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呐喊”,不是嘶吼,也不是咆哮

一直想写有关标题的这样一篇文章,已告鲁迅先生在天之灵,但迟迟不敢动笔,一是怕自己的文笔还不足表达好某些观点,二是质疑自己有没有必要,去写这样一则与众不同的文章,怕是有哗众取宠之嫌。可是,郁积了很久,怕如果再不写的话,机会就会越来越渺茫了。

首先,我想说的是,“呐喊”,通常在我们对话中,基本上不会说这样一个词汇,除非是写诗写文章,才会用到。所以,“呐喊”是一个书面语,在我们日常口头语中,几乎是听不到的。但是,反过来,“喊呐”确是我们在口头语中,经常会碰到的用语,例如,村长对愚钝的大宝说,“快喊呐,人家都走好远啦,东西忘拿了”。“喊呐”通常表现的是一种现在进行时,有一种急迫急切的情态在里面,而“呐喊”的字义是大声的喊,表现的是一种行为的方式,突出形容这样一种动作。从情绪推动的方面来说,用“喊呐”会比“呐喊”作为标题更加具有煽动性。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将他之前发表的小说集结起来后,就是用了《呐喊》这个书名。这和他当时的立场是息息相关的,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在与当局在文章媒体上,通过论辩进行对抗,他所代表的立场是广大的老百姓,他的《呐喊》不是要让别人去“喊呐”,而是他自己的呐喊,大声的喊,喊给当局,期望同代人能够从心底处听见老百姓的心声。

嘶吼过的人,都知道别人是很难理解他在嘶叫些什么吼叫些什么的,但是可以判断嘶吼的方向在哪里,以及嘶吼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嘶吼,可以比喻为喊呐的升级版,其实也是一种高度情绪化的表达方式,或者说是情绪有些失控的状态。但每次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总是能感受到那种犀利的文风,像雕刻一样,一段一段声情并茂的刻画着,犹如一种嘶吼的力量迸发出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当然,嘶吼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的暗示,并不鲜见,同一时期的郭沫若,曾发表一篇《天狗》表达出嘶吼的激情让麻木的心灵有所回应。

于此,嘶吼的更进一步,就是咆哮了,一般来说,咆哮是动物所发出来特有的声音,具有威胁以及保护自己的力量,当人类还未启蒙为人类时,咆哮声也是时有发生的,愤怒时的咆哮,兴奋时的咆哮等等,将情绪化推送到极致。然而,必须反思的是,嘶吼及咆哮带有很大的个体对外在发泄的成分因素,其原始性并不是创造出理性声音的条件,更多是能够充当某个故事当中的某些画面,或者对人物的性格情绪描写中可以用到。我想鲁迅先生,用《呐喊》这样一种表面文绉绉实质强有力的表达,表现的是一种对人文关怀的强烈信号,以此来激发良善的内在力量,促使其无论是顺还是逆都要有所觉醒,撒下对未来期望的种子。所以,即便喊呐、嘶吼、咆哮都是朗朗上口、简单明了,但在人文关怀的层面上,呐喊就是当仁不让。

(P.S. 我曾一直纠结用“喊呐”会不会更好,因为“喊呐”张口就来,念起来喊起来气儿都非常顺,但如果念“呐喊”就要换气,用两口气才能念好;不过现在回头看,喊呐虽然通俗一气呵成,但还是觉得呐喊好一些,可能是因为其保留了一种人文的诗意吧~)

RIchadodo

理查叔叔

2018-7-9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是“呐喊”,不是嘶吼,也不是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