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选一本心理入门书,我推荐它,心理学的宝藏小书。两个多小时就可以读完,对话的形式传达理念,简单易懂!
一系列抑郁患者和咨询师的的对话,透露出很多内心挣扎的人的共性,这本书核心围绕着人的三种状态(儿童状态、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展开,蛤蟆先生与咨询师的对谈,也是读者自我剖析与和解的过程。与原生家庭责怪论不同,它的要点在于有意识的掌控自己的状态,且有能力判断别人的状态,从而不被自己及对方的情绪牵引控制。结合书的主要观点和自己的感悟,详细但轻松的聊一聊(2800字,慢慢看,不累的)
【儿童状态】
人的很多基本情感是与生共来的,比如快乐、悲伤、恐惧、愤怒……这些情感加在一起,构成了「自然型儿童」。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会成为成年后常有的感受。也就是说,当处在这些基本情感中时,就处在「自然型儿童」的状态,你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一样,与年龄无关。
从出生的第一天,这些基本情感就开始运作了(比如婴儿为了食物会尖叫哭泣,看到妈妈会开心的笑),但会有其他因素对孩子的意识施以影响,从而改变他的情感状态。这就意味着每个孩子都要学习调整基本行为,来应对这种状况。比如愤怒悲伤时父母并没有回应和关爱,而是很严厉,孩子为了获得关爱就会学乖,长期下来就会用乖的外表去和父母相处,而压抑实际的情感和需求。基于父母的权威选择顺从、为了获得认可而取悦等,被影响后的状态叫「适应型儿童」。
拿愤怒来举例,孩子的愤怒会转化成哪些状态?撒泼、怄气、任性、郁闷、拖延、厌烦、委屈等,最强的表现是叛逆,最弱的表现是退缩。当你愤怒生气时,最常见的状态是什么?
对照我自己,我的愤怒在弱边区,沉默厌烦冷战,生气的时候很难和对方理直气壮的争吵,更多是自己生闷气。回头看,小时候就这样了,面对比较严厉的父母,不敢释放愤怒,面对兄弟姐妹打闹的僵局,感受不到父母的公正和对自己的关注,长此以往,不管生活还是工作遇到矛盾,习惯用沉默冷战来对抗,释放无声的愤怒。
这种状态最大的弊端,在于为自己设定了受害者的角色,类似的事情发生时,会下意识的把自己带入弱者的境地,明明可以争取的时候,继续选择沉默,然后把理由归因于强势的其他人或不可控的外界环境(为什么受伤/可怜/被忽略的总是我)。为什么类似的事情多次上演?因为你和外界共谋了这些事儿。
不要着急反驳,也不要害怕哈。如果你看过《被讨厌的勇气》,应该能理解这个观点。这个共谋不是说主观去参与策划,而是成长状态下的下意识反应,是无意识的主动配合,是被这种模式惯性牵引的结果,自己没有主观感知。可以想想,你身边的哪些事情是重复上演的?不舒服的感受多发生在哪些情景?这些情景在小时候是什么样?有没有哪次自己的行为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的那次发生后,你是什么感觉?
【 父母状态】
说完了儿童状态,再来看看父母状态。
有没有注意到,你身边有些人和你相处的感觉,很像你和父母在一起时的样子。或者说,对方的行为举止很容易让你想起父母,这种人就处在「父母自我状态」里。
父母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我们不可避免的会代入父母的三观和生活态度。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只是运作方式不同。
我们细看下强弱关系下的不同状态。强调下,这里的强势不是指性格或行为,而是关系中的相对强弱。比如:孩子和父母,父母就是强势方;下属和上级,上级就是强势方……
有的人面对强势的人是儿童状态(对方是父母的角色,自己是孩子),面对弱势的人会变成父母状态(自己成为父母的角色,对方是孩子),这两种都是你强我弱的类型。还有一种,和对方同一战线。面对强势的人是父母状态(对方和自己都是父母的角色),面对弱势的人是儿童状态(对方和自己都是孩子)。
如果把强势的人比作法官,那么弱势的人就是被审判评价的一方。双方都是父母角色时,审判谁呢?
有没有那么一刻,你和别人一样讨厌自己,觉得自己有错。所以,这种情况下,你也在审判自己。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很多人在强势的氛围呆久了,习惯了自我批判和惩罚。如何改变?从停止自我批判开始,发自内心的爱自己!
【成人状态】
还有一种状态,你表现的既不会像父母,也不会像孩子,更像个大人,更像当下的自己。这种状态就是「成人自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比较理性的行事,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都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被父母的声音或童年的情绪所围困。
只有在成人状态里,才能更好的了解自我。前面两种状态,只是在不断重复过去的感受情绪、父母的价值观,像惯性一样,几乎不需要去思考,这种状态没法给新的知识和理念留出空间,只会循环往复愈加严重!
自己的近况,工作中很容易生出厌烦、责备、无力的情绪,这就是处于儿童状态。想一想这种情况下,成人状态会做什么?
可能会分析自己的情况,工作中的负面情绪来源于哪些事情,事情的问题在哪里,自己可以解决哪部分,哪部分需要寻求支持或反馈,问题解决不了,我有哪些选择?再深一步,工作中我想要什么,现在的工作能提供给我什么,缺失了什么,获得的多还是失去的多,是不是有更优的选择,重新选择的风险大不大……
责备是儿童状态常有的情绪,一切的不快乐皆源于外界。想起近期郑爽的爆炸发言「TMD烦死了」,回想她情绪的飘忽不定,在公众场合厌烦、吼叫、崩溃时,基本就在儿童状态。滋养了郑爽疯狂堕落的,离不开她的原生家庭。从小被军事化管理长期压抑,父母对她成长成名的控制、无底线消费,使她趋于父母的价值观,处在「父母状态」缺乏共情力、无道德感、冷血自私利己。
在儿童状态下是情绪不稳定、脆弱受伤的清纯小花,却因为年少成名、缺爱童年,坎坷走娱乐圈的故事让很多人心生怜爱,掩盖了她不健全的人格。在父母状态是精致利己、唯利是图的商人,全家人打着「郑爽」的招牌卖三无产品,而每次崩溃、每件丑闻都带来了商业价值提升的正向反馈。内外兼施,三观怎能不扭曲。宠物、孩子都是商品,兴之所至,花钱买来,兴致过了,说丢就丢。
她在儿童状态和父母状态切换游离,就是很少处在成人状态,丧失了作为成年人的责任和担当!
┄┄┄┄┄┄┄┄┄┄
回到本书,三种状态聊完了,这三种状态模式的组合,就会形成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接下来分享一个「人生坐标」象限图,这也是我们看世界的底层架构,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第一象限:我好,你也好
第二象限:我好,你不好
第三象限:我不好,你也不好
第四象限:我不好,你好
重点聊聊这两种:
①「我不好,你好」低自尊人格
认为自己很差,别人都比他好,会下意识的玩把自己变成受害者的游戏,这种就是「悲伤的儿童状态」
#我真不幸 :出门堵车我真倒霉,我长得难看,我不会说话
#无论做什么都要爱我:早说过你会这样对我,我就是很差劲很蠢。
② 「我好,你不好」
通过攻击谴责别人来验证自己的权威,属于「挑剔型父母状态」
eg:动不动对下属发威训斥、小题大做的上级;贬低伴侣人格、你怎么总是让我失望?的pua
这三种状态没有绝对的对错,每个人一生都在与其为伴。我们能做的就是了解它,引导它,不被它控制!
最后,分享下书里关于「情商」的观点:
情商不是大众常推崇的能说会道,看人说话会来事儿。而是理解你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且掌控它,辨别他人的感受,也就是常说的共情。情商帮助我们完善人格,建立独立性,包括自豪感、才能、与众不同。同时让我们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求同存异,接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