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未获奖感言

昨天上午,家乡的一个“公众号征文作者群”里群主发布消息,说今晚公布获奖者名单,一时群情激奋,试探自己是否获奖者有之,谦虚自律着有之。

没有发言者恐怕也是一种焦灼的淡定吧,话说回来,谁不希望自己能榜上有名呢。

昨晚一直在静静的等待着征文群里的消息,满心希望着哪怕得个优秀奖,就能找个理由回家一趟,顺便领回一些奖品,也好在朋友圈炫耀一番。

到十一点也没见到消息,熄灯睡觉了。

早上五点半醒来,一睁眼打开手机微信,竟然发现征文群里发了一条链接,是关于颁奖活动的通知及获奖者名单,时间是23:12,张保春发出来的。从上翻到下也没发现我的名字,心头冰凉,除了失落还是失落。

何谓技不如人,这就是证明。

其实在我发这篇文章给凡怡的时候,她看完也没什么表扬的话语,我就大概猜测到最后的结果了,她是安徽省作协会员,这个称谓不是白给的。

我明白,凡怡能用这篇,或许是因为我参加了清明节的爬山活动,碍于面子上的熟络吧。

后来他在大群里发的信息说,以后大家泛泛而谈的稿子就不要投了,我隐隐觉得说的就是我。

自己再仔细重读一遍自己的文字,发现确实如此。没有具体的事例,没有细腻的描写,就是些大白话,老套话,庸俗。

也许能力也就是如此吧,我想不出来更好的办法去修改。

已经没有修改的必要了,修改不如重新再写一篇了,再说短时间内我也没有好的构思。

说明我的文字确实还很欠缺。

我也没发现我的上还有哪篇文章能上报纸。

比起我的一个相邻的老乡,几乎每篇都能上报,佩服之极。

就是刚写的“红花草”这篇,桐网公众号弃之不用,而发了别的作者同题的那篇。说明什么,还是文字不够好。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编者当然更不会眼瞎。

明天的颁奖典礼,很隆重的,嘉宾有《安庆晚报》、《安庆日报》的副刊主任,有省作协会员李国春先生、《六尺巷文化》主编舒林老师。

汪兴旺获一等奖,又看了一遍他的文章,似乎确是不错,后面的诸多评论也是褒扬者居多。

一等奖作者是要发言的,他是做推销办厂的,说话是小菜一碟,说不定凡怡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已经内部通知他了。

这一现象倒是引起了我的重视,短时间内我的文字不可能突飞猛进,还是踏实的走着吧。

能上市级以上报刊是我的梦想,继续探索吧。

毕竟不是专业文字作者,思维局限还很多。

发现自己的缺点是不能完美表达,尤其是抒情方面,山水描写更是不行。本地光其军这方面做得很好,汪福元也还行。

写小说忽视景观描写,没有细节陪衬,语言苍白。

写出一篇好的散文不容易,形散而神不散,我至今还没领会。

小说更是难上之难。

想起了那篇《好故事》征文,五百多人参与能进前二十名,已经够我狂喜的了。谁知半道又杀出来几十篇,结果前十名擦肩而过了。

我承认后来加入的都是写的比较好的文章。

故事题材,讲究的是故事性,人家的故事更有可读性,阅读量上万甚至几万。

我的阅读量不高,粉丝也少。不过粉丝未必是关键问题,有一篇获奖者是刚开始写的,一共发表几篇文章,能有多少粉丝,居然上万的阅读量。

说明什么,内容是王道。

经常写到半道上写不下去了,为什么呢,没有可填充的内容。

归根结底,素材积累不多,没有用心记住。

缺乏扩张思维。

文章忌空洞无物,那些给你好评的是你的朋友,也许是碍着情面,也许是欣赏的角度有问题,总之不要相信朋友的好评,陌生人的留言也许才是真正的评价。

我的朋友圈文章点“在看”的人不多,而别人的却是“在看”很多,甚至几百,那才是真正的喜欢你的人,可算是铁粉了。

总结一下,还是要注重文章质量

多读多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征文未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