一进房间就锁上房门,不让奶奶进来,吃完馍就关灯趴被窝看小说,半夜起来洗漱,根据作业量在确定第二天几点起来补作业。所以每次课间我基本都是拿衣服闷着头倒头就睡。

我是看完《泡沫之夏》才懵懂地开始懂什么是喜欢的。

中考完的暑假我看电子书应该是最疯狂的,中考完我在家里睡了三天三夜,然后就开始无止境地刷小说,最怕看到一半要vip充钱才能看,手机是动不动就欠费,最后还是忍不住偶尔会充钱。

那个假期除了看电子书也经常会在宝鸡书城待一天看一天书。

每次和小伙伴约出去基本刚开始的地方都定在银座下面的万邦,我也一定会进去逛一圈,然后总会顺便买几本书。我基本处于逢进书店必买书的那种人,而且基本都毫不犹豫,老刘老马对于这些也从来没管过我。

高中的时候为了学习买了步步高的学习机。没想到高一就碰到了一群喜欢看电子书的小伙伴,本打算高中开始好好学习,一学习紧张二在这个地方对我等凡人还是有很大的压力。也算是为了和大家快速打成一片吧。总之又一次扩宽了阅读领域,那些经典的古言基本全都被刷完了,有一次熬夜到三四点,剧情很痛,哭的眼睛红红的。

当时经常是动不动发誓说要好好学习,誓死不看电子书,但总会被各种打破。

就像现在经常说减肥,总被美食诱惑。

高三的时候算是临时暂停了电子书,毕竟高考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

所以最喜欢的地方就变成了宝中书屋,最喜欢在里面买作文素材看,毕竟这不算不务正业嘛。每次回家打算熬夜的时候看上一个小时的作文素材,可能就得睡了。

高三每次模考的时候语文还基本都在125,结果高考的时候考了111。耻辱。

记得高一的语文老师好像叫晓峰,喜欢路遥,有一次给我们看路遥的随笔《早上是从中午开始的》,后来见小伙伴拿了一本《人生》,借来看了,结果听说别人早都看过了,《平凡的世界》也都看过了。

当时是对自己的阅读量特别嫌弃的。

应该是高考完暑假看了一部电影《中国合伙人》,里面黄晓明一年看了88本书,特给我刺激。

两个结合起来,我一直发誓大学也要一年读88本书。

大一的时候确实就开始狂看,增加阅读量的那种。当时还把自己看过的书名都记录下来,前两天还翻到了。



图片发自App

看一个人炫耀什么,就知道他缺什么。

当时记录也确实是为了弥补自卑。

后来慢慢的就开始不记录了,不过整个四年好像也最多读了100本。

第一年寒假的时候看《平凡的世界》,当时在健身房办了个月卡,老马每天逼我过去,然后我就趴在瑜伽室看书。

图书馆很烦的是经常找不到想看的书而且都还比较破,所以更喜欢在网上买书,把自己喜欢的全放进购物车,一点一点全买回来。

前不久想变卖家当买个相机的时候发现除了一堆书外我竟然在没有任何其他值钱的财产了。

在图书馆找不到自己要找的书,所以经常是一个架子一个架子的找,冲着书名选书。在网上也经常会码一些大神的推荐书单。所以每次撞到眼熟的又比较喜欢的就一定会带走。

大二的时候宝鸡高新开了万邦体验店,第一时间就办了储值卡,喝着咖啡看着书最是惬意了。

在南京先锋书店一不小心看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经历让我爱上了独自旅行以及这种独立书店。


图片发自App

不过这种书店一般都是原价,挺心疼的。

在南昌的时候无意间发现铜锣湾有一个小小的书店,看完电影也偶尔会去看看,带几本书。

哈尔滨果戈里纠结了半天带了一本《皮囊》,在去厦门的高铁上看完了,还和邻座带了同一本书。

在成都准备出发去到成都的时候在方所买书,算了一下会有100的多余的钱,一下子买了三本。没想到后来又买衣服买防晒一下子刹不住了!!!


图片发自App

现在在天下会这的万邦工作了。

很让我感动的一点是小朋友的读书热情高于大人太多倍了。

没想到的是现在小朋友还特别喜欢《淘气包马小跳》,只是我以前见到的都是文字配插图,现在都有漫画版了。

果然是不会有人永远十八岁,但永远有人十八岁。

有一次有个客人在店里买了一个本和笔,在座位上写东西,坐了一下午,没点喝的,我怀着让她点东西的心理帮她倒了杯柠檬水,她可能有点懵,过了一会看到我的时候问我,应该付我多少钱。我灿烂的一笑,不用不用,免费的。她朝我道了谢。后来走的时候专门找到我跟我说了谢谢。我去收她桌子的时候,发现她给我留了字条,说非常感谢!!!

我不知道她那天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我也不知道我这小小的一个举动对那天的她来说是不是很温暖。但是如果真的是,不知道哪天的举动是不是有让她豁然开朗。

有一次老刘接我的时候说在外面看到一个小孩带着家长进店,小孩跟家长说,在里面不能吵,不能跑,不能抽烟,要安静地看书,不打扰其他人。

还有一次有一个小女孩直接冲过来找我说,阿姨,有没有12块钱的书,家长在旁边给我解释说,今天买了一个很贵的玩具,她这个月的零花钱只有12块钱了。看到喜欢的书,问我多少钱,我说50小女孩立刻扔下,鼻子发出哼的一声,妈妈当场笑喷,太可爱了。

前两天遇到一个小男孩,要买玩具,妈妈着急上厕所,给孩子说你要买什么,跟阿姨说,你不是自己带了钱吗。小男孩就跟我说阿姨我要买玩具,你看,我有钱。就翻兜要给我看。我哭笑不得。让他选玩具。忘记了自己说了什么,小男孩还很想嘲笑地跟我说,阿姨你说话真调皮。他说今天是来买火车的。后来妈妈过来,说小男孩只有28块钱,让小男孩问我有没有28块钱的火车。没有找到。后来他就想买其他的。妈妈就跟他讲道理。说:你不是要买火车吗,那这次我们买其他的车你啥时候才能买火车啊。小男孩生气了,跺着脚嘟着嘴说:你刚才说让我买火车,现在又不让我买火车,那你到底让我啥时候买火车。小男孩只有四岁,我被他可爱的话逗得笑到不行。后来妈妈建议他买了25块钱的路障,说下次买到火车的时候就可以用了。小男孩也很高兴。我真的被这个四岁的小孩的强大的语言系统惊到了,太可爱了。走的时候还趴在楼梯上看他跟他说再见呢。聊天的时候有了解到小孩妈妈是开绘本馆的,从小看过很多绘本。太可爱了。果然,腹有诗书气自华。

还有一次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过来选书,小朋友跟我说阿姨你不要给我找一些什么“啊,春天真美丽啊”这些书,太幼稚了。

其实现在很多教育学家真的都有低估这些小孩的智商,出一些很白痴的内容还自以为是。

每次给客人介绍到合心意的书籍或者礼物,看着他们心满意足地离开,就像以前玩的那种开店游戏,真的是超有幸福感的一件事。


图片发自App

去年工作的时候有和一个朋友讨论过一个关于“及时的幸福感”这个话题,幸福感如果过于延迟,幸福感本身总会被削弱的,而这种立时的幸福感,反正是我现在需要的。

《无问西东》里吴岭澜说:把自己投诸于书本中,就总是踏实的,我何用管我读什么书。

虽然最后被反驳了说是“忙碌的踏实感”。

一般喜欢读书的人也会喜欢旅行,因为想出去看看书本里描写的世界;喜欢旅行的人也喜欢读书,因为书能带我们去到更远的远方。

什么书都没看过,什么地方都没去过的时候,我一直是比较自卑的,现在慢慢的越来越坚定以及自信,也愿意去相信更多的美好了。

不过越往上走也越发现自己缺的太多,只是现在倒不会因为这些过分慌张自卑了。借用刘可乐一句话:你知道的越多,你不知道的就越多。

人应该永远保持自信但谦卑,不断学习且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和书店和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