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23清净的第78封家书



半夜直接热醒,准确的说不是热,而是一种呼吸不畅的闷,到外面走一圈,头顶是青墨的星空,大地的微风带着清凉,吹醒了此刻的我。

这几天安心下来,专职整理老爸搬家后的各种内务,才深深地看到自己过去的孝,是多么浮在表面,所谓对老爸的关心,主要是建立自己的方便之上,美其名曰“老爸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要怎么样就随他吧”。现在面对已经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收纳,找不到自己生活用品的爸爸,我不止一次反问自己,这么多年,老爸是怎么过来的?面对过去他居住的那个更加凌乱“这也不让动,那也不让碰”的房间,你这个女儿干什么去了?!

除了童年对父亲又敬又怕的陌生,伴随着高中住校就离开家的我,直到今天,和老爸天天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第一次是在我孕期,他曾经来北京陪我住了一个月,还专门负责买菜做饭(所谓家乡的味道),现在回想那会儿吃的还真不是饭菜,而是爸爸好脾气带给我的幸福感。

第二次就是这段时间我住在年画村了。我似乎干了这辈子最多的家务事儿,果然是缺啥就要补啥,包括学习做面食。过去爱人说,“你不用学,我会就行了”,我还偷着乐,现在才知道自己是丢了本(前几天看陈大惠老师的视频,有家长提问说,“自己就不会做馒头不会烙饼,怎么教孩子呢?”老师回答说,那就只有把孩子的姥姥请回来,请她老人家把你五岁就该学会的事情学会了,你再去教你的孩子。这不说的就是我吗?当即打脸。)

从五月到现在,我的内心一直为发现自己修学不得力的源头而懊恼,就是对父母没有一颗恭敬的心,更为可怕的是,从小养成了“抗上”和专挑父亲毛病的习惯。爸爸一个人与以我为“党代表”的亲人们一直在对抗(妈妈姐姐和我三人组成的小团体,与父母兄弟姊妹组成的大团体,以及我现在的小家庭),我居然成为了专门与父亲抗衡,敢在他面前说“不”的代言人,而父亲经常因为爱我,不和我一般见识而甘拜下风(最近才体会到,并不是父亲真的认为自己错了),给身边的亲戚和我造成了一种错觉“爸爸这辈子只听这个小女儿的话”,而更深的误会是让我感觉这些都是我和爸爸之间面红耳赤,据理力争换来的成果。伴随着父亲的退休和年龄的增加,更多的时候都会把我的意见作为主要参考,我甚至欣慰的感觉总算为了这个家的和谐做了点什么。而今天,我才是多么的惭愧,爸爸一直是一个有自己主意的人,这么多年让我误会的“让步”,其实真的是他在一直在包容这个动不动就指手画脚的小女儿。

认识到自己的不恭敬,就从“闭嘴”开始练习,我也开始意识到习气的厉害,训练自己的“看得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自己十一年的身教,让我从女儿的身上,品尝到了她也不用听妈妈的话,是啥滋味。

曾经一直抱着“正确”不撒手的我,终于意识到了哪里有什么“对”和“错”,无非就是一个执着而已。“没有恭敬心,什么也学不到!”最近通过补习“天下父母第一课”和每天大量的家务整理,我才明白了“老实,听话,真干!”的含义。为什么十善业是一切修学的根基,为什么洒扫应对是历事练心,今天尝尽了不恭敬,傲慢,不听话的苦头,一切还是只有从根上重新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谓的修行就是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睡觉的时候好好睡觉,自己辛辛苦苦地“努力”了一大圈,终于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

记得四月份举办汉学教育研讨会的时候,有件事情给了我特别大的震撼,那就是打扫先生要住的房间,八位义工整整打扫了一个下午!当时我并没有这么深的体会,只是觉得这位会务总监谭老师的要求是在是太严格了,甚至都没有用心去体会和学习(被自己的知见障碍)。印象最深刻的是,灯泡都是拧下来擦过再装上去的,柜子里收纳的物品都是全部取出来,清理归纳并擦拭干净,再重新整齐地摆放回去(我曾简单地认为,先生住房间就几天时间而已,又不会使用柜子里面的物品,至于要如此细致吗?)通过这次在年画村的租房里整理归纳打扫,我才体会到当初谭老师那颗对老师恭敬的心,对万事万物恭敬的心。

发心不一样,感受到的就是不一样。

过去的自己一直活在“差不多就行了”的思路里,而没有尽心尽力去把每一个当下做好。我想表达的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般的事无巨细,而是就在正在做的那个当下,心无旁骛,不急不躁地把手中事情做好的心平气静。过去的我,真的瞧不上家务活,对洗衣做饭更是应付的态度(不肯学习做面食,其实真的是一个无心人,心里就没有装着家人,不懂得去关心家人需要吃什么,改善一下,变点花样啥的,从未去用心琢磨过他们想吃点儿啥,只管自己会做啥),心里总是挂念着工作和读书之类的“正事”,总想着赶紧做完手上的活儿,就去做“重要的事情”,那个心慌啊。哪里有过现在这样带着一颗恭敬的心,不紧不慢去和每一个物品“物尽其用”交流的义工心态。

另一件事情,就是师父们活在当下的状态,深深打动了我。课程结束后,我们几人专门去请教师父对我们的总结给与一些建议,没想到她们都乐呵呵地说“事情过了半个月,想不起来了,你们做的挺好,再接再厉,慢慢练嘛”大概就这个意思。再说到下次办课还有啥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她们又回答:下次还没有到来,未来的事情和缘分都难以预计,到时候事情发生时再说吧。当家师笑呵呵地摸着头,表情就像个没回答上问题的不好意思的孩子,忽然我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用心若镜”啊,我们的来来去去,不曾在她的心里留下半点影子。对一直用大脑思维和生活的我,又是当头棒喝!

后来又去了高祖寺好几次,看她们经常乐呵呵的生活状态,忽然感受到她们践行的“语善,视善,行善”,无论我们自身的烦恼习气多么严重,她们都能以一颗平常关爱的心,让你瞬间感受到平和。

在寺庙生活的短短几天,五观堂的几十张洗碗巾干净到让我汗颜,对洗碗消毒擦地等工序的严谨和物品的爱惜让我肃然起敬。负责寝室的师父更是亲力亲为,本该义工们打扫的地方都有她的身影,那天我看见她站在高高的梯子上擦灰(那个位置,里面住宿的人根本不可能抬头去看,更不会有总监来检查,从这里我就感受到自己过去差不多的标准就是为了应付人,而不是做好本分,太惭愧了!),当时她的僧衣后背已经湿润了,可她笑得还是那么灿烂。师父们没有用化妆品,她们的皮肤却干净细腻,从每个毛孔透着光的感觉。我想最好的护肤品就是一颗清净心吧。

学堂孩子们的恭敬心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点滴无处不在戒定慧的威力,这些老师们和师父们又为“着相”的我上了生动的一课,生活即学习,生活即修行,当下即修行好时刻,学以致用,经典的践行就是生活的每一个点点滴滴中,这种习惯的养成,在真正事件发生时,会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表达,这里面,慢慢就没有“我”了。

总之,还是那几句话,

孝是一切的源头。

信是一切的源头。

知行合一,活在当下,敦伦尽分。

看起来一切没变,但一切又真的变了。

感恩一切!



【明伦之外无学,修身之外无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7-23清净的第78封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