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这是一本心智成熟的旅程,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20年。作者M.斯科特.派克
全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一.自律
二.爱
三成长与信仰
四.恩典
人的心灵在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成长和成熟,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这种力量就是爱。爱是一种极为神秘的现象,关于爱的研究,是心理学界最艰难的课题之一。
有人把爱分成许多种:肉体之爱、精神之爱、手足之爱、完美的爱、不完美的爱,等等。这里为爱下的定义是: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爱是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爱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使自我更加成熟。
真正意义上的爱,其实爱自己也是爱别人。爱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成长,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别人。缺少自律,心灵不能成长就不可能学会自律。获得心灵成长,我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爱需要付出爱是一种意愿。
肉体之爱是指的夫妻之间的爱,通过肌肤接触和性爱增进夫妻感情。俗话说的“夫妻没有隔夜愁,床头打架床尾和,一日夫妻百日恩。”说的就说是肉体之爱发挥的作用。但是夫妻之间若仅仅靠肉体之爱来维系,却没有感情的交流,精神的抚慰,那么便是不完美的爱。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完美的爱不多见,大部分婚姻都是不完美的。
我有一个朋友,他们维系婚姻仅仅是为了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他们之间既没有夫妻感情,也没有肉体之爱,整天发生战争,可称得上是家庭的悲剧。他们的战争总是些鸡毛蒜皮的事,要么他不知道做饭,要么没有辅导孩子作业,要么天天看手机……各种不舒服充斥着他们的生活,日子过得痛苦不堪,却不忍分离。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一对夫妻,因为处理不好夫妻关系,战争秧及父母。每次吵架总要惊动双方父母,有时候父母还在为他们难过,而他们自己早已像没事人一样。
我看着他们把吵架当成家常便饭,很是不解,通过本书的解读,我明白了:女方总是把爱当做占有,不允许这样,也不能那样,日子久了,男人感觉太累。没了自己的自由空间,男人开始偷偷在外面粘花惹草,女人无法忍受便开始自残。
她活得很不明智,好似离开了那个她讨厌的男人她活不下去。非要以死相逼,逼男人回来。这样一来非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爱,爱人与自己的距离反而越来越远。确切地说,是一种寄生的心理,没有别人就无法生存,意味着他是个寄生虫,而对方是寄主。他们的关系和感情并不是自由的,而是因为需要依赖才结合在一起的。
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过分的依赖只能导致病态的人生,所以他的生活不会幸福。这种过分依赖的心理,致使婚姻变成了可怕的陷阱。他们所谓的爱,只不过是彼此之间过分的依赖,并不存在多少自由和独立的成分。
仅仅把得到别人的爱,当成最高目标,你就不可能获得成功,想让别人真正爱你,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满脑子想的,只是消极接受别人的爱,就不可能成为值得爱的人。她没有找到自我,想要得到别人的爱,先学会爱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怎么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爱对方,要给他一定的独立空间,即使夫妻之间也要有各自独立的生活,保持距离,这样对方才有吸引力,爱要时时保鲜,需要双方共同经营。唯有学会独立,体察彼此真正的需要,才能组建美满的家庭,使婚姻关系,更加持久。
培养某种爱好是自我滋养的有效手段,要学会自尊自爱就需要自我滋养。我们需要为自己提供许多与心智有关的养分,我们必须爱惜身体,好好照顾他,我们要拥有充足的食物,给自己提供温暖的住所,我们也需要休息和运动,自由有度,而不是永远的处在繁忙状态。女人要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合理而健康的爱好是培养自尊自爱的必要手段。
女人最好的护肤品是读书,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读书久了,骨子里透出的书香气,令女人与众不同。眼睛里闪烁着光,笑容灿烂,幸福写在脸上。懂得爱自己的女人更值得男人爱,同时更自信,生活便越来越幸福。如果我们丧失了爱人的能力就可能把情感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因为这样也可以培养出真正的爱。
精神之爱,像我们竹桃苑里的文友,虽然不在一起,又不见面,却能通过文字共同进步。互相依赖,互相支持,微信里聊天也能成就篇篇佳作。时而互相安慰,时而和群主开个玩笑,在这个苑里,我自知才疏学浅,无法与大神相提并论,总是保持沉默,看他们每天在精彩的演出。这种爱是一种圣洁之爱,无任何目的,只因为喜欢,我们便默默地坚守。
自建苑以来,我们面临过很多次的别离,有的人因为忙而放弃,有的人因为违约而被逐出,但总有一些人一直在坚持着这场长跑,为了自己的梦想,从未放弃。至少我们没有放弃,一直在路上不断超越那个昨天的自己,相信我们只要有永不停止的决心,坚定自己的梦想,想要的一定就可以得到。
完美的爱,是世界上最好的爱,但现实生活中,能拥有完美的爱的人并不多。钱钟书和杨绛算是令人羡慕的一对。钱钟书不能做的,杨绛替他做,若没有杨绛钱钟书便不知怎么活。他们彼此心有灵犀,是大家公认的完美的爱。
不完美的爱,总是美好的。让人心存幻想,永远保留美好的记忆。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虽说不完美,却是令无数青年男女心驰神往的爱情。
真正的爱的滋养远比一般意义的抚养复杂得多。引导孩子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的过程,与出自生物体本能的养育过程完全不同,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父母应该成为值得尊敬的领导者与指挥官,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进行理性的判断,而不能仅凭直觉,必须认真思考和周密计划,甚至是做出令人痛苦的决定。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亲情为基础的,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无怨无悔,不求回报,但这种爱初期是单方面的。等到孩子懂得感恩并回报,才是双向的,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
针对爱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你想要的幸福就在自己的创造里,心里的疼痛自知。婚姻里的爱情需要自己时常更新,想要幸福多久,就必须付出多少。双方都得需要做出适当的牺牲,把个人好恶暂且放在一旁给予对方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只有当伴侣双方的求偶本能结束走出初恋的幻觉,并愿意各自独处一段时间时,她们的爱才开始,真正接受检验。
真正有爱的人,不可能单凭爱的感觉形式,真正的爱来自双方心灵的意愿,而不是一时冲动,真正的爱是自己的选择,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时刻都有爱的感觉。
爱能否持久取决于我们是否有爱的意愿,是否有奉献精神,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
真正的爱其价值在于始终如一的行动,这远远大于转瞬即逝的感觉,或者精神贯注,真正的爱出自自我意愿,只能依靠实际行动来证明,爱与不爱的区别,正如善与恶的区别一样,有着客观的标准,爱是行动,不是空想。
爱是为了努力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