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

      面对孩子厌学、手机游戏成瘾、不自信、焦虑抑郁、人际交往等各类问题的呈现。韦老师的总结是:孩子是家庭文化的代言人,是夫妻关系的代言人,在孩子身上一切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韦老师把这些问题分成三大类。

      一、发展性问题。就是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在成长中必然会产生的问题,也可以说就是成长的烦恼,80%的孩子问题都是发展性问题,随着孩子成长,问题都会过去。

      很多家长都说,我家孩子以前非常听话,现在专门和我作对,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其实这是孩子成长中"自我"的呈现,孩子的生理在成长,同时心理也在成长,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认知,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决定。但是父母因为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就觉得孩子不听话了,甚至想办法压制孩子,使其听话。孩子的自我被压抑,父母成功了,孩子失败了,孩子从此没了自我,不敢承担,没有主见,不会独立思考。这就是在孩子心理发展时期受遏制的根源。

      青春逆反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反应,此时的自我无限膨胀,满腔热血、天不怕地不怕,父母要是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就会给他鼓励和告诫,而不会对他的行为横加阻拦。比如孩子学骑车,告诉他找个安全、空旷的地方,你要敢于放手,摔倒了给他鼓励,"你真勇敢、敢于尝试,好样的",而不是说"说你不行吧,非让我放手"。在保证孩子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要敢于、允许孩子膨胀,这就是成长。

      我们认为的逆反、不听话,就是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时,给孩子贴的标签。要遵循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不能与本能为敌,要顺势而为,尊重科学,用发展的视角看待孩子的行为,就不会慌张、焦虑、惊慌失措!

      二、创伤性问题,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在心里没有消化掉留下来的阴影。比如被性侵、被羞辱、被期负等等,如果父母能及时的给予呵护,出于爱的本能心疼孩子,表现出对恶人的愤怒,站出来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孩子可能很快就会从突发事件中走出来。可是有些父母反而会有羞耻感,甚至指责孩子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这就是父母的观念问题导致孩子受到了二次伤害,孩子可能永远从伤痛中走不出来。

      孩子在成长中总会遇到一些事件,比如分离、生老病死等,父母要处理得当,帮他渡过,要爱自己的孩子,我们是孩子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责任人。

      三、人为问题,就是有人格障碍的父母,这种不健康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路上的连环追尾事故,影响波及好几代人。越是讨厌父母身上的某些特质,就越有可能复制这种特质,因为你的孩子一定会继承并模仿你的行为。

      父母不健全的人格对孩子的影响是致命的,很多悲剧都是因为这样的父母造成的。本该天真烂漫、调皮捣蛋的年纪,而变得敏感懂事、早熟,小小年纪就知道看大人的脸色行事,想办法逗大人开心。其实这是向命运低头和妥协的表现,孩子没有自我价值感、满意感,孩子怎么做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我们总是无限放大孩子的缺点,看不到的优点,让孩子对自己不满意。

      针对以上的教育问题,韦老师提出用分层教养的方式来应对。

      在心理上把他当成孩子,需要用心呵护。只要孩子心里受到了委屈,就要给他温暖,及时地给予回应,爱他、陪伴他。

      看问题的层面上,要把他当成大人看待,和他一起探讨一件事情的决策,参与家庭的一些事务中,让他决定一些事情,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做事上他们还是未成年人,有些事他们不能把握时,即使你知道最佳解决方法,也不要直接告诉孩子,更不要强迫孩子听取釆纳,建议使用发问式沟通,"你觉得这个事情怎么处理比较好"、"需要爸爸妈妈为你做些什么吗"、你想听听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吗"⋯⋯整件事情让孩子自己主导,父母应该起到引导、协助的作用。

      真正称职的父母,能让孩子活出自己的精彩,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能及时的给予理解、接纳、帮助、支持和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