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冲突》有感

     

只要我们还活着,所有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甚至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

      有意识地体验冲突,尽管可能比较痛苦,但它也是一种无价的财产。我们越是勇敢面对冲突并寻求解决方法,就越能获得更多的内心自由和更大的力量。

      基本冲突遍布在生活中。例如:我们是真的喜欢一个人,还是因为身边的人都喜欢他,觉得应该这么做,而去喜欢他?我们的亲戚朋友去世了,我们是真的因为他们感到难过,还是因为对死亡的默哀,而感到难过?我们想成为一名律师或者医生,是因为那份职业收入高,受人爱戴还是真正喜欢这份职业?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很难回答,也就是说,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感受和需要是什么,此时我们就要去了解自我,直面这些矛盾冲突。

      有三种类型的神经症人格。

      顺从型人格。这种人格,需要外界对他们强烈地关注与疼爱,要给他们足够安全感,要替他们做下很多决定,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他们在面对分歧时,无论是谁对谁错,他们都会主动低头认错,以来讨好别人,获得他们被人喜欢的需要。在这背后,他们喜欢他们对对方过分的好和宽容、理解,来获得对他们同等、甚至更多的关爱。他们内心也是有压着强烈的反抗之心、怨恨之心,这些不是的情感,这些情感藏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他们觉得这样就与他们的顺从型人格想背道而驰,因此产生矛盾冲突。

      攻击性人格。他们崇尚丛林法则,物竞天择。他们觉得,人不需要有过多的情感,就算有情感,也是用来利用别人来达到自己各种金钱、事业、地位上的成就,他们觉得强权就是真理,宽容和慈悲请让道,人对人就是狼对狼。他们对爱情,也看得很轻,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婚娶,而是,他们会理性地选择那种会让自己社会地位更高的女性,来满足自己的丛林哲学。他们不希望自己有感情、感性,他们觉得这些都是羞耻的,都是和他们的理念不一致的。他们内心里压着自己的柔软与感性,潜意识里是存在着的,这导致他们产生矛盾冲突。

      回避型人格。这类人是一种淡漠的人,他们不需要自己有着太多的情感,对丛林哲学或是亲近人也毫不关心,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他们自己,他们希望自己任何事情都由他们掌握手中。他们希望远离人群,远离是非,他们也不喜欢大型的聚会。他们用着他们限制自己的情感去完成自己的事情,他们面对人世间的事,更希望去过隐居生活。希望自己无欲无求。

    很疑惑的事,如果他们长期陷入这种不良的人格当中,会不会疯?其实他们还有两种治愈自我的形式,虽然这两种形式并不好,但是有时候能抑制他们走向极端,但是这种不是正确的做法,会起到反作用。理想化形象:他们给自己树立的一种偶像型的自我形象,他们常常把这种形象认为是自己本身,由此让他们陷入一种不自知的膨胀感,他们认为自己是真的如此,但是,当他们知道现实的自己和理想化的自己天差地别时,会陷入更深的绝望与抓狂。外化作用:他们会把自己的错误归结于各个方面,去推卸错误,会觉得是自己的家庭、或者周边环境造成他们如此,如果外界环境不是这个样子,自己就会是个更好的人。

    很明显,那两种他们所谓的自救方式,会适得其反。这三种人格,严重了以后就是不健康的情况。如果时间长了还没有解决这种冲突,他们就会变得恐惧、怀疑自己,慢慢地人格走向萎缩,陷入绝望之中,最后他们达到精神证冲突的最后一步:施虐倾向。

      施虐倾向的人,会放弃自我,启动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模式,自暴自弃,他们开始放纵自己,不顾一切,但是心里仍感到痛苦与不满。他们通过攻击、报复别人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痛苦,从打败自己的生活中取得补偿。这种情况是非常极端且可怖的。

      那有什么正确的解决方法?是有的。

      其实好的疗愈师就是生活本身,比如:喜欢一个偶像、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谈、开启一场甜蜜的恋爱等等。可以通过丰富的生活完善你的人格。再比如,从一段好的感情中,来让你从自我否定中解脱出来些,然后在一再反思自己的冲突行为所导致的后果,这些就会好很多。

    要获得独立的完整人格。不能盲目跟风,听风就是雨,要自己去判断,去斟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不要随大流,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也别让他人的评价,阻碍自己的脚步。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两人分享彼此的生活、希望,互相包容,互相理解。

    了解自己、探索自己,是接纳自己,完善自己的第一步,生活中有光,那是自己给自己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内心的冲突》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