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讨论翡翠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前天上午,小编发了一篇关于刘晓庆佩戴翡翠档次的文章,收获很多评论,我仔细看了一下,评论基本归纳如下:

一、戴那么贵的翡翠有什么用?

二、她没有后代,死了给谁?

我先说第二个问题,因为比较有中国特色,无后为大嘛,大家非常关注传宗接代、后继有人的问题。其实有没有后人继承这些珠宝并不是那么重要,玩收藏到一定水平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即使您将这些您看来宝贵的器物传到后代手里,如果他们不懂也不喜欢,值钱的换钱,不值钱的随便丢掉,传承根本无意义。瓷器收藏圈里,有个叫”暂得楼“的名号,您不知听过没有,看看人家这境界,暂得一词,很能说明收藏真谛,大家自行体会。

而第二个问题,确实值得好好讨论,当我们在讨论翡翠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翡翠珠宝肤浅么?

金缕玉衣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从汉代开始流行的一种葬式,仅限于天子以及王侯。什么是玉衣,顾名思义,就是用玉片编织成的衣服。传说能使得尸体不腐,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古代天子难道没见过死人么,他们会百分百相信玉衣能保证尸体不腐?当然不是,他们是通过玉衣这种东西,与平民区分开来,无论是尸身复活又或者鬼魂,他们身上的贵重珠宝是权力的象征,无论天堂还是地狱,只要玉饰在身上,他们仍然是王,仍然不可一世。

我曾看过倪方六老师一本关于慈禧墓的纪实文学,他里面提到,慈禧封棺之前,前来献宝的人一直不断,今天某大官拿来一尊翡翠xx,明天又有什么王爷夫妇送来XX珍宝,都给放到棺椁两边的空隙里做陪葬,最后发现还有缝隙,就用翡翠、珍珠、红蓝宝、碧玺一壶一壶的往里到,直到填平为止……我们慈禧老太后最后是让珠宝玉石给淹没的,这叫一个富贵极天,天下第一人……几乎把半个清王朝的财富都给埋了。什么是天下第一,陪葬品告诉你她是天下第一。

古代戏文里的杜十娘,她的百宝箱里“复有一匣。开匣视之,夜明之珠,约有盈把。其他祖母绿、猫儿眼,诸般异宝,目所未睹,莫能定其价之多少。”在作者看来珠宝是有价的,但比起杜十娘的真心,那些也不算得什么……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着意插上闪闪发光的玳瑁发饰、戴上明月珠做的耳坠、去拜别执意赶走她的婆婆,今天的我们仍能理解在她恭敬顺从里那最后的骄傲。

权势、身份、富贵、真心、骄傲、尊严,珠宝所传达的内容穿越时间,并不肤浅。

为什么要戴翡翠?

前端时间一位师长跟我说了一句话,我听后如醍醐灌顶:审美的尽头是自由。

作为从业人员,我经常会跟人讨论关于什么样儿的翡翠是珍珠值得消费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条非常简单的过程——

当你刚了解翡翠的时候,你会买漂亮的翡翠制品——当你懂得翡翠的时候,你会根据影响翡翠价值的条条框框去购买翡翠,这个时期你购买的翡翠性品质大大超越你入门时期,但可能不不是你最喜欢的;最后一个阶段,你已经将翡翠的知识融会贯通,并能够全然按照自己的审美去选择购买翡翠了。这说起来容易,但背后是需要资金支撑的,所以对于最后能走到翡翠收藏层次的朋友,我都由衷佩服。因为这并不仅仅是抱着投资增值、提高审美品位的目的就可以达到的,这必须是出于由衷的热爱。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戴翡翠,答案很简单啊,因为喜欢呗!为什么要戴价高的翡翠,因为翡翠价格越高越好看啊,对吧?你喜欢女人,你肯定尽力而为去追求一位美女,即使有很多艰难险阻,你也会去努力,这对于一个翡翠的人来说,追求颜值高价格高的翡翠,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的人生太短暂了,除去吃喝拉撒外,能偶尔专心在一个小天地里,是特别美好的事情。人生又太漫长了,痛苦与孤独如影随形,我们必须得有一个钟爱的事物带给我们精神宽慰,好让我们能撑下去。您也许能想象一个老者在半夜时分,拿出他珍藏多年的古董,在灯光下观赏……那么您也能理解,刘晓庆的翡翠,在那些耀眼的聚光灯下,并不是它们最好的时刻,它们最好的时刻是在柔软的黑色丝绸珠宝盒,被一件一件取出来,在寂静无人之时,抚慰着女主人的精神世界,与之相比,天价翡翠到底要传给谁的问题,根本不值得一提。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们在讨论翡翠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