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诗经//曹风~鳲鸠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布谷鸟在桑树上,它有七个子女。品性善良的君子,仪容端庄始终如一。仪容端庄始终如一,内心坚如磐石。

布谷鸟在桑树上,它的儿子在梅树上。品性善良的君子,他的腰带白丝镶边。他的腰带白丝镶边,他的皮帽用美玉镶边。

布谷鸟在桑树上,小鸟在酸枣树上。品性善良的君子,仪容端庄从不走样。仪容端庄从不走样,可以作为各国的模范形象。

布谷鸟在桑林上,小鸟翻飞栖息在榛树上。品性善良的君子,百姓敬仰作为法则。百姓敬仰作为法则,怎不祝他万寿无疆。

【注释】

[1]鸤(shī)鸠:布谷鸟。[2]淑人:善人。[3]仪:仪表,仪态。[4]心如结:比喻用心专一。[5]其:他的。[6]弁(biàn):皮帽。骐:青黑色的马。[7]棘:酸枣树。[8]忒(tè):变。[9]正:法则。[10]榛:丛生的树,树丛。[11]胡:何。

【赏析】

本诗以鸤鸠起兴,是以鸟的优点对“淑人君子”进行颂扬。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即所谓的君子良人始终如一地仪容端庄,这包括人格的独立,也包括对仪表的要求。在《诗集传》中,朱熹引“陈氏曰”解说得很好:“君子动容貌斯远暴慢,正颜色斯近信,出辞气斯远鄙倍。其见于威仪动作之间者,有常度矣。”相由心生,庄严的外表也代表了一个人正义的内心,而始终如一的内里与外表才是真正的君子。这章毫不遮掩地赞美了“淑人君子”稳如磐石的品格。

次章“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将“仪”所代表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丝带、缀满五彩珠玉的皮帽等饰物均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位与修养,因此这些东西常常可用来作为判断“仪”是否正确的标准,使“淑人君子”的华贵风采形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三章起,开始从颂“仪”之体,转换为颂“仪”之用,即内修外美的“淑人君子”对于安邦治国、佑民睦邻的重要作用。“淑人君子,其仪不忒”是一句恰到好处的过渡之句,承上启下,意在说明君子佩带飘扬的仪态,有如其德行遍布四方,这样的品德足以治理四方,这就是“仪”之用。

四章的“淑人君子,正是国人”,进一步强调君主贤德的作用。末句“胡不万年”,则是全篇赞颂的极致:这样表里如一、端庄贤能的君主怎能不万年被拥护呢?反问其实是坚定的承认,也是赞颂的终极目的,即人民所需的正是这样的君主。分析至此,说文章是讽刺的观点似乎就有些牵强了。但这并不是此诗的重点,《诗经》中有部分为君主歌功颂德之作,本篇的赞颂却非此目的,而是通过赞颂去为贤德的君主提供了一条可循的道路,赞美背后其实有着一颗期待贤德君主的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卡诗经//曹风~鳲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