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德才论 (25)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著名的“德才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现给出一批考生的德才分数,请根据司马光的理论给出录取排名。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 3 个正整数,分别为:N(≤105),即考生总数;L(≥60),为录取最低分数线,即德分和才分均不低于 L 的考生才有资格被考虑录取;H(<100),为优先录取线——德分和才分均不低于此线的被定义为“才德全尽”,此类考生按德才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才分不到但德分到优先录取线的一类考生属于“德胜才”,也按总分排序,但排在第一类考生之后;德才分均低于 H,但是德分不低于才分的考生属于“才德兼亡”但尚有“德胜才”者,按总分排序,但排在第二类考生之后;其他达到最低线 L 的考生也按总分排序,但排在第三类考生之后。

随后 N 行,每行给出一位考生的信息,包括:准考证号 德分 才分,其中准考证号为 8 位整数,德才分为区间 [0, 100] 内的整数。数字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输出第一行首先给出达到最低分数线的考生人数 M,随后 M 行,每行按照输入格式输出一位考生的信息,考生按输入中说明的规则从高到低排序。当某类考生中有多人总分相同时,按其德分降序排列;若德分也并列,则按准考证号的升序输出。

输入样例:

14 60 80
10000001 64 90
10000002 90 60
10000011 85 80
10000003 85 80
10000004 80 85
10000005 82 77
10000006 83 76
10000007 90 78
10000008 75 79
10000009 59 90
10000010 88 45
10000012 80 100
10000013 90 99
10000014 66 60

输出样例:

12
10000013 90 99
10000012 80 100
10000003 85 80
10000011 85 80
10000004 80 85
10000007 90 78
10000006 83 76
10000005 82 77
10000002 90 60
10000014 66 60
10000008 75 79
10000001 64 90

在展示以及讲解我的代码之前我先吐槽一下我的马虎行为,额额额,就因为一个判断通过不了全部的测试用例,然后我在那找呀找终于找到了。这样是很费时间的,明明主要的代码片段都写好了就是因为一个小错误,在那找半天。所以做题目还得细心!!!

//完整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        //定义一个学生结构体
    int id;
    int de_score;
    int cai_score;
    int total_score;

}node;

bool pai_xu(node a,node b){   //根据每个类输出规则设计排序数组(bool类型)
    if(a.total_score != b.total_score){          //总分判断
        return a.total_score > b.total_score;
    }
    else if(a.de_score != b.de_score) {         //德分判断
        return a.de_score > b.de_score;
    }
    else {                                     //学号判断(注意这个是小于,因为要升序)        
        return a.id < b.id;            
    }
}
    


int main() {
    int N,L,H;
    cin>>N>>L>>H;
    int num=N;                //德才分都不小于L的人数统计
    node student;
    vector  stu[4];    //定义一个四向量容器的结果来存储题目说的四个类的人

    for(int i=0;i>student.id>>student.de_score>>student.cai_score;
        student.total_score=student.de_score+student.cai_score;


        if(student.de_score=H &&student.cai_score>=H)  //满足才德全尽(第一类)
            stu[0].push_back(student); //加入第一个向量容器
        
        else if(student.de_score>=H &&student.cai_score=我在这检查了很长时间,不要学我这么马虎
        else if(student.de_score=student.cai_score)  //满足“才德兼亡”但尚有“德胜才”者(第三类)
            stu[2].push_back(student); //加入第三个向量容器

        else
            stu[3].push_back(student); //加入第四个向量容器      
    }


    //做完上述过程我们就完成了对于学生的分类,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排序以及输出结果
    cout<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我定义的node结构体:id代表学号,de_score代表德分数,cai_score代表才分数,total_score代表德才总分,这里所有都是int类型,这样让我们后面的比较过程省事多了。

typedef struct {        //定义一个学生结构体
    int id;
    int de_score;
    int cai_score;
    int total_score;

}node;

  接下来,由于最后的输出有要求,所以我就干脆设计一个函数来满足这些要求,题目的要求是:“当某类考生中有多人总分相同时,按其德分降序排列;若德分也并列,则按准考证号的升序输出。”

  在我定义的pai_xu函数中,我们传入的参数是两个结构体,是对两个结构体进行比较,首先我们判断德才总分,node a的德才总分如果比node b的德才总分高就输出true否则为false.然后我们判断谁的德分数更大,最后如果都一样我们就按照学号id的大小升序输出。

int pai_xu(node a,node b){   //根据每个类输出规则设计排序数组(bool类型)
    if(a.total_score != b.total_score){                   //总分判断
        return a.total_score > b.total_score;
    }
    else if(a.de_score != b.de_score) {                   //德分判断
        return a.de_score > b.de_score;
    }
    else {                                                //学号判断(注意这个是小于,因为要升序)        
        return a.id < b.id;            
    }
}

 然后就要进入我们的main函数的讲解,首先就是定义变量,输入变量的值了,这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输入值后,我们首先计算一下德才总分然后传入结构体。

  接着我们就要计算有哪些人满足德才分数都不低于L,将人数利用自减传入num中

  接下来我们找出哪些人是满足才德全尽(第一类)我们就将这一类人放入我们的vector容器的第一个向量容器中。

  然后我们要找出满足德胜才(第二类)的人将其放入我们的vector容器的第二个向量容器中。

  然后我们要找出满满足“才德兼亡”但尚有“德胜才”者(第三类)的人将其放入我们的vector容器的第三个向量容器中。

  最后我们将德才分数都不低于L但是也都不满足我们上面的三种情况的人将其放入我们的vector容器的第四个向量容器中。

  做完这我们就将这些人进行了分类,分别放入了我们的vector容器里面啦。

int main() {
    int N,L,H;
    cin>>N>>L>>H;
    int num=N;      //德才分都不小于L
    node student;
    vector  stu[4];    //定义一个四向量容器的结果来存储题目说的四个类的人

    for(int i=0;i>student.id>>student.de_score>>student.cai_score;
        student.total_score=student.de_score+student.cai_score;


        if(student.de_score=H &&student.cai_score>=H)  //满足才德全尽(第一类)
            stu[0].push_back(student); //加入第一个向量容器
        
        else if(student.de_score>=H &&student.cai_score=我在这检查了很长时间,不要学我这么马虎
        else if(student.de_score=student.cai_score)  //满足“才德兼亡”但尚有“德胜才”者(第三类)
            stu[2].push_back(student); //加入第三个向量容器

        else
            stu[3].push_back(student); //加入第四个向量容器      
    }


    //做完上述过程我们就完成了对于学生的分类,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排序以及输出结果
    cout<

  

  做完上述过程我们就完成了对于学生的分类,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排序以及输出结果。

首先我们先将满足德才分数都不低于L的人数num输出。

然后利用for循环,将我们这4个向量容器中的数据,根据我们定义的排序函数进行分类。然后最后就是挨个输出啦。

  说到这里,我就基本上将这道题解决了。

最后我来讲解两个概念(也是我自己有点糊涂的地方,我就按照我所想的讲解一下,具体点可以参照链接):

1. vector stu[4];  这是一个向量类型,里面装的是node类型,然后4代表我这个vector的向量容器有4个。这种定义的好处就是我们不需要定义很多个数组啦,因为一个vector中可以有很多个向量容器,在我这就是4个嘛,因为这道题目是4类人,而且每个向量容器又可以装很多很多个数据。这不比我们在那哐哐定义那么多数组好多啦。

下面是我觉得讲的比较好的一篇文章:菜鸟教程的文章

2.sort(stu[i].begin(),stu[i].end(),pai_xu);这个函数捏首先我们用这个时候要传入头文件#include 哦,然后stu[i].begin()是我们第i个向量容器中的开始,stu[i].end()是我们第i个向量容器中的结束,pai_xu是我们刚才自定义的排序规则函数。这个方法其实也是sort中的自定义排序方法,sort函数还有好多方法具体可以参照这篇文章学习:vector的sort排序方法

 所有的内容都是我挨个挨个打上去的,所以有错别字也别骂我哦,最后可以要一个小小的赞嘛。 

你可能感兴趣的:(PAT乙级刷题,算法,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