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来自于习惯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读书笔记)

有看我写文章的朋友,相信都觉得我最近总是在拿“习惯”、“潜意识”这些事情在说事儿,写文章。

这源自于我从去年开始一直到最近,在好几个地方(尤其是许多知名微信公号那里)见到很多厉害人物、微信大V们,都在通过阐述人类大脑结构,行为习惯等来揭示人们为什么往往会做出事后令人后悔万分的错误决定和行为的,并且还提供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而我自问本人也是一个浑身臭毛病的卢瑟,于是这些文章和推荐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还在读完这些文章之后,自己也写了一些粗鄙浅陋、贻笑大方的文字。

这些厉害人物,微信大咖们在他们的文章之中,不约而同地都在极力的推荐一本能够深刻揭示这一切的书——《习惯的力量》。可以说,他们还有我的所有理论、观点、方法实际上都来自于本书。


《习惯的力量》作者:【美】查尔斯•都希格。

作者简介(来源豆瓣):

耶鲁大学历史系学士、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纽约时报》商业调查记者,撰写了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报道。都希格先生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报告奖、国家记者奖、乔治•伯克奖、杰拉尔德•勒伯奖等众多奖项,并入围2009年普利策奖最终提名。他也经常为《美国生活》、《奥兹医生脱口秀》、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新闻时刻》栏目以及《前线》撰稿。

而以下是来自Wikipedia的作者介绍(内容略有不同但大同小异):

Charles Duhigg (born 1974) is a Pulitzer-prize winning American journalist and non-fiction author. He was a report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and is the author of two books on habits and productivity, titled 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 and Smarter Faster Better.

书中有力的指出:我们的人生,其实就是无数习惯的组合。这是由于人类大脑结构所决定的。如果一件事情每天,或者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在一些条件成立的引发之下,就会发生。那么,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的针对这些重复,做出反应。

书中一开头就举出一个例子:有位患者在大脑受到极大伤害,经历大脑手术后,失去大部分记忆,甚至记忆能力也缺失了,他只能记得最近的事物,甚至几十秒之前的事情都会忘得一干二净。但是,他却能找到家里厨房的位置,能够自己给自己做早餐(虽然有时每天会吃好几次自己做的早餐),每天独自一人在镇上闲逛而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并丝毫不差。研究者发现,这一切背后的秘密,其实就是——习惯

因为“习惯”是根植于大脑最原始、最核心的部分,她无需动用外表层,较“高级、先进”的那部分大脑就可以运行。书中的患者就是通过发现一个个“线索、暗示”来触发“本能”的习惯的,比如射入房间的阳光,比如路口的垃圾箱等等。

你可以将人的大脑想象成一颗洋葱,由一层又一层的细胞组成,然后是离头皮最近的外层部分,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部分通常是最近才产生的。你要是梦见新发明或者被朋友的笑话逗乐,这是你大脑的外层部分在工作,也是思维产生的最复杂的地方。 在大脑深处,靠近脑干,也就是脊柱和大脑结合的位置,这里有着更老、更原始的结构,它们控制着你的自动行为,比如呼吸和吞咽,有人从灌木丛后面跳出来时,你的那种惊吓的反应也是源自这里。大脑骨的中心是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组织块,这个组织块与在鱼类、爬行动物或哺乳动物脑部的一样,这就是基底核,是细胞组成的一个椭圆形组织。

细想一下,其实我们每天之中,做出的很多事情都是在这基底核的影响之下做出。比如起床后就喝水、上厕所、翻手机聊天记录……这些事情根本不需要我们动用“思考”,就能做出来。甚至一些更为复杂的事情,我们认为我们自己在“思考”在“主导”其实不然!

每天有数百万人在做这种复杂的活动而不假思索,因为你一把车钥匙掏出来,我们的基底核就开始工作,找出我们存储在大脑中的与将车倒出来开到街上有关的习惯。一旦习惯开始发挥作用,大脑的灰质就会平静下来,或者去进行其他的思考活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足够的脑力去意识到某人把自己的午餐盒忘在了屋子里。

为何如此,因为“懒”……哈哈哈,其实我个人觉得这来源于原始的基因,我们的祖先需要利用一切时间间隙休息,以应付随时会出现的危险场面。

科学家说习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的方式。如果让大脑自由发挥,那大脑就会让几乎所有的惯常行为活动变成习惯,因为习惯能让大脑得到更多的休息。

我们都知道,所有人都有习惯,而且习惯的力量异常强大。那么,习惯的组成或者说习惯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

习惯一方面让我们“讨厌”,因为有“坏习惯”的存在。但是,不能不说如果没有“习惯”我们的生活会不会也是一团乱麻?

没有习惯回路,人的大脑就会停止工作,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将占据一切。

研究人员发现,习惯回路中的暗示涵盖几乎所有事物,比如从视觉方面(像糖果条或者电视商业广告),到特定的地点、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某种情绪、一系列的思绪或者特定人的陪伴。习惯行为可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复杂,也能令人觉得异常简单(有些习惯,比如和情绪有关的,都是在毫秒的尺度上测量的)。奖赏则涵盖了可以给感官带来快乐的食物、药物或情绪上的高潮,比如表演带给人的自豪感或者沾沾自喜的感觉。

当我们认清了习惯的组成方式和形成回路,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随意的改变习惯了?

我们通常无法识别这些慢慢发展的习惯回路,也看不到自己有可以控制它们的能力。但是通过学习观察暗示和奖赏,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惯常行为。

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也就是说,很遗憾,习惯是无法消除的!

书中通过戒酒人士通过参加互助戒酒会代替酗酒的例子,说明上面的看法。

匿名戒酒互助社单靠重塑参与者的习惯就取得成功的理论,在大约10年前开始出现漏洞,而导致漏洞的原因就是约翰这样的酗酒者的案例。研究人员发现,这种习惯替代对于多数人有效,但当生活的压力太大的时候,他们就会旧瘾复发。

研究人员发现,起作用的并不是上帝,而是信仰本身。一旦人们学会信仰某种东西,这种信仰就会扩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直到他们开始相信自己能改变。信仰是将改造过的习惯回路变成永久性行为的要素。

你不一定要信仰上帝,但你必须相信事情会好转。

生命永远不会有重来的机会,但你以后不会总是像现在这样难受。”

习惯是怎么改变的呢? 可惜,并没有一套对每个人都有效的方法。我们知道,习惯是不能被消除的,而只能被代替。当使用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时,习惯最具可塑性:如果我们保持一样的暗示和奖赏,就能植入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但这还不够,为了保持这个习惯,人们还得相信改变是可能的。而大多数时候,只有在团体的助力下,才能形成信仰。

书的最后还提供了“解决方案”——改变坏习惯的方法:

第一步:找出惯常行为

第二步:用奖赏做实验

第三步:将暗示隔离出来

第四步:制订计划

其中,第一步和第四步都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因为,第一步就是“坏习惯”这个行为本身,非常容易找出。第四步是基于上面几步,只是多找几个方案,用其他行为把“坏习惯”置换出来即可。

第二步和第三步就有些复杂,但是书中也提供一个非常有效和实用的办法,那就是——记录

是的,动手动笔记录下来,再做分析辨析,一切都会“一目了然”。

你选择用什么行为取代买饼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测试各种假设,确定哪种渴求在驱动你的惯常行为。你是因为渴求饼干本身,还是想休息一下再工作?如果是饼干本身,那是因为你饿了吗?(如果是这样,苹果应该也可以满足你。)

等你试了4~5个不同的奖赏后,你就可以用老办法寻找其中的规律:每次活动之后,拿支笔在纸上写下你一回到桌前就想到的头三样东西。可以是你的情绪或者思维,或者写下对自己感觉的想法,要么就写出头三个你想到的词。

之所以很难发现诱发人习惯的暗示,原因在于我们的行为包含了太多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处理能力。问问你自己,你每天早上定时吃早餐是因为你饿了吗?还是因为时钟显示已到7点半?或者因为你的孩子们已经开始吃早餐了?又或者因为你穿好了衣服,而这个动作完成后,吃早餐的习惯就出现了?

显然,改变习惯很难,但是针对某些习惯设立好一个习惯框架是一个好的开端。有时候改变习惯要花很长的时间,有时候会经历反复的实验与失败。不过,一旦你弄清楚了习惯背后的机理,也就是你能够分析出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时,你就有了超越习惯的力量。

依靠习惯的力量,酗酒之人可以戒酒,深陷困境的企业能够重整旗鼓,高中辍学生也能够当上成功的经理。

总之,极力推荐深囿于种种不良习惯的朋友阅读本书。

越早越好!


(日更写作【500字】59/365)

你可能感兴趣的:(“命运”来自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