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梵高传》,对梵高生平的故事有了很多的了解。名作背后,其实是梵高内心深处焦虑情绪的表达和释放。
族谱
梵高是家族的性氏,他本人的名字是Vincent文森特,这个名字也是爷爷和夭折的哥哥的名字。
父亲和爷爷都是牧师身份。母亲安娜是大家族的小姐,嫁给牧师,心底里不那么甘心,寄希望在子女身上。文森特是家里的长子。
家庭教育很规矩,阅读圣经、绘画写信、礼仪等。牧师父亲也算很有文化的人,母亲很希望跻身上流社会。
工作
第一份工作,文森特进入到叔叔画商公司,收集画作,卖给客户,充当中间商的角色。期间文森特接触了很多绘画作品,层次不齐,必须会鉴赏和分辨,并且用专业和口才与客户沟通。画作艺术修养潜移默化。
尽管工作比较顺利,但为获利赚取的金钱文森特有罪恶感,而且自己口才也不如弟弟提奥。
第二份工作,文森特想成为一名牧师,从小耳濡目染家族的牧师文化,基督在他心里不仅是一个受难者,更是一个抚慰者。于是学习各项知识,考牧师证,但对于初中都没上过的文森特来说,太难了。
最终在比较贫困的以挖煤矿为业的黑乡小瓦姆,担任了半年的实习牧师,在这个淳朴的地方,文森特切身体验了他们的生活,有了很多的感受。
后来文森特拿起画笔素描,动力是为劳苦人民发言,描述他们的日常劳动和自然风景。只是劳动人民的肖像有些扭曲暗淡,不符合当时大众的审美。
母爱
文森特觉得生活虽然很艰苦,但仍然觉得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场景很美好。
因为文森特感觉从来没有得到过母爱,因为母亲的要求很严格,希望他在画商公司出人头地,继承叔叔的衣钵,可是文森特做得没那么出色。后来做牧师没有得到支持,画画也被说走入歧途,甚至撕掉文森特的画,书信往来都很少。
得不到母爱的人,终其一生都在期望团聚,希望母亲认可自己。
梵高精神上的极端,与母亲的无情有着莫大的关系。
绘画
实习牧师到期后,文森特决定去画画,专门在乡下取景。先由父亲安排和老师学习绘画,但是性情古怪,总有冲突发生。文森特没学到精髓就走了,自己自学。
绘画的过程,唯一支持自己的是弟弟提奥,并且不断提供金钱补给购买绘画用具,也从精神上给予鼓励。
前期的绘画以碳素描为主,画的很快,追求量变。最满意的一幅是《吃马铃薯的人》,房间昏暗,只亮着一盏灯,劳动人的衣服破旧,皮肤黝黑,表情丰富,分享着马铃薯作为晚餐。
尽管弟弟提奥帮忙收藏画作,但一直没有卖掉文森特的画,很难找到会欣赏的人,而文森特也不愿屈就大众审美,坚持自己的风格。
好友高更
直到有一次去巴黎,结交了很多绘画朋友,参观了许多画展,画作开始有了颜色,去报班学习油画。
再后来邀请高更到阿尔居住,灵感迸发,色彩越来越亮,对比愈加强烈。尤其在高更答应来之前,文森特欣喜若狂,绘画了向日葵、麦田等,以亮黄为主调。
两人相处了2个月,生活习惯和绘画风格很不一样,处处有冲突,两人都是很犀利的人,相互嫌弃,争吵不休。
文森特绘画很快,情绪激昂,高更喜欢慢画;高更嫌弃文森特做饭难吃,决定亲自下厨;并嫌弃文森特的房间布置;觉得文森特花钱太随意,不记账,财务有纠纷。
于是高更逃走了,远离有精神问题的朋友。文森特及其难过,画了高更的空椅子为纪念,知道他不会再回来了。
重度失望和精神折磨又让文森特投入绘画,疯狂创作。
再后来,回到家,父亲因病去世,文森特知道父亲一直在担心自己,所以有些自责。精神压力迫使自己割下耳朵来,消泯精神上的狂躁。
精神病院
自残的暴力,让邻居恐惧,导致温特森被送往精神病院进行治疗。
被家人抛弃,害怕精神病院的员工,又害怕接触其他人,文森特用作画来逃避这一切。工作更能极大地转移他的注意力,不再轻易受精神折磨的影响。
在这一年的修养中,文森特作品有1000多幅,平均一天画3幅,非常惊人。许多名作也出自这一时期。
陨落
这一年37岁,也是文森特人生的最后一年,据说有一天外出写生,回到疗养院被发现中枪了,真相并未查明,有说是自杀,有说是顽皮孩子误杀,文森特替他们掩瞒。
文森特深信偶像米勒的话“我一直都认为,自杀是不诚实的人才会做的事情。”且伤痕过肺,不涉及心脏,明显是远程射击,属于他杀的可能性更大。
重生
直到去世几十年后,文森特的画作开始有人欣赏,价值被发现,渐渐地声名鹊起,扬名海内外。
现实很残忍,文森特身前穷困潦倒,经常拖欠房租,连买颜料的钱也是拉下脸向弟弟提奥要的,辗转多个地方,都是与穷困的农民打交道,最后一年的巨量创作,竟是在精神病疗养院完成。
去世后作品被后辈平反,如果人是有灵魂的,相信他也会感到安慰。
感悟
灵感有时候需要时间的沉淀,最后一年的作品,很多素材是以前就存在文森特的脑海,只是在那一年才一股脑的都画出来。
有用与无用,当时人的看法,文森特的画是无用的,因为鉴赏力有限。但后辈评论是天才之作,举世无双。所以他人的评价不必当真,因为只有懂的人的评论才中肯。
比如全才达·芬奇,那么多发明创造,到后世几百年才被证明是真的有用的。
人生的价值要从长远来看,盖棺都不一定定论,所以不要粗浅定义当下的事情有无价值,也许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或低谷或高潮。文森特的一生都是低谷,去世后若干年才迎来高潮。创造价值,有时需要耐得住孤独。
人生经验是叠加的,在画商公司的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经验的艺术鉴赏,对后期绘画有积极影响。
梵高很有傲气,不画迎合大众的作品,追求纯粹的艺术,所以卖不出去,而他其实是变态享受这种稀缺的煎熬,因为恰恰是创作的源泉;
平常人在实现财富自由的同时,再追寻兴趣理想,会轻松许多,若是在兴趣领域工作会更好。
推荐阅读:
全才《达·芬奇》
https://www.jianshu.com/p/3aa801b01c02
莫奈——画作品鉴
https://www.jianshu.com/p/a6dc9b2ffa2c
庄子——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https://www.jianshu.com/p/bb1c5c0b2f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