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游大别山记

春日骑游之大别山

在小时候常常听奶奶说,逢到天朗气清的日子,站在高处向南眺望,可以看到大别山高耸的雄姿,如烟如黛,渺渺茫茫。作为生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的人,我对这样的景象很是神往。然而除了在梦里总是无缘得见。

从地图上看,大别山最近的冈峦到我们这里直线距离不过百十来公里。周末闲来无事,加上春光明媚,不由得动了出游的念头。目的地便是大别山金刚台。金刚台海拔1854m,是大别山在河南部分的主峰,也是豫东南地区的最高峰。名声在外,我早就想一览为快。

前半程的路线和之前去安山森林公园的路线是重合。没什么意思,在进入到固始县境内的时候,路况糟糕,照例要经历一番颠簸。过了胡族镇之后,路线开始改变,风景也变得陌生。大概在七八十公里处,出了固始县。路况也为之一新。马路平坦开阔,车少人稀,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远处则是青山绿水,绵延不绝。颇有当年在千岛湖骑行的感觉。当然随着低山丘陵的出现,道路也开始起起伏伏。上坡气喘如牛,下坡便风驰电掣。

大约跑了一百公里左右,商城县城已近在咫尺。这时,在道路左前方远远的浮现青黑的山痕。看起来气势如虹,直插云天,如若赶上多云天气,真让人怀疑那是天边聚拢起来的乌云。我毫不怀疑,倘若真的无遮无拦,在一百公里开外也能看到这乌云一般的山影。之前看过地图,那一带正是金刚台无疑了。

所幸的是,金刚台也算是商城的名片。县城有一条金刚台大道直通山下。我便沿着那条大道转而向东。说是大道,实际上不过是一条崎岖窄小的水泥路。相比于之前的大路。起伏更多,路面更差。因为总是在山间兜兜转转,风景也更加优美。两旁的山峦起伏,流水如带,山谷间时时可见散落其间的白墙黒瓦。正是采茶的时节,在山脚下,河滩旁边的茶田里都是劳作的茶农,不时可闻鸡犬在房前屋后相鸣。在是此时已经跑了一百多公里,腹内空空,两腿发软,遇上陡坡便只能站起来手脚并用,累的呲牙咧嘴,气喘如牛。借用人们骑行318的一句话就是: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

山重水复,道路在山间迂回曲折,四下环顾都是深深浅浅的绿色,凝神细听都是叮叮咚咚的溪流,叽叽喳喳的鸟鸣,举头眺望,都是高高低低的山峰,迎面逼来。而那金刚台一带的山更是势拔五岳,在群峰之外,板着青峻的面孔。每当我爬上一个坡以为要接近他了,可是转过一个弯之后,那山色依然黝黑,距离依然难以度测。人们常说,看山跑死马,实在诚不我欺。

正当我以为一时半会跑不出这山沟沟的时候。不料山路一转,前方忽然开阔了。那青峻的山岭横亘在左前方,遮蔽了半边天空,大概山里的空气通透,山腰间可见飘带样的公路,上面行驶的车辆已经看不见只有反射的耀眼的阳光证明他们的存在。我看着这状若垂天之云的高大山体,不觉得有点心惊胆寒。便停下拍照。而那些在茶山劳作的人视若无睹。我眼里的不寻常的景致,在他们看来恐怕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

尽管山高路陡,尽管筋疲力尽,我还是二话不说,骑车上了金刚台的盘山公路。道路沿着山腰一路向高处攀升,山下的人家俨然,河水萦绕,田畴整齐,山丘苍翠。我看着赏心悦目,那些村民住在绿水青山之间也是一种享受吧。人们常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里优美的环境,吸引众多游人,独特的气候,孕育出无数的优质土特产,比如茶叶,石斛。这些给当地人带来可观的收益,也给他们带来美好的生活。这绿水青山就是村民们最大的财富。

爬了许久,前方出现一个峡谷,峡谷之上,凌空修建一条玻璃栈道。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兴起的风气。但凡是个景区,不管情况如何,都要修玻璃栈道。至于体验如何,我时间不够,兴趣也不大。依然奋力前行。前行至山路最高点,出现一个平台。视野也骤然开阔起来。一条峡谷蜿蜒在群山之间,谷底流水淙淙,两边是茶山茵茵,远方群山如黛。留连休憩许久复继续前行。

此时,山路沿着山谷又开始下行,两侧的山林里很多火红的花朵,娇艳欲滴。又不禁使人想起山青花欲燃的诗句来。跨过谷底的小河,越发幽深清寂,遍体生凉。大概已经深入到大山腹地了。倘若是雨天。此地大概就是白云深处了。

一个弯之后,又是一座大门出现在眼前。上书:二寨门三个大字。难不成是昔日绿林好汉的啸聚之地?仔细一看,旁边还有售票处。看来这公路已经到了尽头,而那更高的山峰却还在群山之后。

没了公路我便只能折返,这番探幽虽然不彻底,不过倒也饱览山色之美。也算是不虚此行。看看我的码表,里程已经超过130公里。下了山之后,那来的时候始终不见接近的山体又出现在视线之内,距离不见增加,始终如影随行。只是横看成岭侧成峰。随着方向不同,山的形状也在时时变化。

大约三点多我才跑到县城,算起来,跑了五个钟头已经没有吃东西。便去旁边的水果店买了一把香蕉。这是骑行过程绝佳的补给。转眼之间,四五个吞下。不觉得又满血复活。剩余的几只放进了口袋,以备后用。

回程的时候,见到地图上有老猫洼,顺便去探访一番,我的外号恰巧是老猫咪。

便细作一首老猫咪访老猫洼:

东风吹尽两鬓衰,

寻芳觅胜到蓬莱。

傲骨终成泉下土,

青山万古春长在。

出了老猫洼,算是告别了群山连绵,天色也暗了下来,不过我一抬眼,仍然可以看东南天边暮云般的山峰。面对逐渐下沉的夕阳,以及将近一百公里的路程,我实在有些着急。之前的轻松和随意的心情少了很多,开始卖力的踩踏板。

本来已是强弩之末,越是用力,那本已不多的能量条蹭蹭的下掉。速度也越来越慢,还好我还背了几根香蕉。撑不住了便吃上一根回血。于是乎想我又可以高速前进一段距离。

大约六点多,天已经全黑了。气温也开始急剧下降。我的短袖短裤根本没什么保暖作用,感觉到自己身上的热量正在快速散失。当我下意识的去摸口袋里找香蕉的时候,只有一根了。而回城的路我估算了一下,大概还有五十公里。我把香蕉放回口袋,拿起水壶喝了一口水。我决定等进入淮滨县境内再吃那根香蕉。

天色很暗,只不时呼啸而过的汽车闪过一道灯光。我小心的沿着马路边缘骑行,注意避开路上的坑坑洼洼。了,又要保持速度,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不时抬头看看前方,希望能尽快到达那我的目标点。然而目标久久未出现,我的腿越发沉重,脑海中有一个声音:吃掉最后一根香蕉。大约过了十多公里,一座大桥出现了,桥那边就是淮滨境内了。刚一上桥,我就迫不及待的拿出了香蕉,大桥还没有走一半,香蕉早已下肚。我想,那大概是我那晚吃的最甜的一根香蕉。

香蕉下肚,效果立杆见影。腿上立刻有了力气,加上路况变好,而且有了路灯,速度已然奔到了35左右。此时,到家的距离大概还有四十来公里。事实证明,一根香蕉顶上四十公里实在是难为人,当然也可能是我没有合理分配体力。当我一路狂奔到淮河大桥,一阵风袭来,身上忽然感觉寒意逼人。力量仿佛一下子被抽走了。这大概就是“撞墙”了。过了桥,速度再也上不去了。我只能机械的踩动踏板,慢慢的溜车。到了家里,几乎锁踏都拧不下来。此时已经八点多。费时十个多钟头,历程两百六十多公里的骑行旅程终于结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骑游大别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