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你是最有价值的

      我们都说当下社会是沟通的社会,我们很喜欢去表达自己,也被从小去鼓励讲话和发言。认为如此我们就可以沟通的很好。但往往我们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完毕后,发现好像对方并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还有很大可能双方都不是很开心。教育孩子的时候,尤为明显,仿佛自己家的孩子永远那么不听话。


1、 手机不是好东西


图片来自网络

      暑假开始啦,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变长了,同样,每天的接触也让摩擦变得更多了起来。中午的时候,初一的女儿对妈讲:“别人都有手机,我也想买一个手机。”妈妈立刻对女儿讲:“等你考上高中再买吧,现在买个手机,也不能带到学校。”女儿听到妈妈这个理由显然很不开心,小声地嘟囔了几句。爸爸看到女儿这样的状态,顿时火冒三丈。马上把女儿大声的训斥了一顿。意思是现在的心思只在攀比和玩上,不好好学习,辜负爸爸和妈妈的苦心,这样下去将来一定考不上学校,考不上好的学校,将来怎样找工作……女儿听到如此的指责和抱怨,眼泪止不住的留下来,仿佛哭声能够掩盖住这责骂的声音,然后起身把自己锁在了屋子里。

      妈妈看到如此,心里也五味杂陈,不知道是否要给女儿买个手机。手机在她自己看来,不是好东西,会让女儿玩物丧志。所以,发生了以上一场冲突。我们会发现,妈妈和爸爸做出回答地反应的时候,其实脑袋中已经定“手机是个不好的东西”。所以一定要说服孩子,不给她买。孩子没有得到理解,家长不愿意去听孩子心里的声音,直接给孩子一个结果。孩子拒绝接受,导致双方都不开心。所以,懂是多么重要,如果没有懂的时候,就直接表达自己的判断,反而起不到我们起初的沟通效果。


2、 不好好吃饭,肯定长不好


图片来自网络


      早饭的时候,8岁的儿子在玩一个变形金刚,妈妈告诉孩子要好好吃饭,不能一心二用,不好好吃饭肯定会长不高。孩子无动于衷。妈妈再一次提醒了一遍,孩子放下玩具,吃了几口。后面又开始继续摆弄自己的玩具。这时,爸爸一下子就暴怒了,认为孩子很不听话,马上动手打了孩子一巴掌。还心心念念地讲,只是玩,不好好吃饭,说了几遍还是不听话。我们大人们总是希望我们说了话,孩子就会做到。如果孩子没有做到,我们就会很生气,认为孩子不听话,甚至认为孩子不尊重自己,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首先,我们会陷进这样的误区,认为听了,一定会听到。事实却是不一定的。其次,我们总认为自己认为是对的,从来不关心孩子为什么要玩这个玩具而不是先吃饭。我们不愿意聆听孩子背后的声音,只愿意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家长一旦去到自动化的评判的时候,就会容易心里受伤了。

      懂是爱的前提,父母们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总喜欢在爱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方式去伤害着孩子们。真正的爱,最有价值的爱,要以懂为前提的,如果我们只是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而不去考虑孩子们的感受,孩子终将会“叛逆”,因为他们也是向往爱的阳光的向日葵。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懂你是最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