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自卑与超越》阅读笔记

      原书中文译名为《自卑与超越》, 封面英文书名叫:WHAT LIFE COULD MEANS TO YOU,即人生对你意味着什么。

读了两遍,以下是阅读笔记(括号为个人看法):

一、生命的意义

1、人的三大约束。世界于我的约束——我们存活于世,必须有相应的职业和工作;社会于我的约束——生存仰赖与人协作,必须与人建立联系);两性于我的约束——繁衍后代,必须有爱和婚姻。简要概括为职业、社会、性。作者认为一切人类问题均可归类到这三大主题中。

2、个人的意义完全建立在对他人生命的贡献之上。 具体阐述为:具有能够为众人所分享、为他人所接受的普遍意义;关注他人和集体协作,符合人类群居本性;生命就意味着做出贡献。

3、决定人生的不是经验,而是我们自身赋予经验的意义。作者通过溺爱、生理缺陷、忽视三种情况来描述这三类儿童怎么从成长经历中赋予定义并影响自己的三观的。 (此句大有深意,所谓“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个体如何认知自己的经验所得极为重要)

4、对梦境的分析,可以理解个体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形成对生命的态度,以及个体的最初错误所在。

5、最初记忆拥有特别的地位:一是储存了个人对于自我及环境的最初基本判断,即第一份表现评估;二是个体自觉的起点,人们即从这里开始书写自己的人生。 记忆本身是否源于真实事件并不重要,重要是在于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在于它们所展现出的对于生命的解读,乃至对于现在和未来的影响。

6、一旦找到并理解一个人赋予生命的意义,我们就拥有了解密他整个人格的钥匙。解密的方法是:帮助人们以一种更强调协作、更有勇气的方式看待生命。

二、灵与肉

1、 心理学的宗旨:研究个人所有表现的含义,找出TA的目标,并将这个目标与其他人的进行比较。

2、 人类的感官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各种心理反应,而心理学就是一门理解分析这些反应的学科。

3、 只有通过实打实的练习,笨拙的手才有可能灵巧起来,并且对于“将来能够做好”的渴望,要远远超过当下的笨拙所带来的失败感 。

4、 心灵不单影响到某个特别的生理症状的选择,还决定和影响着一个人的整体体质。如果一个人性格羞怯,他的羞怯就会反映到他的整体发展中,比如不想表达自己、不进行肌肉锻炼

5、 个体心理学:找出他们在选择生活方式时犯下的错误,找出他们心灵对于个人经历的解读方式、他们心目中的生命意义,以及他们面对环境及身体影响时所采取的对应方式。(言外之意,就是存在一种标准生活方式,如果偏离就是错误?就是不符合社会主流?很想反驳,但又觉得很有道理,社会客观上必须存在普世价值体系,才可能将普罗大众凝聚一起合而不同,这里的合是大概念的合,不同是小且不影响大局的不同。 偏离普世价值体系的,似乎都无法长久存活。)

6、 个体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赋予世界和他们的意义,他们的目标,努力的方向,和他们处理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方式。

7、 理解个体的最好途径是:对其合作能力的考察。(合作是本书的关键词)

三、自卑感与超越感

1、  自卑情结:当有问题出现时,个体无法恰当地应对,且坚信自己没有办法解决。

2、 自卑感带来压力却未能妥善调整——〉强迫性产生优越感而产生补偿性行为(但问题未解决并被搁置)——〉限定活动范围(即逃避,困守小圈子中)

3、  自卑感是人类环境改善的动力之源。人们没有学会合作会陷入自卑情结中;即便是最有合作能力的人也要不断面对生活的难题。

4、  优越目标是人一生的推动力,一种动态的取向,但没人能完整清晰地描述出来。当目标确认后,个体潜力被修剪去适应目标。(说得有点拗口,但是事实。人类为了实现目标,必然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考证要复习,泡妞要花时间和精力)一个越健康,越接近正常状态,就越能找到更开放的奋斗空间,而不是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

5、  获得优越感的方式:成为神(世界中心);成为无所不知的智慧。(事实上我们确实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不停地前进)

6、  目标被确定,生活方式就不会有偏差,一切行动将切合这个目标。个体习惯和行为都将精确无误地指向所显示的目标。


四、  早期记忆

1、所有心灵表达中,最能提示真相的是个体的记忆。记忆是人们随身携带的提示器,记录着有关他们自己的局限和各种事件的意义。

2、早期记忆有特殊的意义:一以最本源的状态和最简单的表达展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喜好、兴趣、遭遇的难题和困惑及应对方式等);二是能看出与父母亲、兄弟姐妹及其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早期记忆是否清晰准确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体现个体的判断。

3、分析记忆,(个体心理学上)可以训练自己的推断能力。


五、 梦境

1、个体心理学认为 “弗洛伊德认为梦中思维与日常思维是对立的”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作者认为,由于性格具有的一贯性,以及个体的思想、言辞、行为所具有的统一性,梦的意义也一定与具备一贯性的个性相一致的。(即人还是同一个人,梦中生活的意义必须跟现实生活是一致的。)

2、梦中生活总与生活中其它活动及表达并行不悖的。白天我们朝着优越目标努力,夜晚我们必定忙于同样的问题。

3、梦很容易被遗忘。梦的目的必定就在它激发的感觉之中。梦就是唤起感觉的工具和方式。

4、梦的目的:在于支持和巩固做梦者的生活方式,唤起最适应这种方式 的感觉,梦在于为个人生活方式提供防护,以此对抗常规认知的压力。梦可以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5、梦是一种在个人生活方式与其眼下遭遇的问题之间建立联通的尝试。梦的组织构建过程,我们所选择的素材也都是加以筛选编辑的。事件的选择本身就喩示了个人生活方式与其当前所面临的困难之间的联系。

6、梦由象征和隐喻构建而成,“在梦中,我们都是诗人”。梦将问题化繁为简,不断删枝去叶,直至原本繁杂的问题只剩下核心精华部分被留存下来。然后隐喻将这部分内容表达出来,将它当作原本问题来对待。

7、我们拥有一切必要的精神资源,可以精心构筑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断对它加以修补巩固。(梦可以诠释我们最深层的欲望,表达个体的优越目标)

8、梦如果被理解了,也就不再具有唤起感觉和情绪的力量了,也不能欺骗我们。(个人理解是 梦如果成功被诠释,个体能从梦中感受到内心的真实欲望,人就觉醒了,也就不困惑了。)

9、梦的背后是一处个人生活方式中的薄弱点,在面临特定的情形时,人们感觉到有必要对这些与之相关的弱点进行加固。(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确实经常可以在梦中感觉到。也许有时候现实中自己认为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但在梦中的剧情无 法掩饰。)

10、每个人的象征和符号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梦,我们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它给人留下来的心情及其对于整个生活方式的适应方式。


六、 家庭的影响

1、母亲与孩子之间也一种合作

2、一旦女性角色遭到贬抑,那么一切婚姻生活的融洽和谐就会遭到破坏。一位对自己的角色感到不满的女性,其生活目标一定会阻碍她与自己的孩子产生紧密的联系。(根据现代心理学发展,应该改为:影响她与孩子和正常联系。因社会角色的贬抑导致一位母亲在心理上缺乏爱的投入,而更多地是因为出于责任对孩子进行关联。同时,如果社会舆论又刻意地将母亲塑造成高大悲情的角色,表里不一地表达所谓的敬意。那么女性必然会首鼠两端,即又想符合社会目标,又想满足自身要求,那么她培养的孩子最多只是符合这个社会表面所要求的标准,而内心和表象有可能是违背的,或内心充满矛盾挣扎的。)

3、当母亲成功建立起与孩子的关系之后,下一个任务就应当是要扩展这种关系。引导孩子对父亲在内的其它人产生兴趣。母亲的任务是双重的,她必须成为孩子可信赖的第一个人,同时也必须做好准备,引导这种信任和友善扩散开去,直至整个人类社会。

4、儿童最初看到的他人的合作就是父母的合作。如果父母的合作很薄弱,自然不能指望他们能够指导孩子学会合作。

5、如果父亲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活中的三大问题,他就会成为家庭中的完整一份子,成为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此处父亲可改为父母。)


七、 学校的影响

1、如果对孩子进行竞争意识的强化,会使其关注点集中在自己身上,导致生活目标不是贡献和帮助,而是为自己争取一切可能。他们的生活目标不是奉献和帮助,而是为自己争取一切可能。 只有在平等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才会真正对别人感兴趣,并能够享受合作。

2、影响心智的并非缺陷本身,而是儿童对缺陷、对自己未来成长道路的态度。

3、善与恶,以及其他关于性格的表达,其意义都只存在于社会语境中……儿童出生后,他们的发展方向有无限可能。他们选择的道路取决于自身所处环境和身体所接收的印象和感受,以及他们对这些印象和感受的解读。对这一选择有着最大影响则是教育。

4、如果孩子学会将自己看作社会成员中平等的一分子,明白自己贡献社群的责任,特别是学会将异性视为平等的同伴,青春期会给他们发挥创造力的机会,他们将能独立自主地寻找解决成年生活问题的答案。


八、 青春期

1、青春期的所有危机都源自对于人生的三大任务的准备不足

2、……这个阶段仅仅只是生活发展的延续,其所呈现的现象并不具有重要意义。重要的是个体期望在这些时期得到什么,是他们赋予这一阶段的意义,以及学习如何面对。

3、青春期孩子所担心的根本不是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而是社会环境要求他们对生活的调整和改变。

(如果青春期给孩子造成误差,比如被惊吓、低人一等、驱使强迫、受控制等外来压力,那么每个孩子的认知产生是不一样的。作者强调父母的改变不太现实,关键是教师的培训。这一论点与现代不符)


九、 犯罪及其预防

1、所有人(指犯罪分子)都对社会失兴趣,对人类伙伴的命运毫无关心。

2、我们都在追求圆满优越强壮的目标,从卑微到优越,从失败到胜利,从低位到高位的奋斗。生活就是生存于这个星球上不断努力跨越障碍、克服困难。

3、犯罪分子也有相同的认知,但不同点是追求的途径

4、犯罪分子没有被正确教育成长,并培养合作精神

5、犯罪分子对应人生三大任务的问题:一是仅有小圈子的伙伴关系;二是合作精神缺乏,不知道如何应对困难,缺乏对合作的培训;三是性只与征服和获取有关,只求占用,而不是伴侣。

6、视自己与社会的联系为某种形式的战争,体罚成了挑衅,因此教育和培训人员自身也应该接受关于社会问题和合作之道的教育。

7、解决办法:培训我们的教师去纠正学生在家养成的错误,深入拓展孩子们对他人的社会兴趣;利用学校让人更具社会性、更有合作意识去造福人类;同时以有所贡献的人的作为、精神为榜样,并以此作为教育儿童的基础。


十、 工作

1、三大问题是人类维持生存、活得长久这一主题同一环境、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

2、只有对人类的共同利益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体才能被称为天才

3、挖掘出儿童潜藏的动机,把握他们努力的方向,并找出推动他们前进的因素,以及他们的目标和他们实现这个目标的方式。(作者过于强调儿童早期发展的干预,这种干预如果被利益集团所驱使,将会引起灾难性的结果)


十一、 个体和社会

1、许多宗教和政治行动都是用自己的方式促进合作。我认同所有将合作作为最终目标的一切努力,没有必要争执、批评和互相贬低。没有谁握有绝对真理,通向合作的终级目标的道路也不止一条。

2、对不同病人的对策,满足患者对优越感的需求

3、过失犯罪:缺乏合作训练

4、怎么才能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中平等而有价值的一员,并对家庭中所有其它成员发生兴趣:父母和睦相处,与人为善;学校教育完善,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一分子,可信赖别人。从而积蓄勇气面对未来的人生问题。


十二、 爱情和婚姻

1、爱情和婚姻意味着什么:爱情以及它在婚姻中的圆满,是对异性伴侣最亲密的奉献,具体表现为生理上的吸引、相濡以沫的陪伴,以及生儿育女的共同愿望。

2、建立在私人观点上的思考根本不可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必须在三大约束这一框架中思考。

3、如果一个人关心同类和人类幸福,他所做的一切都会以他人的利益为导向,在解决爱情和婚姻问题时,也会充分考虑他人的利益,未必有意识有目的,但他们会自发地追求人类幸福和进步,而这些会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之中。

4、孩子的爱情婚姻观来自与父母一起生活体验的解读。

5、关于孩子问的性问题,需理解他们提问背后的动机,只给他们讲解他们想了解的、确定能理解的知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德勒《自卑与超越》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