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追于异世
——我与范仲淹的不解之缘(一)
小雪一过,昼短夜长,更加明显。于我,这个早晨从中午开始的人来说,冬天,岁之余,正是读书、写作、思考的绝佳季节。可这几天,睡得更晚,甚至分不清蝶梦庄周还是庄周梦蝶。心中总是有些许的遗憾。
早在一个月前,就接到了会议通知,心情异常激动。本来应该在2021年召开的第八届范仲淹国际学术大会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得不一拖再拖,这回终于有了定音,而且是在满目奇胜的富春江畔美丽梅城召开,那激动的心情自然是无以言表的。然而,在会期临近时会议与工作上突然发生的冲突,加之母亲年迈体弱,我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了梅城之行。江湖之叹是难免的。即便如此,静下来,我的的目光、我的思虑、我的专注的焦点,依然在梅城,在我崇敬的范文正公。
好在数字文明让距离不再是问题,通过各种新闻平台、特别是发达的自媒体,我可以时时地关注会议的动态,可以了解师友们范仲淹研究的新思维、新观点、新方法、新成果。“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我们经历了三次伟大的历史“转型”,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春秋转型、唐宋转型、五四转型,每一次伟大的历史转型,常常造就一批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正是在唐宋转型中形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会议传达出这样的声音,令人振奋,让我个范研的后学者为之欣然。
走进会议,走进师友们论文的世界,我这颗躁动的心终于可以宁静下来,让我可以静静地回味与范仲淹的异世缘。
历史博大,名人林立。有的人远远的,只可仰望,就如天上的星星;有的人离我们很近,却无法看清,就像雾里看花。欧阳修说,士之相知,或相望于千里,或相追于异世。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与历史名人的相接需要缘分,需要契机。可能一次无意间的触碰,便激起了强烈的火花,从此,再难割舍。
我与范仲淹相接缘于三十年前我到山东青州当兵的经历,当然更可能是缘于远离家乡、置身异地的孤独。到青州当兵去之前,我对青州一无所知。当时,我们县的兵员还有一个地方可去,那就是铁道游击队的家乡枣庄。打开地图,我看到了美丽的微山湖,内心里我期待着能够去那里,甚至不自觉地哼起了“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可是,生活就是这样,它不会按照你个人的意志转移——我被分配到了青州,那个我一无所知的地方。到了部队不久,我们连被分配到潍坊北部的一个盐场执行生产任务。军盐场位于莱州湾口,风大浪急,荒芜人烟,离潍坊市最近的央子镇也有二十多里。除了一望无际的海滩、星罗棋布的盐池、池边平台上堆得小山似的白花花的盐,还有一辆辆拉盐的黄河大货车外,这里一无所有。
完成了生产任务后,剩下的是无尽的疲惫与无边的寂寞。我一个人躲在盐垛边,发呆。最美好的记忆是能够收到上大学的女朋友的信。然而,美好的时刻是有限的。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看到了一本《古文观止》,那里有一篇我曾经学过却未尝引起特别重视的文章《岳阳楼记》。天啊,我的生活多么像那些迁客啊。我不由得感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八个字突然涌入我的眼帘,就像会说话一样,在我的耳畔反复回响。是啊,我为什么要如此悲观?为什么不能借此好好学习、建功立业?
部队轮换,我们又回到了驻地青州,我也从一名新兵成了老兵,可以更多地有机会到青州城内游玩。“范公亭东路”“范公亭西路”“范公亭公园”这些名字一骨脑闯进我的视野,我惊奇地发现,青州竟然是写作《岳阳楼记》的范仲淹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且留下了如此众多的古迹。
天啊,难道这是天意吗?热爱历史的我,被范仲淹名句点化的我,竟然无意间走在了范仲淹留下德政的青州的石板路上!我开始换一种眼神来观察青州,换一种情怀感悟青州,我用我穿着军用胶鞋的脚一步一步丈量青州。我发现了青州的美、青州的厚、青州的高,我深深地爱上了青州,迷上范公这位1000年前的古人、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