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句论语-学而-贤贤易色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外贤】

先思:注重品德,竭力为他人办事的人,一诺千金的人,必然有其高尚过人的一面。

怀瑾说:“贤贤”尊敬贤能的人;“色”,态度。面对贤能的人肃然起敬,并转变态度。“竭”,尽。孝敬父母尽心去做,量力而为。“君”,尊称词,非君王。答应替人办事,尽己心力,诚恳做事。再加上“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做到以上四点的人,哪怕没读过书,也算得上有学问。

https://www.xyyuedu.com/zhuzibaijia/lunyubiec/32998_4.html

钱穆说:“贤贤”,尊敬有才德者。“易色”,一说改变或放下好色之态以尊贤,一说对自己的伴侣能为对方贤德的品质而不再仅执着与其色貌。“致”,送达。对自己的父母能尽可能的孝敬;对自己的主君/上司能恪尽职守;对自己的朋友能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谦称不才,也一定是成学之人。虽失德不至废学,但德行的重要性却应着重强调,德学也不可分开理解。

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1/lyxj/002.html

朱熹说:“贤贤易色”模仿有才能的人,改变自己的好色心诚心向善。“致身”,委身,可见无私。这四条都是人伦往来的重点,只有诚心才能做好,做学问的目的不过于此。所以除非天生丽质,不然哪怕那人觉得自己不曾为学,能做到此四者,也足以断定他在学问上颇为用心。

http://www.guoxue123.com/jinbu/0401/01lyjz/000.html

总结:

相同点:

认可对父母、工作、朋友不藏私心,用心全力投入其中是高尚的品德。这种诚恳的行事态度就是一种学问。

不同点:

“易色”的定义:南怀瑾解释为改变态度;钱穆解释为伴侣间关注对方内在的贤德而不仅执着与色貌;朱熹解释为学贤人行贤事,诚心向善不被色欲所困。

后评:与人交往中多注重他们内在的品质,而不被外表迷惑;工作交流真心实力都是珍贵的品质。要努力向这一标准靠拢,更要敬重拥有这些品质的人,不可因其资历出身而鄙薄。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一句论语-学而-贤贤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