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二)

今天阅读的是第三、四章,书中主要详细介绍选题能力、标题能力。

下面主要写选题能力。

曾有读者问李筱懿:“你每天都写2500字以上,哪来那么多题材?”

李筱懿说:“我每天多屏阅读4万字左右,还有生活、工作中看到的、听到的,总能让我写点什么吧。”

所以,万事万物皆可成为思考、写作的对象,主要是选择多了,写哪个更好呢?

作者介绍了选题的三大逻辑、五条路径。

选题的三大逻辑

第一,覆盖人群:多少人可能会阅读

选题是否成功首先看覆盖人数的多少,因此,想写出爆款文章必须要选择阅读人数足够多的话题,小众选题出不了爆款。

第二,痛点程度:阅读时有多大共鸣

当一篇文章话题直击读者的痛点,就能引起共鸣,痛点越大,共鸣越深,比如升职,加薪,教育都是大痛点。

第三,社交原动力:多少人会主动传播

社交原动力就是话题本身蕴藏着天然的分享欲望。比如《所有不谈钱的老板都是耍流氓》,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点赞、转发、屏蔽领导。

所以,选题是否成功,主要看这个话题的覆盖人群,痛点程度,社交原动力。

选题的五条路径

其中,两条直接分析型,三条外部刺激性型。

第一,分析人群的共性需求

这一点,可借助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主要有五个层次。

生理需求:吃饭,喝水,呼吸等。

比如,吃饭联想到外卖,可以写外卖小哥;呼吸联想到雾霾,可以写口罩。

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工作稳定、免遭疾病等。

比如,人身安全联想到校园欺凌、女生晚上打车。

社交需求: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亲子关系。

尊重需求: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这里可写职场,可写夫妻。

自我实现需求:对成为期待中的自己的需求。这里可写成长类。

第二,挖掘自己的关注焦点

每个人都有特别喜欢、擅长、专注的领域,在这些领域内,往往最具有创造力,所以从中挖掘题材,是个不错的选择。

具体可以这样操作:先列关键词,再与现实需求相结合。

第三,立即输入以触发思考

当直接分析写不出来时,可以寻求外部刺激,比如立即输入,以触发思考。输入的方式可以是读书、聊天、看电影等。

这一点,我很有感触,记得有一次写书评,写了删,删了写,反反复复,把自己弄得心烦意乱。结果,合上电脑,看了两集电视剧,立马就有思路了。

读书、看综艺、聊天,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看看能不能把它做成选题。

第四,关注热点以提取话题

其实,这一点也相当于立即输入,寻求外部刺激。主要是从哪关注当下的热点呢?

可以从朋友圈、微博、公众号、知乎中观察、分析、思考。

第五,模仿、创新

很多人会觉得模仿可能会发生思维定势,阻碍思维发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定势也有积极作用,它有时能够促进问题解决。

比如,笑薇老师经常强调拆解文章的重要性,原来,拆解文章既是立即输入,也是一种模仿借鉴。大量、详细的拆解不仅能带来思考,更能让你快速熟练地掌握书评的结构。

当模仿达到炉火纯青之时,就是实现创新之时。

以上是选题的三大逻辑与五条路径,让你选题更有方向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