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点燃木星的感性

图片发自App

流浪地球这个名字与流浪星球比起来,似乎多了一丝质朴感,真实感,少了一丝科幻感。

这是个很奇怪的开头,我知道。作为中国第一部硬核科幻片,流浪地球在春节的票房已经突破了20亿,并且在点映期间,广受好评,中国最好的科幻片似乎只是一个最平常的赞誉。可是在上映期间,它的评价却是毁誉参半,喜欢的能把它吹上天,不喜欢的能把它贬得一无是处。就像中国很多火的电影,大家都有着同样的命运。但其实,这是一件好事,毁誉参半说明它有优点,但是在有优点的同时,也有着无法掩饰的缺点。

图片发自App

它虽然是一部科幻片,但是在逻辑上面,却有着很多的bug以及太过明显的主角光环。比如那已经是一个利用石头便可以产生核聚变的高科技时代,但是车子却还没有实现无人驾驶。比如流浪地球是一个全世界的计划,为何在之前没有对被木星捕获这一灾难情况进行预估和计划?最后竟然要靠几个人的突发奇想和毫不严密的科学推算来拯救地球,人工智能竟然能够简单的被火烧坏等等不符合常识的事情。

除了种种bug以外,这部电影在塑造人物和打造情节方面,也有较大的不足。昨晚复盘了一遍情节,觉得情节有些生硬,不是自然而然地发生,而是编剧强行拉着演员在走剧情。比如在最后,王磊和朵朵去备用电梯,却强行安排了一块石头砸了下来,让王磊牺牲,让刘启和朵朵冒着风险去发动机的下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为了什么?为了制造悬念?我觉得是非常没有必要的情节,大家直接皆大欢喜那多好。而且都穿着防护服,为什么救援小队的人会冻死?然后导致火石被破坏?

在塑造人物方面,刘启有着太过明显的主角光环。和朵朵一直活到了最后,在装完火石之后,他一路狂飙也没有被任何一道门夹住,掉下来的地方正好是发动机的旁边所以不会被冻死,自己会开需要很久训练才会开的装载车,自己的爸爸是宇航员所以获得了在地下城生活的权利。高级科技员刘一一刚开始还挺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在想出来方法之后却俨然是一副小人得志的得瑟模样,太过市井流气,失去了本应有的气质。虽然有人说韩朵朵的存在就是被救,但我觉得没什么毛病。她本来就是被迫开始了这段旅程,而且只是一个初中生,并没有多大的能力,能不拖后腿,已经很好了。还有人喷吴京总是演这种为了家国大义牺牲自己的戏码,感到恶心。我对这种人没什么好说的。地球即将灭亡,为了全人类能够活下去,在特定的情况下不就需要牺牲自己吗。即使刘培强没有阻止moss,就这样跑了。那也牺牲了自己的家人,牺牲了剩下的所有人类。虽然没有牺牲肉体,但牺牲情感,何尝不是另一种牺牲?

最后这部电影的特效的确是非常的好看。地球的身后有着幽幽的蓝光在宇宙中滑行的画面着实非常的好看。但能支撑一部电影的,永远不会是单纯的特效,它需要有饱满的人物,流畅的剧情来组成坚硬的内核支撑着它。我没有看过原著,但据说大刘的原作不是这样子。因此编剧在改编的时候,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心血。

全剧触动我的一点是在moss被损坏的时候,说的一句话:要想人类保持永远的理性的确是一种奢望。理性是依靠计算和规律,感性是出自人类本身的感情。计算有时候会忽略一定的变量,而有时候的依靠感性反而会有着出乎意料的效果。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浪地球》:点燃木星的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