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雷雨选段的语用分析

关联理论沿袭格莱斯思想,但在语码模式和格莱斯推理模式提出了否定的看法(交际的实现是在编、解码与有意图的推理证据共同作用实现的),关联理论总的来说只有两条:人类认知同最大联系相吻合,每一则明示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自身最佳关联。就语用学研究频次而论,人们讨论的一般是交际关联原则。至于交际关联原则,从大体上来说核心概念在“最佳关联假设”只有两个方面:一则明示刺激足够相关,值得释话人付出努力处理;二则该明示刺激传达的是说话人能力、喜好限制的最大相关。两者的关系上相互递进,不属于两条平行的线性关系。至于相关度大小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方面,认知效果越大则越关联;另一方面,认知效果所需要付出的处理努力越小则越关联。

朴 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
鲁 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
朴 (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 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 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 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朴 (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 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朴 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 哦,好地方。
朴 你三十年前在无锡么?
鲁 是,老爷。
朴 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鲁 哦。
朴 你知道么?
...
鲁 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朴 (惊愕)梅花?
鲁 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
朴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朴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朴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 曹禺《雷雨》

谈话的发轫在一个“三十年前的无锡”,鲁侍萍与周朴园的谈话内容的基础在于三十年前的旧事,这就是两人的认知的共同基础。明示刺激只有一个三十年前的无锡,但是释话人因为谈话的内容与他所犯下的罪恶有极大的关系,所以付出极大的处理努力。就语言的效率而言,两人通过不停的试探,相互暗示,实在是低下。但是他们却能准确的预知他人的意图,事实上不仅是在编码和解码存在一致性(语言的表达一致),而且在推理的认知也是一致的(思维模式一致)。人在筛选信息的时候,优先选择利益相关内容,相对忽视其他。鲁侍萍就是通过利用这种筛选的习惯,诱导周朴园一步一步认出自己来。这种导引,其实不至于相关的语用效果,其实跟语言本身也有相当大的关系。汉语的本身,是一种隐性语言,擅长以一种的委婉格表达意义,这更加要求了言语本身的以外的信息补充,如语气(疑问多语调上扬等)、动作(周朴园的两次沉思和一次沉吟)、表情等。
就相关度而论,鲁侍萍和周朴园的重逢交流,两人的交流以身份揭示为终结,鲁侍萍先后用“无锡”、“投河”等敏感词汇不断提醒周朴园,但是周朴园只是存在疑惑,而不是确证,直到最后因为“梅花”一词印证鲁侍萍的真实性,显然在这个语境之中,“梅花”一词诱发的认知效果比其他提示词更明显,也就是相关度更高。同样周朴园确定鲁侍萍的真实身份,“梅花”一词所需的处理信息努力更低,它与整个话题的关联性越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词汇的认知效果实在前几个词汇叠加下,才有了最佳的认知效果的契机。单单比较这些词汇之间的认知效果,并不存在完全的公平合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剧雷雨选段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