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老有所依

        端午节小长假,带着老公、女儿和母亲去看望我的姥姥。因为远嫁,我每年回娘家也就三到四次,各种原因有一年多没看望姥姥了,内心有些愧疚。

     母亲从家里收拾了各种吃食,每种只有一小点,因为姥姥食量很小,家里没有冰箱,不能拿太多。路上经过超市我又买了点好存放的食物,结款时,母亲又拿了一提卫生纸,她可能考虑到我舅妈不会给姥姥准备,姥姥的几个子女中也就是母亲有这种细心吧。

       姥姥今年94岁,一生养育了四女一子,母亲排行老大,舅舅最小,想必在重男轻女的年代,舅舅从小得到的偏爱最多吧。姥姥四十多岁就守寡了,一直跟舅舅住一起,过了农忙季偶尔也会到四个女儿家小住。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姥姥每来我家,我就很高兴,一放学就缠着姥姥讲故事,姥姥最爱讲她八九岁的时候,经历过日本鬼子进村的旧事。姥姥在我家的时候,多半是帮母亲缝被褥、棉衣之类的,姥姥还会做绣花枕头,她绣的花很漂亮,针脚细密,色彩搭配也好,想必年轻时候的女红也是出类拔萃的。现在的姥姥已经耳聋眼花,当然不能做针线活了,她的衣服也都是母亲和姨妈们给做或者买。我们跟她讲话,她只是咧嘴笑,或者随便应答几句,母亲只能对着她的耳朵大喊,她有时也听不清楚还嫌母亲声音太大,吵得她耳朵疼。

      我从初中开始寄宿,所以跟姥姥的相处减少了,依赖感也减少了。偶尔听母亲唠叨几句关于姥姥和舅妈的不合之类的,好像是姥姥上岁数之后,体力不支,不能帮舅舅家农忙了,不能洗衣做饭了。舅妈开始给姥姥甩脸子,舅舅说给姥姥养老不能单靠他自己,其实早些年父亲就定期送些米面油过去。这几年每到冬天,父亲都会把姥姥接到我们家住,临近春节再送回去,过完年几个姨妈也会接姥姥去她们家住些日子,这样也算减轻了舅舅的负担。

        我 给舅舅带了一箱白酒,舅妈笑盈盈地接过去,招呼我们去屋里坐。姥姥拄着拐杖颤巍巍地从自己的屋里走出来,母亲搀着姥姥,我们迈进那间昏暗的屋子,门口就是烧火的大锅,锅台上的碗里有吃剩的半块包子,有大约十几只苍蝇正在享用美食,已入夏季,农村家里有苍蝇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此时这种景象还是让我的胃难受了一下。半块包子大概就是姥姥的午餐吧,那么,那剩下的半块包子会是她的晚餐吗?另一只碗里有五六个杏子,同样被那黑黢黢的东西包围着。那张用了几十年的小矮桌子上,有几个包子、粽子、馒头,用塑料袋装着。姥姥说,昨天三姨和三姨夫过来了,想必那些吃的是三姨带来的。屋子里东西很杂乱,有一点霉味,母亲搀着姥姥坐在了炕沿上,炕上堆着几床破旧的被褥,还有带补丁的床单,白石灰抹过的墙壁已经看不到一点白色了,顶棚的一角塌了,露出发黑的房梁。舅舅这几年在工厂打工,手头宽裕点了,把堂屋里外收拾得很亮堂,又加盖了南厢房,姥姥住的两间房子却还是以前的模样。姥姥拍拍炕沿叫我们也坐,我却没有坐下去,老公和八岁的女儿站在外间没有进来。

     姥姥和母亲聊天,我在旁边站着有一搭无一搭地听着,主要是姥姥在唠叨,我和母亲说话她基本听不清,姥姥询问着我的孩子以及我大姐二姐的孩子,又讲一讲从姨妈们嘴里听到的她们的孙子孙女的状况。姥姥竟能清晰地记着每一个重外孙(女)的名字,说明她还没有糊涂,而且姥姥能生活自理,这比其他高龄老人的状况好多了。但是看到姥姥糟糕的的生活环境和饮食情况,我知道我们这些小辈们亏欠她太多了。

         姥姥已经熬到了四世同堂的年岁,但却没有享受到那种其乐融融,姥姥每年的生日,子女都可能聚不全,更别说我们这些孙子(女)辈了,小辈们都奔波在不同的城市,连同自己的父母也要跟随照顾孙子。我想每一位迟暮的老人都期盼子孙绕膝、乐享天伦的场景吧,他们需要的是我们的陪伴而不是那点零花钱。

         现实中有多少老人能够拥有幸福的晚年呢?很多生活在农村的老人得不到很好的赡养甚至被遗弃,我们没有权利指责他们的子女,只能尽好自己的义务,呼吁大家多多关注孤寡老人,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们一点关爱。希望所有的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你可能感兴趣的:(愿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