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别人来说都毫无意义。

在中国人的传统里,面子这个词,已经上升到了文化层面。

鲁迅曾写道: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过去的拔住了辫子一样,纲举目张,全身就都跟着走动了。

一时逞强,貌似是为自己挣足了脸面。但强装大款的下场只能是:摸着自己瘪瘪的钱包,默默缩在角落流眼泪。

酒桌更是拼面子的重灾区,喝酒吹牛样样不耽误。

同学聚会常被列为春节吐槽焦点之一,时不时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吃饭时个个明里暗里吹嘘自己厉害,动辄就谈起自家的豪车豪宅和手上的大项目。

付账时,张三李四都激动地站起来,喊着我来我来,却没见有人打开钱包。

吹牛吹大了,最多只是让人看个笑话,喝酒喝大了则可能会要人命。

《冰点周刊》曾刊发过一个名校学生喝酒致死的事故。

大一学生王耀栋跟同学去酒吧,按照规定,如果他能在3分钟之内喝下6杯300毫升的鸡尾酒,500元以内的消费就可以免单。

6杯“特调鸡尾酒”被摆在舞台中央。这个年轻人喝下了第五杯酒时,干呕了几下,走下台阶,摆了摆手。

台下的人声浪滔天,不少人把手机镜头对准了这个年轻人,“加油!加油!”的声音和拍手鼓掌的声音越来越大。

后来,他喝下第六杯酒,随后,“他的身体开始不听使唤,脚莫名晃动,然后头一歪,重重地倒了下去。”

他再也没有醒来。

王耀栋在喝酒前告诉伙伴们,自己“酒量不错,可以喝”。

但他姐姐说,弟弟高考结束那年,第一次进KTV,喝了一两杯啤酒后脸就红了。

那时弟弟说自己:“丢脸得很,难看得很。”

在畸形的“酒”文化里,越能喝的人越有面子。在各种聚会的场合下,你不喝,就是不给人家留面子,往死里喝,才能体现出“诚意”和“尊重”。

有人说,酒桌是男人的政治,一杯酒里含着看不见的长幼尊卑、等级秩序。所以即使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也得拼了命地喝。

爱面子与虚荣只一线之隔

事实上,人都讲求自尊。

平时也有不少人会在穿什么衣服、戴什么手表、拎什么包包上花心思,精心挑选,好让自己给人留个好印象,这没什么不对。

怕的是没有条件,却打肿脸充胖子,虚荣而贪婪。

没本事的人,无法通过别的东西来证明自己,只好通过貌似奢侈的生活,让大家以为,自己进入了“上流社会”。

这种靠金钱堆砌的“强大自尊”,却像是肥皂泡一样,针一戳,就破了。

太爱面子只因没“里子”

王小波有句名言:“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越是没出息,越害怕被人戳穿,那层薄薄的面子,是隐藏自卑的盾牌。

被称为“广告之父”的大卫 · 奥格威,创造了世界最大传播集团之一。

这个传奇式的人物,曾经是一名最底层的推销员,工作是挨家挨户推销炊具。

对于一个推销员来说,被拒绝,甚至被谩骂,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经历了。有的人选择退出,有的人选择撕下脸皮,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路。

比一无所有更可怕的,是一无所有的人,却有一颗玻璃心。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讲到,中国是个熟人社会,这种面子不仅是可以看的,也是可以用的,是人的资源和身份。就像一个涟漪一样,一圈一圈的荡漾开来。这或许是中国人爱面子的原因之一。

但是,交易永远是等价交换,你有多少分量,别人才会卖你多少面子。

无谓的面子不要也罢

有太多人,铆足了劲想让别人看得起,一步一步往上爬,想活成别人眼里最好的样子。

但世界的评价标准,永远是由价值决定的,而绝不是世俗眼光。

静下心来想想,你会发现,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别人来说都毫无意义。

即使是明星出轨生孩子,也只能占据公众几天的视线。

很喜欢一段话:

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

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

当你用面子可以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

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吹牛,不懂装懂,只爱面子的时候,说明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每个人都有想要追寻的东西,别太介意灰头土脸,你只需记住,放下无谓的面子,为自己而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别人来说都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