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古典老师的《跃迁》这本书,它是一本关于成功心理学的通俗读物。
如果你想提升思维,这本书就是帮你成为高手的技术;如果你想实现跨越式成长,这本书帮助你飞跃的更快;如果你想迭代操作系统,这本书就是首选的工具;如果你想升级认知,这本书会引导你洞察底层逻辑。
不管是哪方面的提升,这本书都不容错过。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究竟是什么人?
古典老师是新精英生涯公司的创始人,顶尖个人事业发展顾问,著名生涯规划师、生涯规划师认证首席导师,全球职业教练中华区首席导师,清华大学生涯规划客座专家。还是300万册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的作者。得到app专栏《超级个体》主理人。
《跃迁》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一本颠覆认知的书,我们过去总认为成长的关键在于努力积累,这个世界有很多聪明人,也不缺勤奋的人,两者都比平凡的人成功的可能性大,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最后也只能是碌碌无为,古典老师的《跃迁》教给我跨越式成长的关键知识、方法和背后的逻辑。
其次时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获得:1、成为高手的思维模式和方法。2、找到最佳路径,借助趋势红利,撬动个人跨越式成长。
书中有一章专门介绍如何使用这本书,是放在书的最后,如果你是一打开书就看,从不看目录,章节的人,你就会错过真正的读书导航,如果你拿到书经常看封面、封底、推荐序、序言、目录等,你就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因为书中5%的核心观点都在这里,也就不必费劲心思到书內找,它们大都分散在各个章节中,需要你不断的提炼和总结,既费劲还不一定能全部找出,即使是找出来,也不应会高度精炼的概括出来。而经常这样做的人,既可以帮你辨别这本书的价值,也可以进行甄别,是否值得一读。
这本书怎么才能更好的吸收,作者给出三点认识和三点用法:
认识:第一步是摆脱过去个人成长类书籍一个常年避而不谈的话题,只谈自己成长,个人努力,他把这种思路叫做“狭义成长理论”。只凭借个人的努力和天赋,撬动不了社会体系。作者希望通过个人努力找到底层逻辑,撬动社会资源,最后反作用到自己身上,他称之为“广义成长理论”。
第二步是需要克服狭隘的个人经验主义。不要用个人的经验来指导规律,这是荒唐的。
第三步是掐死知识的源头,显得很多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这些认识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学习者的态度,我们知道,大部分学习者都是在学习前人知识基础上的知识整合,所以当你把一个概念丢出来时,有人没有看过,会给你点赞,但是当他们了解了真正知识的源头,此时就会鄙夷你,何苦如此,学习就是要真实坦诚,是什么就是什么,是你的就是你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很好的说明,当我们读一本书时,你会看到书里引用的句子,出处都会有注明来源,这就是好的书籍,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知识的态度,也是一个人真正做学问应有的态度。古典老师就是老老实实的在书中标注出参考的所有书籍、文章、网页和公众号。
本书的用法:
1、第一遍,从头读到尾。
2、第二遍,回到对于你比较重要的章节。尤其是很多具体操作方法,很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3、尝试转述、复述给身边的人。
当我读了这本书时,我会把它放在床头,经常看看,因为我们常常忘记这些逻辑是逆人性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最吸引人的内容,成为高手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这也是我们最需要改变的,思维决定高度,思维决定行动,思维不对,再努力也是白费。
最后,然我们探究究竟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能让我们成为高手,让我们更快的走向成功?
作者从以下几方面介绍:
专注头部 外包大脑 终身提问 联机学习 知识IPO 升维思考
最让我受益的是联机学习,我们处在知识爆炸,终生学习的时代,如何在这个时代超过别人,比拼的不是学与不学,而是认知效率,学习前,想明白学什么,怎们学,有什么用?也就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学习目的,达到什么目标,最终的结果是不是我想要的。
而联机学习里面分别介绍了
(1)功利学习者:找到知识的源头,这就要鉴别我们学的知识是一手的,还是二手、三手、四手信息,一手信息就是知识的源头,来源于研究成果;二手信息是忠实的转述一手知识;三手信息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 四手信息是出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
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一万个小时定律”。
1993年,埃里克森与另外两名同事克朗培、泰施罗默基于大量的研究,发表了一篇论文《刻意练习在专业获得中的作用》。这是一手信息。
2016年,上述论文作者埃里克森发现自己的理年被误读,于是出了一本书《刻意练习》,这是二手信息。
后来,有个叫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人读埃里克森的论文,从知识中抓取出来“一万小时定律”,写成一本书《异类》,这是三手信息。
在后来就是我们随处可见的人们引用的“1万小时定律”的解读,这是四手信息。
这一点给我触动很大,我们平时接触的究竟是几手信息,可能已经是被无数人解读无数次的信息,而我们还奉为至宝,殊不知,这正是认知效率的差距,别人看到的是根本,你看到是树梢。
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一、二手信息才是我们要接触的,给我们的帮助也最大,而三四手信息就有待商榷。不要看到符合自己认知的文章就是好的,也许你已经被带歪了。像得到app的专栏作家,卓老板站在科技链条的源头、万维钢站在优质图书源头的人,跟随站在知识源头的他们,你的知识永远是新的。这也就让我们知道,认知效率低的人,都在做低水平的勤奋;而高手是在最精华的资源上,以高很多倍的认知资源来学习,认知效率就是你的好多倍。
也就是说,同样是开始学习,在资料的获取上,你就已经输了。
(2)联机学习者:是最快的学习方式,也就是“用答案换答案”。所谓的用“用答案换答案“就是跟同行交流,跨行交流,用你思考的答案换取别人思考的答案,不要一个人死磕,也许当你在一件问题上死磕出来的答案,这个问题已经过时了,而别人早就用完了。时刻记住时代的快速发展,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何况“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
(3)终生提问者:我们都知道,提问比学习更重要。在这里让我惊叹的不是提问,而是学习的速度,永远跟不上问题的速度,这才是我们焦虑的来源,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一直找不到焦虑的根源,看了很多关于形成焦虑的书,却始终没有为我解惑,今天终于茅塞顿开,我一直焦虑是因为接踵而至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且你会发现越读书越焦虑,就是这个原因。因此,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知识,而不是不断学习新知识。
(4)知识IPO:IPO是输入问题、解决问题、输出产品的英文首字母的缩写,这是一套高效的把知识整合产品化的个人商业模式。,这里的知识IPO意思是:首先要提出一真实、有价值的问题(I);其次我们是要解决问题,不是学习知识(P);最后是输出倒逼输入(O)。当我们不断的重复以上的循环,不断的迭代,就会带来一次又一次的知识跃迁。
(5)自下而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利用源头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再联机学习,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输出知识,让你的知识变成价值
读这本,给你带来的不仅仅的新的知识,更多的是新概念的植入,以及很多非常实用高效的工具和方法,为你所用。