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评课,埋葬知识的魅力?

Day 56

重读第二次课程综述,不断地反观自己的、身边的教学。

自佐藤学提出“主体性”神话开始,他就将教育革命的矛头指向了那种静态的、沉闷的、僵死的教育形态,一种是过于强调虚假主体性,割裂学习者与其它教学要素的教学,一种则是把知识犹如信息一样搬运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学。在中国教育的语境中,应试教育正是这种受批判的形态。

“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叶澜教授如是批判道。从英语学科来看,过去和目前将教学目标锁定在可以量化、可视的语法知识、单词碎片,在当下仍然占据主导,这看似是“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实际上是将英语教学窄化的表现。最突出的矛盾,就体现在讲评课上。

我自己深有体会,讲评课以纠正学生常见的错误为主要任务,往往一节课下来,一题一题讲解,一条一条笔记抄写,但是一方面,教师无奈地发现,听课走神的情况通常都很普遍;另一方面,学生的错误仍然会复现。这样的课,对教师来说痛苦,对学生也是如此。

问题出在哪里?

借鉴佐藤学的观点,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讲评课上,缺乏“被动的应对”,传统模式下评讲,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动的能动性”,主导着课堂,而由于以纠正错误为任务,呈现出来的就是大量的知识碎片。教师稍微做的好一些,将错题加以分类归纳,再呈现出来,可依然摆脱不了chalk and talk(粉笔板书)式的“单向交往”。即便是请学生发言,允许学生发表意见,也微乎其微。

佐藤学提出,要以学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为此必须千方百计地促进交往和对话。对于讲评课而言,这种理念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交往和对话,要达到佐藤学所说的三重——学生与学习对象,与其它学生和教师,与自我对话——其核心,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思维训练和智力挑战。如果学生感受不到知识可以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无法体会到挖掘知识的魅力,无法从知识的学习中体验到智力劳动带来的成就感,那么纯粹地被动从教师那里将一大堆的信息搬运到笔记上、头脑中,又怎么可能达成对话,怎么可能唤醒课堂的生命力?

讲评课是否就是埋葬知识魅力的课堂?

为此我也在苦苦思索,常规情况下,讲评课的流程是在“扫雷”——阐明和演练正确的知识点运用,但会尝试嫁接到新的更贴合学生实际的语境中。为了促进学生的交往,我做过以下尝试:

1、碰到一个关键知识点,但容易出现辨认不清(如join和join in区分)时,我会设置英语小讲堂,让学生自主报名,中标者课后查询资料,明天在课上用5分钟讲授;

2、碰到文化知识点,引发学生的讨论,再与西方文化过渡联结(有必要时做PPT导入)切入到文章中。

3、碰到易错点,故意逗引学生“分裂”成不同的意见阵营,并反复追问,制造认知“矛盾”,并有意问题“飞一会儿”,而不急于揭示答案。

以上种种,虽然并非最大化地促进学生和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己的对话和交往,但却是一种围绕着知识魅力展开挖掘的尝试。我始终相信,保持好奇,是挖掘知识魅力的关键,而我也深知,除非自己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竭尽全力地去重新经历“创生”,否则学生永远不可能接近知识的篝火。

正如理想课堂所描述的:“我们所想要的新的教学生活,在第二境界的层面上,我们希望描述为:师生围绕着一个“问题-知识-文本”(由教材、考试所提出,与背后深广的学科,及更为深广的人类生活相联系),展开一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旅程。在这段旅程,将充满着怀疑、困惑、挑战,也不能完全没有机械记忆、挫败感、羞辱感,但是,它的核心永远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是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而涌现时的惊奇与喜悦,是对复杂问题形成新的理解时的豁然与顿悟。”也许目前的课堂教学尝试,还十分地稚嫩,也受制于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然而,向着这样的理想课堂前进,正是我作为新网师人所执着追寻、心之所向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讲评课,埋葬知识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