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7.15人要学会“让”,不能贪!

第15章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冉有: 姬姓,冉氏,名求,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冉堌集村)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

    冉有以政事见称,是“孔门四科”中政事科的代表之一,冉求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孔子周游列国前就担任了季氏宰臣。

    由于孔子的“隳三都”政策得罪了“三桓”,孔子被迫周游列国,重情重义的冉求辞职跟随,后来季孙氏传位到季康子,他有意让孔子回鲁国辅佐国政。但有人说,你父亲以前不用孔子,让天下人笑话,现在你再用他,还是让天下人笑话。

    没脸请回孔子,季康子只好把冉有召回来,于是派使者恳请冉有回国理政,在得到了孔子的支持后,冉求告别老师回国了。回国前一天,子贡对冉有说:“你一旦得到重用,一定要想办法让老师回鲁国。”

    冉求回到鲁国后,在季府表现非常出色,为季府理财,增加收入。齐国入侵鲁国时,他和樊迟领军抵抗,有勇有谋,终于击退了齐军,季康子问他军事知识是向谁学的?他说是孔子教的,并趁机建议季康子迎请孔子回国。

    孔子回国后被尊为“国老”,季康子经常向他讨教治国方略。冉求也继续在季府做家宰,因为冉求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曾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

    冉求父亲冉离家贫,以牧为业,人称“犁牛氏”。冉离娶颜氏后生冉耕、冉雍。颜氏去世后,续弦公西氏,生冉求。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

  冉氏三兄弟都成为孔门弟子。被后世称为“冉氏三贤”。其中冉求成就最高,《论语》中的“冉子”指的就是冉求。

为:帮助、辅助的意思。

卫君:卫国国君。这里的卫君指卫出公蒯辄,是卫灵公的孙子,原太子蒯聩的儿子。他曾两次登基国君之位,分别为:前493年—前481年和前476年—前470年在位。

    太子蒯聩曾阴谋刺杀卫灵公夫人南子,失败后逃往晋国。卫灵公临死前,指定国君由公子郢(ying第三声)接任,但是公子郢推辞,他认为太子蒯聩还在世,而且还有比他年长的公子辄,他不该接任国君之位,于是,前493年,公子辄登基,为卫出公。这年是孔子周游列国第四年,孔子居住在卫国。

  出公登基不到半年时间,原太子蒯聩(出公父亲)在晋国权臣赵简子的帮助下,假装为卫灵公吊孝,欲和儿子抢夺君位,但是没有得逞,卫国不让他入境。

    前481年,蒯聩再次在赵简子的帮助下,回国胁迫自己的外甥(蒯聩姐姐的儿子)孔悝弑杀出公,出公出逃,蒯聩顺利坐上国君之位,为为卫庄公。

    这年,孔子已经结束周游列国三年了,孔子在鲁国潜心为《诗经》正乐和著《春秋》。子路在这次政变中英勇牺牲。

    庄公三年(前478年),此时,孔子已去世一年,原来帮助蒯聩回国抢夺君位的赵简子,从朋友变成了敌人,率兵围卫,庄公再次出逃奔戎州,被戎州人杀死。

    接下来的几年,卫国陷入混乱,前476年,原来的出公蒯辄又打回卫国,复登君位, 前470年,卫国贵族褚师比等人联合工匠发动暴动,出公逃亡宋国,向越国求援。但无济于事,最终客死越国。

子贡: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卫国人,卫国大夫蘧伯玉的外孙,“孔门四科”中言语科的代表人物之一,子贡办事通达,擅长经商,家累万金,被后世奉为儒商鼻祖、财神。

  子贡还擅长外交,他曾为了鲁国的安全,游说于五个国家之间,后被纵横家奉为祖师,相传,子贡还是《越绝书》的作者。

诺:最早见于甲骨文。从言,若声。本义是答应,后引申出顺从,允诺等义。若是诺的初文,其本意是“用手理顺头发。”后延伸为答应、顺从等意。如《诗经-鲁颂》:“万民是若”。

  “若”被假借为“好像”等意后,表“答应”、“顺从”等意时,就用“诺”代替。“诺”还延伸为诺言,承诺等意。

伯夷、叔齐:商末周初孤竹国(今河北唐山、辽宁葫芦岛一带)公子,相传孤竹国国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国君死后,叔齐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他们兄弟相互让国的事迹流芳后世!

怨:遗憾的意思。

求仁得仁:追求仁义,而又得到了仁义之名。

全文理解为:

冉有问子贡:“老师会帮助卫出公吗?”子贡说:“嗯,我去问问他。”于是就进屋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啊。”子贡又问:“他们有遗憾吗?”孔子说:“他们求仁就得到了仁,有什么遗憾的?”子贡出来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出公的。”

    政事科的代表冉求想知道老师的思想倾向,让言语科的代表子贡去打听,子贡用“声东击西”的办法套出孔子的意图,实在高明!

  《论语注疏》说:“时孔子在卫,为辄所宾礼,人疑孔子助辄。”子贡听到孔子赞许伯夷、叔齐,就知道了孔子的态度。

  有人认为子贡是想用孔子对“夷齐让国”的态度,然后分析孔子对卫君“父子争位”的态度。这是错误的!

  卫灵公去世那年,蒯聩想以“吊孝”的名义回国继位,但是,在卫国边境就被堵住,蒯聩没有回国成功。

    蒯聩真正回国争位的时候,孔子已经结束了周游列国,回到了鲁国。无所谓帮不帮卫君的问题。

    子贡只是想知道孔子对公子郢让位于公子辄这件事的态度,公子郢让位是很明智的,但是公子辄毫不客气地接受了,蒯辄贪恋权力,这就给卫国埋下了祸根。孔子肯定不会帮助和支持蒯辄的,

  冉有问的“夫子为卫君乎?”有人居然解释成“老师想当卫国的国君吗?”简直是无稽之谈,“国君”是周初封建而世袭的,怎么轮得上孔子呢?

    本章内容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人要学会让,不能贪,不然祸患无穷……

                      夷齐之让

  近年来,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很多历史真相、谜团都逐渐被解开,比如:在河北唐山出土了大量殷商时期的文物,证明了东北的辽河流域同中原的黄河流域、南方的长江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摇篮。

  明确地说,黄河流域是华夏的起源和发祥之地,长江中下游是楚、越的起源和发祥之地,而辽河流域则是夷、狄、商的起源和发祥之地。

  商周时期,在今河北唐山和辽宁葫芦岛一带有个国家叫孤竹国,诸多史料都有记载,如:东晋时期才出土的,先秦时期的《竹书纪年》载:“二十一年春正月,诸侯朝周。伯夷、叔齐自孤竹归于周。”《史记·夷齐列传》载:“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约公元前1600年前,孤竹先人为先商部族墨氏一支。中原夏朝的诸侯商部落在夏朝腐败衰落时,首领商汤在伊尹辅助下壮大并趁机灭夏建立商朝,并分封同姓宗亲于商朝北境建立孤竹国,让其作为抵御戎狄保护商朝边境的诸侯国。

    公元前664年(周惠王13年)山戎出兵伐燕国,燕向齐国求援,齐桓公派管仲、隰(xi第一声)朋领兵救燕,北伐山戎。撤军时,顺道灭了令支国和孤竹国。史载:“北伐山戎,制令支,斩孤竹而南归”,至此“九夷始听,海滨诸侯一齐来朝”。从此,燕国疆域空前,“令支国”、“孤竹国”鲜见史书记载。

  史书中还记载孤竹国的国君姓墨,有可能是墨子的先祖,近年来,在唐山出土了大量的孤竹国文物,其中发现了一个玉圭,估计是祭祀用品,上刻:“义于高祖墨”五个字,意为:“给高祖墨的祭祀是应当、应该做的”。这就佐证了“伯夷姓墨”这一史记。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位公子,伯夷为长子,叔齐是三子。孤竹君年老,欲立三子叔齐继承王位,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不尊父命为由,遂逃出孤竹国;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

    出逃的路上,二人又巧遇碰到了一起。一路上,他们都听说西伯昌有德、善养老人,所以二人决定一起过去考察一下。快到西岐边境,听说西伯已经逝去,武王正兴兵伐商,二人就朝着周兵来临的方向迎了上去。

  不久,夷齐就在孟津这个地方拦着周武王的马头、扣住他的马缰绳大声的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此时,武王手下欲对夷齐非礼动武,姜太公制止说:“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位于河南洛阳市偃师市邙岭乡)。

    夷齐两人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夷齐“兄弟让国,扣马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仁哲大义,是历代中华仁人志士、诚信礼让、忠于祖国、抱节守志、清正廉明的典范。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辉东《论语史鉴》7.15人要学会“让”,不能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