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读书笔记(佟伟光著)6

测试报告与测试评测

测试报告主要是报告发现的软件缺陷,测试评测主要包括覆盖评价以及质量和性能评测。覆盖评价是对测试完全程度的评测;质量和性能评测是对测试的软件对象的性能、稳定性以及可靠性的评测。

软件缺陷和软件缺陷种类

软件缺陷定义见文章软件测试读书笔记(Ron.Parton著)
软件缺陷的有效描述规则:单一准确、可以再现、完整统一、 短小简练、不要忽视那些看似细节但又必要的特定条件、补充完善、不对开发人员作评价。
软件缺陷的种类:功能不正常、软件在使用上不方便、软件的结构未做良好规划、功能不充分、与软件操作者的互动不良、使用性能不佳、未做好错误处理、边界错误、计算错误、使用一段时间所产生的错误、控制流程的错误、在大数据量压力之下所产生的错误、不同硬设备所导致的错误、版本控制不良所产生的错误和软件文档错误等。
软件缺陷的属性:缺陷标识、缺陷类型、缺陷严重程度、缺陷产生可能性、缺陷优先级、缺陷状态、缺陷起源、缺陷来源、缺陷原因等。
缺陷类型:指根据缺陷的自然属性划分的缺陷类型,一般包括功能缺陷、用户界面缺陷、文档缺陷、软件配置缺陷、性能缺陷、系统/模块接口缺陷等。
缺陷严重程度一般分为:致命(Fatal)、严重(Critical)、一般(Major)、较小(Minor)。致命:系统任何一个主要功能完全丧失,用户数据受到破坏,系统崩溃、悬挂、死机或者危及人身安全。严重:系统的主要功能部分丧失,数据不能保存,系统的次要功能完全丧失,系统所提供的功能或服务受到明显的影响。一般:系统的次要功能没有完全实现,但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较小:使操作者不方便或遇到麻烦,但它不影响功能过的操作和执行。
缺陷产生可能性:指某缺陷发生的频率,一般分为:总是(100%)、通常(80%~90%)、有时(30%~50%)、很少(1%~5%)等。
缺陷的优先级:一般分为:高优先级、高优先级、正常排队、低优先级等。
缺陷状态:一般分为:激活或打开、已修正或修复、关闭或非激活、重新打开、推迟、保留、不能重现、需要更多信息等。
缺陷起源分为:需求、构架、设计、编码、测试、用户等
缺陷来源分为:需求说明书、设计文档、系统集成接口、数据流(库)、程序代码等。
缺陷原因一般分为:测试策略,过程、工具和方法,团队/人,缺乏组织和通信,硬件,软件,工作环境等。

软件缺陷的生命周期

软件缺陷的生命周期指的是一个软件缺陷被发现、报告到这个缺陷被修复、验证直至最后关闭的完整过程

分离和再现软件缺陷

采取如下的方法来分离和再现软件缺陷:

  • 确保所有的步骤都被记录
  • 注意时间和运行条件上的因素
  • 注意软件的边界条件、内存容量和数据溢出的问题
  • 注意事件发生次序导致的软件缺陷
  • 考虑资源依赖性和内存、网络、硬件共享的相互作用
  • 不要忽视硬件

报告软件缺陷

报告软件缺陷的基本原则

尽快报告软件缺陷;有效地描述软件缺陷。

IEEE软件缺陷报告模板

(1)软件缺陷报告标识符
(2)软件缺陷总结
(3)软件缺陷描述:输入、期望得到的结果、实际结果、异常情况、日期和时间、规程步骤、测试环境所采用的环境、再现尝试、测试人员、见证人。
(4)影响

软件缺陷的跟踪管理

分为软件缺陷跟踪管理系统和手工报告和跟踪缺陷两类。

软件测试的评测

软件测试的评测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量化测试进程,判断软件测试进行的状态,决定什么时候软件测试可以结束;二是为最后的测试或软件质量分析报告生成所需的量化数据,如缺陷清除率、测试覆盖率等。

  • 覆盖评测
    最常用的覆盖评测是基于需求的测试覆盖和基于代码的测试覆盖,它们分别是指针对需求(基于需求的)或代码的设计/实施标准(基于代码的)而言的完全程度评测。
  • 质量评测
    缺陷分析四种度量:缺陷发现率、 缺陷损耗、缺陷密度、整体软件缺陷清除率。
    (1)缺陷发现率:将发现的缺陷数量作为时间的函数来评测,即创建缺陷趋势图。


    缺陷发生率

    (2)缺陷潜伏期
    缺陷损耗是使用阶段潜伏期和缺陷分布来度量缺陷消除活动的有效性的一种度量。


    缺陷损耗

    (3)缺陷密度
    缺陷密度

    (4)软件缺陷清除率
    F为描述软件规模用的功能点,D1为软件开发过程中发现的所有软件缺陷数,D2为软件分布后发现的软件缺陷数,D为发现的总软件缺陷数。

    质量(每个功能点的缺陷数)=D2/F;
    软件缺陷注入率=D/F;
    整体软件缺陷清除率=D1/D。

测试总结报告

测试总结报告模板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件测试读书笔记(佟伟光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