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定好位再出发

今日学习后在晚间回到华师,走到母校后顺然间一种沉默感包裹住了自己,犹如站在了当年的老师面前,保持一份对她的敬慕和庄重的礼拜。华师在我心中是一片永远的圣地,我在这里种下了职业的种子,也是在这里埋下了今后在教育领域中无限的可能。

来到新图书馆中,十四年过去了,感叹现在的学弟学妹们,读书的条件真好,竟然有沙发和电脑和读书沙龙。想想当年在发着霉味的老图书馆地下室自习时,真是今非昔比。想来把八零后的大学故事讲出来,现在的孩子们听着都是故事传奇了。

在图书沙龙上有一个年轻人在将关于书写简历的演讲,下面聚着大概百十来名学生来听。内容中充斥着对高工资的向往,然后就是如何如何通过简历包装自己之类的理论。听到这些内容内心有些难过,难过的是现在的社会果真有如此大的压力吗?让充满了对未来改造力的青年一代还未等步入社会就已经开始准备着如何苟且了,理想呢?这个社会如果年轻人都以钱作为目标而组织生活,那么引领社会的理想到哪里寻找呢?更让我担忧的是,台上的年轻人正在声嘶力竭的介绍着深圳学校的高收入,讲着年薪50万的收入,一个22岁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想着不是如何精专自己的技艺、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夯实自己的知识储备,这着实让人担忧。我看到台下大学生双眼放光,似乎年薪50万就在掌握之中。华师培育的是优秀的教师,如果教师登台的驱动力是高薪和更高的年薪,这是教育的悲哀和没落。

学弟学妹们还是太年轻了,年轻的生命总是看到诱人的果实,却不能看到勾到果实所需要的实力。仅凭几页简历的包装就可以提升个人的价值吗?好像把名校的招聘面试官当成了傻瓜。首先问问自己,有没有能够与面试官交流教育内容半小时的知识储备吧。

以上算是看到一种现象,自己的一种对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杞人忧天思虑吧。

晚上小组成员准备一节生涯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我用起承转合来准备这节课的脉络。在承接这个环节,想到了可以通过引导孩子们思考“可以用什么样的几何图像来象征人生呢?”由此将抽象的人生具体形象化。我想到的图像有:直线、线段、射线、圆形、方形、波浪线。其中除了直线外和波浪线外,其它图像都可以有一个起点,那么这个人生的起点在哪里呢?生理的自我由分娩诞生,而精神的自我则有认清自我而诞生。没有起点的人生,犹如无本之木空中楼阁终究一生是虚幻缥缈的一生。我本人喜欢射线,因为站在“我是谁”的起点上,不断的向前发展,穿越死亡,达到精神永恒。

晚间同组老师聊到死亡。关于死亡,我以为是生命有限性的充分证明,所以在精神居住在肉体的有限时间里要走好每一步,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可以平淡从容,卸去有形的存在方式,进入无形的精神弥散状态。人就是一个火把,燃烧的火焰就是精神,活在世界上,就是努力点燃更多的火把,薪火相传。我还以为,死亡只是对这个世界的离开,但不是彻底的终结,死亡是生的终止,却是另外一种精神永存的开始。最后,我仍旧是用宗教作为信条来告慰自己,死亡是我这具备无限空间心灵的释放。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谁?”定好位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