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后宝、黛、钗关系的发展(三)——两个小冤家

上一篇我们讲到,清虚观看戏之后,宝玉黛玉因为两件事情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那是什么事情呢?

一件是张道士向贾母给宝玉提亲,另一件就是金麒麟事件。

张道士给宝玉提亲,不仅让黛玉心里不爽,而且宝玉也心中不自在,回家来生气,口口声声说从今以后不再见张道士了。

金麒麟又是怎么回事呢?当时张道士取走了宝玉的玉让众人开眼,还玉的时候赠送给了宝玉一盘子的物件,其中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贾母笑道:“这件东西好像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

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探春夸宝钗有心,黛玉却讽刺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自己便将那麒麟忙拿起来揣在怀里。心里又怕别人看见,拿眼睛瞟人,只见众人都不大理论,惟有林黛玉瞅着他点头儿。

宝玉心里不好意思起来,掏出来向黛玉笑道:这个东西倒好玩,我替你留着,到了家穿上你带。

黛玉心里当然清楚宝玉揣起来这个金麒麟是要留给湘云的,所以说“我不稀罕。”

为什么众人都不理论而黛玉却瞅着宝玉把金麒麟揣进怀里呢?依然是她出于对金玉良缘的敏感。宝钗有金锁,湘云有金麒麟,而自己什么金都没有。宝钗和湘云不仅仅有金,而且无论从出身,还是从品貌、才华都不在自己之下,这不由得让黛玉敏感和紧张。

看戏第二天,宝玉因张道士提亲心里不痛快,黛玉则中暑了。贾母也因为此二事执意不去看戏了。宝玉见黛玉又病了,心里放不下,饭也懒得吃,不时来问。不想宝黛二人却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

宝黛二人争吵的非常凶,宝玉咬牙狠命地摔玉,而黛玉则把吃下的药全都吐了出来。

宝玉摔玉,其实是对金玉良缘的抗争,但是玉是宝玉的命根子呀,他当着黛玉的面摔玉,黛玉如何受得住?因此喝下的药也全都吐了出来。

两个人明明都是真心,却用假意来试探。都是求近之心,却弄成了疏远之意。袭人来劝慰宝玉“你不看别的,你看看这玉上穿的穗子,也不该同林姑娘拌嘴。”

结果黛玉不顾病赶来夺过去,把玉上的穗子剪断了。这次闹矛盾还传到了贾母、王夫人那里,贾母王夫人过来把宝玉带走了。

五月初三是薛蟠的生日,家里摆酒唱戏,来请贾府诸人。宝黛二人因刚闹过矛盾都没有去,这让贾母很伤心,因为她原想着两个人在看戏的时候见了也就和好没事了,没想到他俩竟然还犟上了,都不去看戏。

这使得贾母急的抱怨说:“我这个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眼,断了这口气,凭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

这段话究竟该如何理解?仅仅是贾母抱怨宝黛二人吵架吗?其实不是的,而是非常清晰地透露出了两层含义。其一,贾母最亲近的两个人是宝玉和黛玉。因为只有最亲近的人才会有让我们操不完的心,不是亲近的人我们还懒得管呢。

其二,宝玉和黛玉两个人虽然经常吵架,但是他们之间才是最亲近的,因为“不是冤家不聚头”嘛,这是上辈子的缘分。第一回中作者就写到“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案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第二十八回妓女云儿唱的曲儿“两个冤家,都难放下”也是用“冤家”这个词语来形容放不下的心上人。

可见贾母这段话中无论是老冤家还是小冤家,都是指关系亲近的人。贾母这样的话传到宝黛二人的耳朵里,让他们恍然大悟,好似参禅一般,低头细嚼此话的滋味。

宝玉悔悟后向黛玉道歉

宝玉之所以能那么痛快地去向黛玉赔礼道歉,正是因为贾母的话让他开悟了啊。宝玉对黛玉说“若等他们来劝咱们,那时节岂不咱们倒觉生分了?”

宝玉正是因为贾母的话使他明白了他和黛玉之间才是最亲近的人,怎么能等着别人来劝和呢?还不如自己来给黛玉道歉,两人和好。

黛玉原是不再理宝玉的,正是因为宝玉的这番话撑不住哭起来,宝玉也跟着哭起来。黛玉见宝玉用簇新的衣袖擦眼泪,便向宝玉摔一块手帕。宝玉接了手帕就笑了“我的五脏都碎了,你还只是哭。”

王熙凤奉贾母之命来劝和他们,只见他们俩哭着对赔不是。于是就笑着拉了他们到贾母这边来。 王熙凤到贾母这边,笑着说道:“我说他们不用人费心,自己就会好的,老祖宗不信,一定叫我去说合。我及至到那里要说合,谁知两个人到在一处对赔不是了。对笑对诉,倒像‘黄鹰抓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哪里还要人去说合。”说的满屋的人都笑了。

王熙凤这话把宝黛二人的关系说得甚是亲密,就像第二十五回开黛玉的玩笑一样。王熙凤在这样的场合上说这样的话决不是为了逗大家笑,她的核心目的是逗老太太开心。她这话正合了老太太的心意。

总结一下这一部分:宝黛二人虽然发生了激烈的矛盾与争吵,但是却使得他们二人的关系更加亲密。因为"不是冤家不聚头",他们俩就是两个小冤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端午节前后宝、黛、钗关系的发展(三)——两个小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