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本分事持平常心生活才会自在

常听“修行”二字,到底何为“修行”?

其实人生处处皆在修行,酸甜苦辣全看个人心境。

王阳明作为明清时期的一大圣人,创造了阳明心学,其核心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他讲究心与物、知与行都必须统一。

做本分之事,持平常之心,方能成为自在之人。


做本分之事

清代《围炉夜话》一书中:“本分人,即是快活人”,身上没有是非可言,只可惜这类人太少太少了。

做一个本分人,就意味着要做本分事。既不能胡作非为,也不能毫无作为。

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意思是在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必须把握好度,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必要时一定得舍弃,这样才算是“致良知”,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舒畅。

没有谁是愿意安于现状的,往往吃着碗里的,还要看着锅里的,这样一来什么事都干不成。

似乎当前的本分之事是自己不得不做的,内心想做的事情才是自己最喜欢的。殊不知,只有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才算是最直接、最靠谱的修行!

人需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每个人都只有经历磨难之后,才能有所长进,以至于在面临重大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从容不迫,无所畏惧。

《传习录》中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他认为世间绝大多数人的失败并不在于考虑不周,恰恰是在于他们太有顾忌,想三思之后再行动,从而迟迟未动!

做好自己的本分事,不推辞、不拖延、不妄求,这样理想才会有转为现实的那一天。


持平常之心

王阳明出身书香门第,其父王华是当朝的状元,从小就给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他五岁开始默记祖父之前读过的书,八岁的时候便能过目不忘,十岁竟已经能提笔作诗了。在世人看来这孩子天资聪颖,未来必是可造之材。

然而王阳明的人生之路却没有那么顺,从他二十二岁起,接连参加的两次会试,都是名落孙山。

与王阳明同窗共读的好友都以落第为耻,但他却不以为然,还说:“世人以不第为耻,吾以不第动心为耻。”

《菜根谭》中有这么一副对联: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如此气魄之人似乎早已超脱世俗,离我们远去了。

王阳明通过亲身经历向我们阐述了三个字:“平常心”。

就是在说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都是自己的那颗心。

得财不喜,失利不忧,享誉不骄,受谤不恼等等这皆是一种平常心。

我们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的得失,尽人事而后听天命。

努力奋斗的时候就要拼尽全力,等到是非成败的时候,看淡一些,坦然一点,别为琐事生气,别为烦事庸扰。

在名利场中四处奔波的现代人,该重新找找自己的“定盘针”了。


成自在之人

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压力好大,我该怎么办?”

因为生活琐事导致内心烦恼的人不在少数,大家似乎从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

那么真正自在的生活究竟是什么状态呢?难道吃饱喝足,悠闲享乐,无所事事?

绝对不是。无所事事虽能够令人清闲,却无法让人净心!

工作时 ,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休息时,能够从内而外散发出愉悦和快乐。

也总会听到有人感慨:“我活得好累,我该怎么办?”

其实,真正让你感觉到累的并不是生活,而是自己的那颗心。

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心里想要的太多了,总是顾虑,总是忧愁,难以释怀,试问这样如何才能活得自在呢?

要明白,只有知足,才会常乐!

俗话说:“提起千斤重,放下二两轻”。

与其在人生旅途中负重前行,倒不如丢下“包袱”,轻装上阵,给心灵减压,让脚步变轻。

学会释怀,不恋过往的伤悲,不计眼前的得失,更不忧未来的烦恼,心中无碍,方能活得自在!

做本分之事,踏实;持平常之心,淡定;成自在之人,从容。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本分事持平常心生活才会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