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苏鲁形意拳与盆腔共鸣

 近来读了一篇报道,一位叫张西可的形意拳大师说他的重拳有874斤,看到这个洋溢着东方的神秘力量的数字后,便一直想写篇文章来说道说道。

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那就是他的重拳已经比泰森还重了。巅峰时的泰森在重量级拳王里不算拳最重的,但一记重拳打翻我这样的死宅肯定没有问题,击倒一位跟这位形意拳大师同重量级的职业格斗选手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从照片上看,这位大师肯定还没到重量级,而泰森当年击倒过的重量级选手可以排成队了,既然泰森的重拳已经恐怖如斯,那这位大师不说多了,实战中发挥出七成,国内的散打也好,拳击也罢,又或者综合格斗的选手,在他这个重量级,定然已经没有他一合之敌了,因为能发出这样的重拳,综合的身体素质,格斗技术的造诣,肯定不会特别差,又有这样的杀招,实在是想输都难啊!

这可能吗?一位业余格斗爱好者有了这样的实力,就算不登上专业的擂台,肯定也是都市传说级别,比如那些篮球里的街球神话一般的人物了,随便录个对战视频,只要是真才实料,自会有无数吃瓜群众为他免费宣传,又何须用这种毫无凭据的报道宣传自己呢?若是说他无心名利,又怎会接受采访呢?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我找到了一位与张西可有来往的传统武术爱好者的博客,细读之下,我发现张西可其实是一个清醒的人,他的这位朋友在谈及他时引用孙传周先生的话,说任何拳术要练好,必须要有实战,这说明张西可先生以及他自己的朋友圈子并不是一群浑噩的痴儿亦或是滑头的骗子,多半是被记者忽悠了甚至是干脆就是记者替他夸了海口,以致于被人拿来做了笑柄。

张先生在这件事上的清浊,我无从辨认,但这篇报道的这种把好好的传统武术搞成克苏鲁形意拳的作风,在当下的社会,实在太常见了。

任何一门技艺的精熟,都离不开天赋与汗水,天赋无法有意地改造,但付出汗水,是每个有志于提升自己相关能力的从业者或是爱好者都可以做到的。

“双十一”时,没有剁手习惯的我,去KTV杀了十几首歌,作为对“双十一”的庆祝 ,这次对我来说本来不算特别的晚晚场,却令我感慨万千,从大三至今,整整五年,认真地唱了五年歌后,我竟然有了如此大的进步。这其中的每一点一滴,都是实打实的训练和摸索,没有半点的浮夸和虚妄。

首先是机能,任何与身体相关的技艺,都需要有相关的身体素质,对唱歌来说,气息肯定是第一位的,但唱歌所需的气息,并不是说越强壮就好,而是说要有正确的运用气息的方法才行,否则任何一个壮汉唱歌气息都应该很足,但其实也有不少壮汉唱歌气不够用的,所以唱歌所用到的气息,并不纯然是身体素质,真正几乎可以说纯粹是身体素质的,是声带机能,通俗地讲,就是嗓子经不经得起高强度的使用,锻炼声带机能,是一件非常无聊,痛苦而且危险的事情,说它无聊,是因为它需要你作大量的重复性的机械的练习,说它痛苦,是因为你会练到嗓子嘶哑,胸口生疼;说它危险,是因为进行这样的训练如果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很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对不唱歌的朋友解释这件事时,我经常会用在健身房举铁打比方,这两件事,本质上是一样的,这个过程,对野路子的歌唱爱好者来说,可能是乱喊乱嚎,对科班出身者来说,可能是正规的练声,但大家要经历的东西,基本都是一样的,毫不夸张地说,五年前的我连想都想不到我会有现在这样的嗓子,这个东西,后天能带来的改变,远比绝大部分的人能想像的,要大得多。

其次,是发声技巧,高音吧最爱说“混声”,慢慢的现在线上的音乐人们也开始说这个了,其实这个不只是用来唱高音的,更准确地说,是要演唱者去控制自己发声的状态,调整自己对于共鸣腔体的运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声音其实都是混声,只不过训练了混声之后,你会有意识地把握它,让你的声音尽可能地呈现出你自己想要的状态。前一向看了华晨宇的一个纪录片,他说他的老师否定他,因为他的发声位置在他们看来是错误的,在我看来,花花的发声确实不那么健康,对于自己的嗓子肯定是有较大伤害的,但声乐从根本上说不是一门研究如何健康发声的科学 ,有的人愿意用对自己造成较大伤害的方法去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这是他的选择,没有什么好指责的,我很理解花花的老师的想法,像我这种比较怕死的人就不会选择花花那种撕裂感那么强的高音的唱法,但是这也使我唱不出花花那种强劲的情感,但说来说去,只有大量的摸索,尝试和重复,才能让自己形成肌肉记忆,让自己对于各种想要展现的声音状态要用怎样的身心上的动作来达成,心中有数,否则徒然知道一些名词,是无法真正在实际演唱中起到作用的。

至于更深层次的东西,我现在还没有资格来谈论,用前面那位张西可先生的朋友所引用的孙传周老前辈的话来说,我现在至多是刚过了练了些基本功的第一阶段,刚刚迈向有些实战能力的第二阶段,至于更深的领悟与造诣,对我来说不过是些说辞与文字,自己全然没有一点落实的可能 ,就好似那高音吧所戏谑的“盆腔共鸣”一样,随便乱讲,也只是图个口快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克苏鲁形意拳与盆腔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